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沙龙:新时期网络舆论的引导(访谈实录)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主持人祝华新】人民网的网友们好,今天我们的传媒沙龙题目是“新时期网络舆论的引导”,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嘉宾,从我这边开始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单光鼐,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孟威。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互联网的话题。根据新的一个调查,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一亿六千万,网上还有一种未经证实的统计数据,截止到 2007年底,我们的网民已经到达两亿一千万,还有一个调查就是北京地区的读者,尽管都市报还在继续繁荣,但是报纸的读者正在急剧老化,很多年轻的一代,首选的媒体是互联网。

首先请教单光鼐教授,21年前,我采访过单教授的时候,单教授当时跟我们谈到,政府要重视社情民意,当时主要的渠道是热线电话和报纸的读者来信,请问单教授,在互联网时代,网民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有了什么样的渠道扩张?

  【单光鼐】我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媒体主要包括短信、博客、BBS还有QQ这些东西,它已经成为我们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这是需要引起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主持人祝华新】我想请教一下三位嘉宾,你们平时登录比较多的BBS论坛有哪些?你们三位在网上是发贴,还是潜水?

  【陈昌凤】看得比较多的包括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这些大的网站,同时,我还经常登录一个实名制的博客网站就是博联社的网站,还有国外和我们专业相关的网站,有几个专业性的网站。

  【单光鼐】我可能和陈教授大致相同。我有一点不同,我是属于潜水,属于观察网络上的舆情变化是怎么回事。

  【孟威】我平时经常关注的网站有主流媒体网站,另外一些商业媒体网站,关注的论坛有强国社区的强国论坛,还有天涯社区,以及凯迪社区的“猫眼看人”,上这些网站和社区,主要是了解现在网络舆论的热点,以及网民的动态,大家关注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借此了解一下民情民意,从研究者的角度切入,来观察一下网络传播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新发展。

  【主持人祝华新】谢谢三位教授。我想陈昌凤教授同时是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副会长,我想请教陈教授,您觉得从媒体发展的角度来说,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统的媒介对舆论的影响有些什么样的新时代的特点?

  【陈昌凤】这个问题其实还挺大的。我说其中的一小部分。因为传统媒体演变到大众媒体,是到了报纸时代。到了报纸时代,所谓大众媒体,是以所谓民众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但是这种民众的代言人,确实有把关人自我确定的地位。但如果从真正的代言人的角度来说,其实报刊、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时代,确实还没有做到舆论真正的由大众自己去表达。到网络时代,应该说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形态,这样一个形态允许大众,只要能够接近互联网,接触互联网,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时代传统媒体形态的普及到大众化的过程,比如近代报纸,用了上百年的时间,广播用了大概50年的时间,电视大概用了30年的时间变成大众化的媒体,但是网络一诞生就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媒体。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种演变确实不只是一种形态的变化,确实是一种属性的某种改变。

  【主持人祝华新】我注意到现在报纸上和网上对过去2007年互联网舆情有一些说法。人民日报在“人民时评”的一篇评论当中把2007年称为“互联网的公共元年”,我注意到有一位网上的学者 “笑蜀”提出2007年是公共事件元年。从年初的重庆“钉子户”到年中的山西“黑砖窑”,到年末的陕西“华南虎事件”,以及绥德校长找县长签字被撤职和刑事拘留。这一系列的事件当中,互联网都对社会舆论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也作出了及时的,甚至是重磅出击,做出了力度很大的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推动民生疾苦问题的解决。我想请三位教授能不能谈一谈,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您印象深刻的一些互联网舆情事件,从中我们可以引申出什么样的对舆论引导有启发性、普遍意义的价值?听说单教授一直在研究群体性事件。

