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独家专访: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

来源:网络传播 转自:人民网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网民带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而网民们在这个新奇的世界里又创造着许许多多更新奇的事物,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出现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就在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落下帷幕的时候,本刊记者就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含义以及新闻网站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问题专访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

  《网络传播》:今年6月3日至4日,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刘云山同志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作为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含义?

  蔡名照: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会议,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作出了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远见卓识。会议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既有网络文化的共性,也有我们的个性,即"中国特色"。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就是基于我国网络空间,源于我国网络实践,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世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作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高度,来把握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第一,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网络文化建设要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并为先进文化提供文化资源、传播平台和技术支持。发展网络文化,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努力在网上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味高雅的主流文化。

  第二,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应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向互联网上的延伸。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民群众网上精神文化需求增长迅速。要敏锐捕捉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关注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运用新技术,开拓新业务,培育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应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应依托民族传统文化优势资源,集中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使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强大的文化亲和力、凝聚力。

  第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应该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在建设中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广大网民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支宝贵力量。网络媒体要注意发挥和引导好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规范他们的网上创作行为,引导他们多创作高品位、高格调,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的文化产品,使互联网成为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任务繁重而紧迫,这有赖于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网络传播》: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对重点新闻网站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蔡名照:互联网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重点新闻网站有了很大发展,对引导网络文化发展方向,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但随着形势任务变化,重点新闻网站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当前人才竞争、市场竞争、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重点新闻网站必须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原有优势,培育新的优势,为我国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这次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对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概括地说,就是加快改革,推进创新,促进发展,把重点新闻网站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文化平台,使其成为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网上舆论的主阵地。基本思路是,在贯彻好党和国家宣传文化政策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重点新闻网站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既保证导向正确、又富有发展活力的新型管理模式。二是推进重点新闻网站技术创新,引导重点新闻网站密切跟踪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应用新技术,拓展新业务,提供新服务,把重点新闻网站办成集新闻资讯、文化娱乐、信息息超市"。三是加大对重点新闻网站的支持力度。主办单位、各有关部门,都将给予更大支持,帮助解决重点新闻网站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网络传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最重要的是内容,内容决定价值趋向。中国的网络媒体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您认为我们目前主要差距在哪里?

  蔡名照:我同意你说的,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内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内容建设力度,满足广大网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网络消费行为,引导人们把网络用于工作、学习和商务活动,改善我国互联网的消费结构。对此,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也作出了具体部署。比如,要制定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指导目录,明确网上内容建设鼓励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推动健康思想文化、优秀文化产品的网络化传播,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要加强各级政府网站建设,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将政府信息资源充分上网,强化权威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功能,拓展完善公共服务,把政府网站办成为公众服务的重要窗口。要大力培育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网站,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更好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为网民学习工作生活服务。

  会议还强调,要加强民族网络文化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网络文化工程,积极构建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公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些都是加强网上内容建设的重大举措。

《网络传播》:世界上不少国家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印度等国家在互联网管理方面都有严格的法律,一旦有人触犯法律,制裁是没有商量的。我国也出台了不少管理规定,但不法经营者依然故我,老是达不到治本的目的,今后我们将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蔡名照:互联网管理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的一个新课题。包括你提到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印度等亚洲国家,都十分重视对互联网的管理,也都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大致有四个特点:一是政府主导互联网管理。日本形成了以总务省为核心的网络管理体系。新加坡把互联网管理职能集中到传媒发展局,统一管理网上内容。二是严格管理政治性网站及网上政治性言行。如新加坡《互联网管理法》规定,对网上涉及"反政府和影响民众信心","煽动种族和宗教仇恨、歧视","危害公共安全和国防"等内容应进行管制。三是依法严惩网络犯罪。在网上传播色情、暴力、教唆犯罪等在各国都属违法行为,保障儿童权益、保护个人隐私、打击色情犯罪等是各国互联网立法的重点。四是重视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国际互联网举报热线联合会已有22个成员,都是各国负责网上举报工作的行业组织。各国普遍实行有害信息"通知删除"和"删除免责"机制,要求网站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删除或按照政府要求及时删除违法信息,否则就将承担法律责任。2005年9月,3名新加坡青少年因在博客中发表涉及种族主义言论,被法院以违反《煽动法令》罪给予刑事处罚,《联合早报》连续两天刊发评论文章,告诫网民必须对网上言论负责。

  总体看,我国互联网管理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管理重点各有侧重,但是管理思路、管理措施、管理手段与我国基本相似。我们坚持依法管网, 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发布30多部涉及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日常监管与集中治理整顿相结合。对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网上违法违规问题,集中进行治理整顿,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如近期全国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新闻办等10部门联合开展的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就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但是,也确有治理过后又"反弹"的现象,特别是网上淫秽色情问题,"打而不死"、"死灰复燃"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网上淫秽色情信息传播存在黑色利益链,少数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和个人罔顾社会责任、道德自律底线失守等造成的。

  有关方面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了不懈的努力。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执法环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开展综合执法,严肃查处网上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在网上从事淫秽色情、诈骗、赌博等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自律环节。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引导业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三是监督环节。把政府监管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推广互联网信息评议、网站信誉公示等制度,对网络文化内容进行公开评议,对网站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公开曝光。进一步发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作用,完善"举报受理"、"通知删除"、"举报奖励"等机制,鼓励群众举报网上有害信息和不良行为。

  《网络传播》:现在的青少年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网络文化对他们的沁染直接影响到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下一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中,我们管理部门在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培养方面作了哪些长远的设计?

  蔡名照:我国网民年龄结构正朝年轻化、低龄化方向发展。调查显示,我国网民中,24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2.4%,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7.2%。他们伴随着互联网成长,互联网对他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情趣、综合素养、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提供什么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未来,事关到能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复杂原因,使得网上有害信息、腐朽文化和网络色情、暴力、赌博、欺诈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另据调查,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网民中,有的存在网瘾倾向,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我们必须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世界上不少国家对网络暴力、色情,特别是侵害未成年人的网络暴力和色情活动,采取"严刑峻法"、"严打不赦"的政策。美国《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明确要求提供上网服务的公共场所,必须对不适宜儿童的色情信息进行拦截和过滤。德国"联邦危害青少年媒体检查处"将一些媒体列为"青少年不宜接触媒体",要求服务商不得链接或在搜索引擎中出现法律禁止的网站,违者最高罚款1.5万欧元。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互联网审查法》规定,对在网上发表淫秽色情照片的最高可罚款 11万澳元和坐牢5年,对在网上出售色情内容的公司最高可罚款22万澳元,对作案者处以5至10年徒刑。澳大利亚传播和媒介管理局还建立了"保护孩子网",专门为该国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提供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经验和工具。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是有关政府部门、互联网业界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方面,有关部门将继续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网上"扫黄打非"、整顿黑网吧、打击网上淫秽色情等专项整治行动;另一方面,将采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为青少年上网构建起绿色的防护屏障。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推动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文明新风。二是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站等,开展公益性"绿色上网"服务,帮助青少年远离非法网吧。三是积极开发用户终端过滤有害信息的技术防护产品,加大向社会和家庭宣传、普及和推广的力度,使青少年学会自我防护,抵御网上有害信息侵蚀。四是把互联网法制和道德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动各级党委和工、青、妇组织以及城市社区,积极开展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活动。把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列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开展"绿色上网"志愿者行动,引导和鼓励家长安装绿色上网软件,指导孩子安全正确地使用互联网。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形成全社会正确的网络观,为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