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批判

作者:黎明 来源:黎明:社会观察

媒体林立,记者如云。有些媒体自诞生以来从未爆出过轰动社会的信息,大部分记者终其一生也没抓住过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然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每个上网的人都能发现:互联网技术赋予了他媒体和记者之能,他可以担负媒体之责;如果有些才气和勇气配置在身,他甚至可以闪烁超越职业记者和职业评论员的辉煌。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准记者队伍,它壮大了评论员阵容,让"主流评论员"黯然失色。

  互联网让群体性"无冕之王"的桂冠含金量于无形中降低,但它又借给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记者一双翱翔苍穹的翅膀,使得他们能够在无国界的空间放大其信息和作为的价值,而达成这种动人成就,离不开他们的同盟军――具有发布权利和评价能力的亿万网民。

  "造谣权"不再专属于主流媒体。过去只能被动接受谣言和忽悠的人,因成为网民而具备了造谣的资格,于是造谣者队伍空前壮大。亿万网民,亿万"嫌犯",形势严峻,焉能不防?

  上网以来,我仅遭遇过短信陷阱,那是移动公司和什么短信公司联手挖下的坑,点下去手机费就嗖嗖落入他们合伙的腰包。别的网络诈骗没遭遇过,从未因"网络谣言"而蒙受损失,因此对网络谣言的危害没有切身体会,总觉得网络谣言"乏恶可陈"。

  为提高对谣言危害的认识,我专门收集了被主流媒体确认的"谣言",发现他们是"抓小放大",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也有小题大做或蓄意误导的不良倾向。某主流大网连续做专题,以"网络何以成了妖魔化后妈的罪魁"为题,扯来北京电视台的"纸浆包子"假新闻,都当作"网络谣言"的代表大肆挞伐。主流媒体甚至连中央震惊的黑窑事件都敢刻意淡化,它不可能仅为某位后妈的冤情而大动法器,借后妈一事对网络下刀才是真实意图。这点道道,中国人都知道,于是,闻者皆知近日网络"有事",相互告诫"风紧"。

   网络的确有"放大"功能,这个功能和人的嘴巴一样,和所有媒体、会议、写作等活动一样。如果只因"放大"就有罪,那人们的嘴巴都有罪,所有传播和议论都 有罪。凭一个"放大"的理由,就把电视台的假新闻按到网络头上,这几乎就是公然的谣言。后妈虐待女孩这条谣言,也并非完全负面,那个可怜的女孩子,因为这 信息的放大而得到了社会关怀。至于澄清后妈的冤情,不费吹灰之力,自己家里的人出证就解决了,这谣言,只有好结果,没什么危害。

  "主流"借"后妈事件"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甄别网络上数以万计的事件的真伪?如何避免网络暴民现实中的施暴行为?如何应对网络生活的时代转型?如何矫正被网友滥用的道德权力?"这里,我简答一下这几个幼稚的问题。

   "如何甄别网络上数以万计的事件的真伪?"和现实中鉴别无数事件一样。发在网上,就是鉴定真伪的最好方法。谣言上网,比起仅在网下流传好得多,上网就意 味着鉴定开始,就意味着无数能人、多种专业经验介入了甄别和批判。谣言上网,死在网上,不管是那个权威发布的谣言,都活不长。事实上,引导读者鉴别谣言比 单纯的封堵更重要,读者识别能力提高,那些不实信息和谣言就只能被嗤之以鼻。

  "如何避免网络暴民现实中的施暴行为?"这是胡说八道。 网上没有暴民,网上怎么施暴?你施给我看看有多暴,能死你你也碰不着我一根汗毛。这说法,将网民打成暴民,扩大"暴民"和"暴力"的范围,其实质是一种 "暴吏思维",为"以言定罪"的违法暴行提供理论依据的。如果说本意是需要避免、减少愤怒情绪和"情绪化怨言",那么,则必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 应起表率作用的"公仆"队伍中避免和减少暴行和丑行。

  "如何应对网络生活的时代转型?"恐怕问者也不知道自己在问什么,姑且糊涂答之:有了互联网还不行,还要有互联网精神和规范网上公权的机制。没有民主、自由、平等、宽容的互联网精神和法治保障,人人上网、泡在网上的"网络生活",依然是旧草民时代的生活。

   "如何矫正被网友滥用的道德权力(估计此处的"权力"应为"权利")?"网友的权利,该有的还没有,已有的不能被侵犯,蓄谋进一步强化钳制公民表达,违 背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网友滥用权利"是个伪问题。"道德"如果产生权力或权利效果,多多"滥用"好了,应该庆贺。因无制约而不道德的权力,时时 在滥用着,这是个真问题,但网友目前还没办法矫正它。