  【单光鼐】我先说一下。刚才我说,是社会政治生活里面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如何应对这种现象,我觉得向各级政府都提出了挑战。从年初到年中一直到年底,这么多公共事件,我认为应对的比较好的是厦门这个事情。因为真正达到了双赢或者是多赢,而且是相当的和平和理性。这一点我认为是很值得肯定的。应对还可以的,比如年初的 “钉子户”事件,我认为做的比较差的是“黑砖窑”事件。这个事件已经在网上很普遍,网民都已经知道,而且网络上讲得很激烈的时候,我们当地的政府确实惘然无知或者知之甚少,不知道怎么应对。我认为这是很遗憾的。从2007年来看,我认为这些公共事件表明网络上网民表达的民意应该值得我们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陈昌凤】2007年有一个事件在新闻传播界算作一个很重要、有标志性意义的。就是第一次使用一个新媒体去做公众对于公共政策的调查。这就是2007年长假的调查。长假的调查虽然从问卷设计到各方面有颇多的评说,但是我觉得这是挺重要的标志性的事情。它能够使用媒体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直接地听取公众的意见,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这种影响是很深远的。

  【孟威】就像主持人所说的,在近两年,网上确实很热闹,而且舆论频频出现热点,形成了很多大家关注的敏感话题。像2007年网络舆论事件,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时也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在网络界和网络研究界,有了刚才主持人所说的公共事件的元年和在网民中有互联网“执政”的说法。

  从网络舆论的活跃来看,我觉得作为一个媒体的研究者,我们觉得媒体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和网民发生了良好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反映社情民意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刚才单教授也讲了,在厦门的PX事件处理过程中,媒体发挥了一个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另外一些事件里,比如就我个人研究来看,前一阵子发生的未成年人恶搞的现象,还有网络“包子”标准事件的流传。从这些事件舆论产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媒介方面,一些缺失和一些应该值得注意的地方。

【主持人祝华新】谈到媒体的缺失或者应该注意的地方我想请教三位教授,互联网的出现,网络舆论的高涨,对传统媒体来说,是提供了更多的反映社情民意的一种素材,还有某种程度上,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从负面的角度助长了媒体炒作一些不实的传闻,甚至是媒体浮躁的情绪。请教三位教授,传统媒体如何正确、恰当的反映网络舆情呢?

  【陈昌凤】您说的这两个方面可能都存在。传统媒体使用新媒体的方式,比如说网络的方式获得各种素材,或者得到信息源,从而对一些事件的关注更加广泛,可能更加能够触及到社会的最底层或各个方面,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同时确实是,新媒体有某种“放大器”的作用,它可能让传统媒体的舆论在原来比较理性的状态下,有时候因为新媒体的天性而让它有所变化。这种情况就是传统媒体在自我把握上非常重要。

  特别是现在比较复杂的一些问题,在传统媒体界已经有,比如,像霍尔说到,受众对于你的信息的解读,经常有对抗性解读或者协商性解读的东西,它不是一个直接按照你的规范和规则,或者社会的规范和规则来解读你原来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机制保证让我们的媒体能够用很专业化的方式来表达,它的内容很容易被误读,有时甚至会被别人利用。就像最近出现的很黄、很暴力这个事件中间,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有合力的作用。

  【单光鼐】从我研究来讲,我们搞研究一个很主要的方法和一个实践路径,就是要做实证。陈教授刚才说,新媒体能够提供一个信息源,但是信息源的真实情况怎么样,我们需要进行调查,弄准确这个社会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我们才能够根据这个实际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再就此进行评论和分析。我认为是这么一个过程。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够很好地准确地把一个新媒体和纸质媒体和过去的传统媒体结合起来,我认为是这么一个过程。

  【孟威】大家常说,网络新媒体是一种“双刃剑”,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在网络舆论过程中,和网络引导的过程中,已经有一个很现实的体会了。从舆论的发生机制上来看,我觉得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舆论发生的机制表现为一个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传统媒体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媒体有一种议程设置的功能,通过这个功能,媒体选择信息、帮助、引导公众关注什么、接触什么、理解什么,这样的话,把一个事件推到公众面前。

