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之音》到《小参考》──贺《民主论坛》创刊两周年──

作者:张伟国 来源:民主论坛

最近见到来自中国大陆的老朋友,闲谈之间聊起了海外媒体对大陆社会的影响。这位老友说:“10年前大家主要是通过《美国之音》了解外部信息,现在则主要是通过在网上传送的《小参考》了。”从10年前的《美国之音》,到今天的《小参考》,概括反映了中国大陆社会接受外部信息形式的演变,也显示了海外针对中国大陆的媒体相互间也有了相当大的调整。

由于中共坚持对新闻资讯实行垄断性控制的政策,人民群众、知识份子和包括中共高干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向各种海外媒体摄取或传播资讯。在10年前,以《美国之音》为代表的海外媒体,在这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说《美国之音》只是一个代表。因为,其中也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美国自由亚洲电台、香港《争鸣》杂志等许许多多电子媒体和印刷媒体。但是,这种情形在最近两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因是随着国际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迅速发展,以《小参考》为代表的网络杂志
影响力日益扩大。这其中包括了民主亚洲基金会洪哲胜先生在《自由时报》和互联网所主办的《民主论坛》等网络媒体。

海外的中文网络媒体这几年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而且,表现形式多姿多彩,比起以英文为主流的网络媒体丝毫也不逊色。相比之下《小参考》、《民主论坛》等网络媒体倒似乎显得有些简陋和寒蝉了。但是,从向中国大陆社会读者传送资讯的效果,以及绝不和中共专制者调情的立场,成了它们无法取代的优势。在我看来,《小参考》的成功之处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刊载的内容,开始大多是即时转摘来自包括《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和《民主论坛》等海内、外媒体上已经发表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看,《小参考》的成功,恰恰是《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和《民主论坛》等海内、外媒体功能的进一步扩大。二是它主要通过大规模寄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虽然其它网页媒体也“循规蹈矩”,接受大陆电子邮件的订户,但是,在中共日益加强网络管制和网络警察建设的情况下,《小参考》的现行做法在客观上有棋高一着的效应。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小参考》在中国大陆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们直接给《小参考》投寄的稿件逐步增加。这反映出《小参考》已经有自己的独家专稿了。

《民主论坛》则一开始就建立了与其同名的网页。所以,它实际上可以算是一份网上日报。这使得它具备了其它同类媒体所没有的优势。两年来为海内、外中国民运人士、人权活动份子和独立知识份子提供
了一个特殊的舞台。至少对我这样的自由撰稿人来说,是多了一个投稿的园地。同时,由于它的稿件经常被《小参考》转载寄送给大陆网友,600多天下来,使得洪哲胜和《民主论坛》在中国大陆确立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海内、外各界朋友,也对洪哲胜和《民主论坛》寄予厚望。我最近收到国内基督徒徐永海的电子邮件,代表国内的异议人士,特别对《民主论坛》和《北京之春》提出了表扬。

如今《民主论坛》两周年到了,我除了表达我的衷心祝愿,也藉此提出两点建议。过去,有人批评陈水扁在担任台北市长的时候胸襟不够宽、格局不够大。从他当选总统以后的表现来看,他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不再听到对他的这类批评。但是,台湾的民主前景与大陆实行民主政治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问题继续存在于台湾朝野面前。是否具有大的胸怀和格局,也要通过《民主论坛》等具体的行动来体现。即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在向国家社会介绍台湾的民主成就和促进中国大陆民主演变方面,《民主论坛》责任变得更大了。以目前现状似乎无法体现和满足这一变化的需要。建议扩大版面、增加容量。当然,除了版面的编辑、设计外,还可以由此延伸出许多事业。比如,每年进行一次最佳作者和作品的评选活动、组织作者之间的横向交流、为志同道合者穿针引线、扩大民主队伍的阵容,等等。这是我的第1个建议。

第2个建议是,在向中国大陆扩大传播功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如果过去《小参考》与《民主论坛》的合作处于一种非自觉的状态的话,但愿今后能进入一种自觉的佳境。即,希望两者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转载与被转载的关系上,而是应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同时包容其它网络的“民主媒体的联盟”。大家加强沟通合作,互相扶持,对促进中国的民主大业和开放大陆和巨大的互联网市场发挥更大的影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