绿坝事件背后的力量博弈

作者:李翔  来源:经济观察报  转自:金融界

  绿坝软件事件正在成为一桩典型的当代中国事件。在未经周详考虑的决定背后,是部分政府意志,再加上部分商业力量——这部分商业力量属于中国商业力量中最靠近政府的一部分;而另一方则是更为活跃的商业力量、网络公众,以及已经民主化的技术能力。如果不是因为涉及的领域如此敏感,又触动了如此众多的颇为活跃的社会阶层,这项决定恐怕会在少数人的争议声中悄然实施。在这一事件的背后,我们隐约可以看到能够影响中国未来进程的几种力量,它们分别牵引着中国走向不同方向,而它们的合力则可能决定中国未来的模样。

  最早的报道来自于 《华尔街日报》,它以一贯的立场声称中国在“收紧互联网控制”。报道说,中国政府计划要求在2009年7月1日之后销售的所有个人电脑在出厂时安装阻止电脑访问某些网站的软件,“此举可能会给政府互联网内容审查机构对中国网民访问互联网的方式施以前所未有的控制”。在报道发表的同一天 (6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在绿坝软件的官方网站绿航网上公布。通知中规定:“计算机生产及销售企业应于2009年6月底完成 ‘绿坝-花季护航’软件预装测试等相关工作,2009年7月1日后出厂和销售的计算机应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

  一些中国媒体也迅速对绿坝软件和负责开发软件的公司进行了报道,引起巨大反响。中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而这部分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毫不吝于通过博客、论坛等方式来表述自己的见解的。绿坝软件事件最直接触动的正是这样一部分人群。在门户网站的论坛和用户自己的博客上,质疑绿坝软件的声音此起彼伏,反对者们还专门建立起一个网站,号称“反绿坝官网”。

  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的利益其实也已经被触及。也许没有一家电脑制造商会采取不合作态度,不过,如果他们遵从要求,在出厂电脑中加装绿坝软件,这些跨国巨头们毫无疑问会受到很多指责,甚至会影响到它们在更多市场上的销售。这些必定会被涉及到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包括联想、戴尔、惠普和宏�等,这些商业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毫无疑问会扮演起隐形的反对者的角色。

  而那些生意还没有大到必须要看政府脸色的公司,显然不会站在中国工信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让这一事件显得饶有趣味。关于绿坝的新闻被报道之后的一周,一家位于加州的、仅有十五名员工的软件公司SolidOakSoftwareInc.对美国媒体说,绿坝软件涉嫌抄袭。这家公司的总裁米尔伯恩说,“我99.99%地确定,就算不是整个软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窃取了CyberSiitter(SolidOak的软件产品)的代码。”

  一些技术力量也站在了反对者的一方,至少是那些身处民间的不可控的技术人员。《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绿坝软件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发现,绿坝软件“含有程序错误,可能导致用户在上网时电脑遭受攻击”,“用户在安装绿坝软件过滤更新时,可能会不知情地下载恶意软件”,“绿坝软件频繁使用不安全和过时的编程操作,可能会引发诸多其他薄弱之处。要纠正这些问题,需要对软件进行广泛调整和仔细的再测试。”

  没有考虑到众多利益相关方的感受,贸然做出近乎强制性的规定,有可能对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有关方面的一些表态已经说明,他们不会全然不顾忌这些反对意见。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一事件接下来会如何演变,但是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力量的相关各方都已经参与到了博弈之中:政府、媒体、商业公司、网络民意以及技术力量。这几种力量的博弈,可能会决定这个国家的某种前进方向。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