在网络的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特点所致,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共享、开放、互动、个性化的媒介,在这样一个媒介前提下,人人都具有了一个传播渠道,这种传播权利相应的得到了一种落实。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体主导的话语权。在网络新媒体的时代,也会得到相应的落实。这样一方面个人个性化色彩的,可能是局部的一些东西,平时有可能被我们所忽视的一些东西,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新的平台,这样一个新的传播渠道,变成一种公众的舆论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引起一个广泛的现实上的关注。这样的一种舆论发生机制的特点,对于媒体来说,一方面给传统媒体提供了一个了解民意的渠道,也提供了更大量的信息。另外一方面,如果媒体不能很好的对信息加以甄别,加以判断,盲目地从众,也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主持人祝华新】根据近两年出现的一些情况,一方面网民的广泛参与,网络的言论畅通,在很大程度上落实了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公众的文化权利,当然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网上出现一些相对不理性的声音,甚至包括一些不实的传言或者一些谣言,一些侮辱性的言词,甚至是由网络引发的一些比较过激的现实行动。我就想请教三位教授,你们觉得从网民的现状分析,网民是一个或者几个有相对稳定价值观的社群,或者网民在网上发言,总体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性的观念的表达,或者更大程度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或者怎么来看这个问题?

  【陈昌凤】我觉得首先要从网民自身的特性来说。实际上,网民是来自群体的一部分人,对于网民这种界定,他们是一些个体的聚合,这和传统的大众媒体都很不同。因为是意志的,包括比如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种群,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成长背景等等这样的一些方面,因为这个意志化特征,决定了我们这些网民,实际上是一个暂时性的群体,而且是具有乌合之众特性的。这不是对于网民的贬义,因为我自己也是身在其中。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我对媒介也已经在这方面做过研究,中国网民以年轻为主,就是25岁以下占到一半以上,30岁以下的占到70%以上。而且这些年轻人是以不富裕的,社会地位不高的人群为主,从不同意义上严格来说,网民是有闲而没钱没权的一些人为主要群体。他们本身心理上就有比较强的对抗理性、抵触规范,以及有比较多的牢骚,因此经常愿意站在主流或者是主导的对立面。

  因此网民的一些特性,可能是确定了在群体里,有一个著名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在一个群体里,实际上你已经不是你了,这时候你表达出来的意见,很可能跟你在个体时是很不同的。这时你可能已经放弃了你自己的主观立场,或者你的个性。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失去理性,比较容易的感性,比较容易夸大,比较容易浮躁。

  网民可能是天生这样一个群体,而且都是暂时性的。可能在一个时候你是在这个群体里面是以这个论坛上的主要谈话人,但是很快的你可能就转到另一个反对你原来观点的立场上去,在另一个论坛出现。所以网民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比较缺少理性,另外,乐盘说,在群体中,人可能会很不自觉地成为“刽子手”,他可能是很不自觉,很不情愿地去英勇就义,这种情况下比较缺少理性,因此出现很不理性的事情。网民有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我说的有点多,但是我想,如果减少负面因素是重要的,至少在集体里面,可能出现了个体的特性,能够尽可能少去附和一个群体,不要轻易附和一个群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

  【孟威】我也同意陈老师的观点。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很大、思想很活跃的媒介平台。在互联网传播信息和发表舆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媒介自由市场的特点。在互联网新媒体的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两者混杂,什么样的观点都有,理性的观点也有,情绪化的宣泄也有。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我们对待这样一种媒体应该拿出比较理性、平和的心态。

  我记得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叫做媒介就是信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其实本身媒介的出现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不仅仅是传播内涵上的信息,而且还有思想上的信息,而且还有社会舆论影响上的信息。对待这样一个现象,互联网作为这样一个良莠混杂的传播平台,我觉得我们应该用平等的心态理性的看待它。