  对大家信什么谣言、为什么信某个谣言感兴趣。我如果说"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世界大赛金牌",大家容易接受这个谣言,原因是这和事实太"接近";我如果说"中国足球队 夺得世界冠军",这就会当场挨骂了,因为这距离事实太远。有趣的是官方对这两个谣言都不会在意,更不会追查,因为它是"善意"的、"爱国"的。事实上,我 们一些懒惰的官员历来鼓励善意的、爱官的谣言,以至于"爱国谣"层出不穷,以至于爱国和谣言、谎话脱不清干系,使得一批"爱国者"擅长以"捏造事实"来爱 国。

  "纸浆馅包子",信这假新闻的人多,因为现实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这更严重。比如地沟油生产销售的一条龙,比如死猪瘟鸡死猫烂狗也上 市,农药残留超标的瓜果蔬菜,有毒的饲料育成的鱼肉,隔年的月饼馅,添加"吊白块"、苏丹红等有害化合物的多种食品屡屡见诸于报端。放在平时,"纸浆馅" 新闻也就过了,但我们历来重视国际社会的声音,这次碰上国际社会正特别关注中国食品安全,于是这种来自民间的丑行,意外地和权力形象挂上了钩,影响很坏, 损失很大。

  分辨"恶意"、"善意"和"政治正确"与否的谣言,我们的官员是专家。"没有非典","松花江没被污染","上调印花税从来没听说过","灾区人民带着过年的心情"…… 这些不是要命就是要钱的谣言,是善意的――没有理由,就是善意的。官员和主流说的,要说这都不是善意的,你是恶意的!济南爆炸案,那是网络谣言,必须矫 正,没过几天段义和被抓了,还要引导矫正,虽然罔顾事实到了不成体统的地步,可这都是善意的,政府和官员行为么,不成体统也是善意的、正确的。

   我们的一些"公仆",对人民高标准、严要求,不是世界第一就是世界第二。尽管自身患有假大空的顽疾,有"亩产万斤"的不堪往事,却仍然不顾自己健康状况 兢兢业业地管教我们的人民,要求低素质的草民皆不妄语失言,赶猪似的鞭策人民朝着如圣如神的方向前进。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我绞尽脑汁造谣都表现不出来的精 神。

  只要是说社会黑、官场黑、官员黑的谣言,公众的分辨力极差,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一道坚决反对造这样的谣。不仅以道 德的理由强烈鄙视造谣者,也从智力上鄙视他们:在这个领域,任何造谣者都是缺乏想象力的笨蛋、画蛇添足的蠢货。再则,我们的公仆也没必要在意这些"黑信 息",因为任何"抹黑"的努力,对公仆都是徒劳的。

  在大道被封锁时,小道熙熙攘攘;在信息被堵截时,实话和猜测、假想、谣言势必一起 飞短流长。谣言其危害,大小不在本身。即使是弥天大谎加上每人都信以为真,如果没有现实的暴力、强权介入,也成不了多大祸害。亩产万斤的谣言,要是不跟上 按亩产数搜刮粮食的暴力,也就是说说笑笑就过了的事,除了谣言制造者颜面扫地,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强力推行谣言为集团利益服务,就出要广大群众性命的 大事了。

  为了严惩造谣者,我们应该扫清历史遗 留下来的障碍,给严惩造谣者提供合乎情理的、能够服众的"量刑标准"。在此严肃建议几大媒体寡头,为以往所造的特大谣言向全国人民道歉。造世界第一的谣却 依然牛皮哄哄,实为公众群起效法造谣的伟大动力;造大谣的如果不检讨不道歉,对造小谣的人严惩说不过去的。量不了重罪的刑,对其他的量刑可怎么办呢?难道 让政府、法庭永远以不讲道理的形象硬办吗?现在,是我们的喉舌应该为党分忧的时候了。

  几年前,李希光教授鼓吹实名制,网民砸的砖头他几辈子盖房都用不完。现在,实名制的官方意愿更强了,不管网民什么意见,看来将要"强行代表"。我反对实名制的初衷和理论,但本人却从一开始上网就是"裸 奔"。我认为:在言论自由权利不落实的情况下,"实名"能强化侵犯权利的随意性,起到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公众如果始终依赖"虚拟"的虚假保护,以匿名隐身的方式发言,那就意味着因勇气匮乏而回避了义务和责任,形成"准公民"角色的缺席,对现实实体则永不具备正式的交流、对话的资格――这显然会让权利的落 实与保障更无希望。所以,在网络上需要"一部分人先'实'起来",光明正大地采用利于传播的策略与方式,努力发出个体的、民间的声音。

  为维护话语权而反实名制,同时我也不怕实名制。不怕,但不要求别人都不怕,因为大家知道的确有些可怕,知道"没有人因为网上发言被抓"是不折不扣的谣言。有这种"可怕"存在,轮不到谈什么"公信力"和道德的管理与矫正。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