  【单光鼐】刚才他们两个讲得很好。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网民确实有很大的意志性,而且以年轻人居多,而且以中下阶层的人居多。所以价值观是不一致的。这个声音里面既有理性的,也有很多非理性的东西。既有宣誓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念,也有随声附和的,既有心平气和看待很多问题的,也有很多情绪很激昂,言词很过激的出现。

  刚才陈教授提到群体性、集体性事件,我感觉确实有这种心态,在2007年确实发生过这种迹象,就是说这个很矛盾,的确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矛盾体,比如说在前年,对日本入常以及京沪铁路,到底是使用德国的、法国的,还是日本的,网上有很充分的表达意见,但是我认为可以看到中国人的一种情绪,就是对日本人对二战的反省很不怎么样,表现出了愤怒,这也是一种情绪宣泄。我们要从很纷繁复杂的矛盾体里怎么样找寻到理性的声音,让这种过激的声音尽可能少一些。

  【陈昌凤】当你成为一个网民的时候,加入一个论坛,加入一个话题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不是你了,当一个个体聚合到一个群体的时候,就有感情的强化和理性的缺失现象。而且这时候人可能缺少批判力、判断力,也缺少自主。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轻信、冲动,而且大众传播本身,所谓“原罪”,一旦他成为一个大众传媒的时候,他天生就带有这样一种原罪,实际上我们说大众天生的,它本身就有一个所谓乌合之众的特性。很多学者都认同,当一个人归属到某一个群体的时候,他的智力几乎不起作用了。他不自觉地听从别人,或者听从某一些意见。所以这种情况下是很常见的。

另外说到这个话题,其实有一个经常讨论的问题,就是说网络上,叫良莠混杂,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说人在匿名的情况下,更容易不负责任的说话,还是实名的情况下,就会好一些。实践好象是有这样一种支持。因为,我在博联社里面看专家们的意见,我觉得,因为它是一个实名制的博客网站,可能因为开博客的人已经有所选择了,感觉确实不一样的,当我们潜水的时候,就是匿名状态的时候,可能不自觉地放弃自己原来的,包括你的身份和你原有的教育,让你该说的话,可能你都放弃了,所以这是其中的一些方面。当然不是理论上一定就能通过实名制就能解决问题。因为网络天生的天性并不是需要所有的人都把自己暴露在大家面前的。

  【主持人祝华新】陈教授提到两次网民具有某些“乌合之众”的特征,但是陈教授特别强调“乌合之众”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我就想再请教一下三位教授。网上确实存在很多不理性的情绪。但是另一方面,即使是一些愤激的、偏激的情绪,是不是也是需要尊重的一种内心的表达。我们可能更多的是提醒网民如何争取这种表达的权利或者如何恰当的使用这种表达权利。单教授长期主持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和青少年研究杂志的工作,请单教授再给我们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单光鼐】确实有很多集体行为的特征。比如因为他匿名,因为他在一个瞬间,在一个虚拟的空间积聚了很多人,而且拥挤在某一个议题上,可以完整地表现出集体行为的很多特点。比如陈教授刚才讲的这样,确实有在聚众的情况下,有各种各样的言词和想法表达出来,他情绪宣泄的一面表现的很淋漓尽致,这也是事实。我的话为什么这样讲。我想回过头来说一下,我特别推崇厦门PX项目事件的前后整个过程。因为我考察了很多群体性事件,我看见的很多都是暴力,都是采取了很多很过激的行为,但是在厦门这个事情里,双方都很克制,双方都很理性。这与基本群体的成份有很大关系,这里面是不是有中产阶级主导的意识和价值观起很大作用,他们说我们是为了环保,其他的事不是我们该干的,我们就是为了环保,与政府的对话,与政府的交流,也在网上,也在实际的行动里面,用相当和平和理性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取得了一个完美的结果。但是在其他事情里,可能因为过激的言论,不实的消息,甚至流言、传言,导致很多事情走向反面,甚至出现很多暴力事件。比如 2004年的万州事件,就是这样。最后就是因为一个不实的传言,导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暴力事件。

  如果作为研究者来讲,我们需要认真地考察这个事件的全过程,从里面发现哪些是理性的,哪些是不理性的,怎么样善于把人们的理性的东西保留下来,甚至传播到其他层面里面。

  另外,也要尊重这些表达过激言论的成员的说法。但是注意怎么样让大家能够意识到,我在我的价值观念里面一个明确的说法,就是有话好好说。

  【陈昌凤】其实每个人的情感和他的思想,可能某种意义上都是值得尊重的。另外一点,不同的是,他是通过大众传媒表达出来的。大众传媒本来是一个公共的东西,成为你个人表达情感,表达思想情绪的工具的时候,该怎么办?我觉得一方面,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天性中就有一种浮躁,一种宣泄,一种娱乐这样的特性。这些特性根本是无法抹掉的。另外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多元的。我们不能以一种社会功能要求它做所有的,它可以成为宣泄的工具,让他宣泄。只是如果它成为大众的东西的时候,它需要人们有一些辨别或者一些责任。所以我觉得,在这里面,如果你认识到传媒的天性,以及它的结构和特征,可能就会比较看平淡一些对于它的作用,假如你想,这只是一个人的宣泄,不算什么,那么它本身也不会起很大作用,而实际上,你也就认同这只是一种存在。

  如何了解,让自己想得到,说我是认识传媒的,我知道传媒有时候是闹着玩的,有时候是作为社会责任的担负者的,有时候是作为教育者的,它有不同的方面。因此,我一直在倡导和呼吁要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网民也好,受众也好,已经和过去不一样,是真正的普及性的,大家都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自己对置身其中的环境,和造成这个环境的工具,没有确定认识的话,我们可能还是要缺一块。所以特别重要的是,要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

【主持人祝华新】我再补充问一句,您谈到媒介素养教育,我想提一个问题。媒介素养教育是不是在当前情况下,由于我们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不仅是对网民需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某种程度上,对有些地方政府和一些政府部门来说,是不是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官员,就是官员对新媒体认知度比较低,或者对新媒体,对社会底层声音的反映,它的重要性或者它的某种特殊的紧迫性,这方面是不是缺乏一些认识,包括对具体的新媒体的使用技巧,我们不断能够看到这方面触目惊心的案子?

  【陈昌凤】媒介素养教育不是针对某一个群体的,也不是针对底层的人。媒介素养实际上是针对所有的人。就是在这个社会中间,只要你是生存在所谓以太环境中,你就应该知道我这个环境是怎么得来的,我头脑中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从哪来的。1922年时,李普曼出的《舆论学》里面特别指出,我们我所置身就是一个以太环境,不是一个真实的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由媒介给你塑造而成的。实际上在这个状态里面,每个人都在其中,就是您说的不光是底层的网民,或者是高层的观察者,那种管理者,他都需要了解。尤其是上层的人,明白这个网络或者其他的媒体,它不只是某种话筒、某种工具,它还会起到很多功能,它的操作者有很多特性。媒介本身有很多自我的本性,就是像人们有天性一样,它也有天性,了解这些东西以后,可能对于媒介,就是从根本层面上来说,我们对于媒介中,特别是现在所有媒介暴力、媒介中的问题会有比较好的认识。

  我觉得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不是只是对一般受众的,每个人从小的时候就接受这个教育,他长大了,他可能做了总统,他也是知道媒介素养的。他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是有这种素养背景的。所以它是对所有人的。

  【主持人祝华新】孟教授是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新媒体的主力,在网上拜读到您谈论新媒体的文章,包括网络传言,是不是您接着给我们谈一谈?

  【孟威】现在互联网上包括网络舆论的产生,我觉得现在有一种说法,很难说理性,哪一方面是理性的,哪一方面是非理性的,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说有可能这个现象产生之后,是从一个非理性的角度切入,但是,经过舆论的生成和发展,最后是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回归去结束。这样的一种现象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今年发生的女孩小凡反黄的事件,事实上一个小女孩在一个电视媒体上说,互联网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产生了一种毒害,她觉得太黄了,太暴力了。但是,就是一个网友,出于一种不同的考虑,她把这个事件端到了互联网上,这时候,她是站在反对的立场说这件事情。而且暴露了当事人整个的年龄、身份的真实信息,也引发了互联网的很大的躁动。一些相关的网站,还有一些网吧展开了一场“人肉搜索”,通过“人肉搜索”,把这个孩子的隐私在网上暴露无余,使大家都了解到了,实际上这样对未成年人来讲是一种伤害。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网友发现,在整个舆论声讨和“人肉搜索”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发现,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性的,实际上是包括社会法律体系的一种破坏,是对社会文明的一种破坏,网友也自发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从而变得更加理性,大家反过来舆论又倒向了声讨伤害未成年人的方向。所以从这么一个不理性到理性的回归的过程中,我想,网友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进行了一场自我教育。

  刚才陈教授讲到了,要提高全民的媒介素质的问题,提高媒介素质,我想和网民能够有机会去接触网络,去了解它,去深入的了解它,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单光鼐】要实践,要自己亲身参与一些事情以后,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讲的尊重可能是这个方面的。有过激的一面,你是过激的,人家是理性的,你是比较极端的,人家是比较平和的,经过多种声音的互动,我同意孟教授的说法,是要回归理性的。

  最早一部分很附和那个孩子的一种意见,对这个小孩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实际上它是对过去我们的宣传,对我们思想工作里面很多形式主义,不切合实际,甚至对青少年很多特点没有考虑,包括传媒做得不周到的地方,实际上是一种暴露和一种批判,如果宣泄是这样的宣泄情绪。但是后来经过大家你说我说他说,最后得出相对理性的说法,要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还要维护法律。一下子结论不是得的很好吗?

  实际上很多事情就是要多种声音存在,“华南虎”的事情就是这样,华南虎的事情最早的时候就是你说我说他说,各种声音都有,陕西省林业厅,某某人怎么说的,打虎人怎么说的,现在基本上是很清楚的事实摆在这里了,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就是这样的。我们讲的尊重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

  【陈昌凤】大众传媒有一种自我修正的功能。在整个舆论形成的过程中,它也有一种自我修正的可能性。在这里面,可能最重要的是媒介把关人的作用。我觉得“小凡”事件,还有“华南虎”事件,最终归结的时候,网民虽然也是一会儿一面倒,一会儿一面倒,这种往左往右的情况,首先是舆论的把关者,或者是一些“舆论领袖”,他们在中间起到了作用。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自我修正的功能,真的是起到作用了。在我们看来虽然是一个教训,但是这个教训带来了比较好的认知和结果。

  2007年那些不合适的事情,或者是一些浮躁的,网络暴力的事情,我们都在反思它。当我们反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修正那些曾经出现的现象。所有的媒介,其实从一开始就有这样一种功能,连马克思那个时候就说了,说我们的媒介其实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动态性的,它可以是自我修正的。这个自我修正是需要某些契机,某些原则,某些把关者以及“意见领袖”起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意见领袖。

  【主持人祝华新】您谈到“意见领袖”,我想请问一下,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有一套规范,有一套比较严格或者过于严格的编审程序。对于互联网来说,除了版主的把关之外,近几年的舆情事件当中出现了新的角色,就是网上的“舆论领袖”和“意见领袖”,比如去年“黑砖窑”事件中,有 “笑蜀”先生的一些文章,有孙立平先生讲的“黑砖窑”是社会底层的沦陷,非常深刻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在厦门的PX事件当中,专栏作家也有一些执着的呼吁。请教三位教授,如何看待网络时期的,特别是一些非正式的,不是在传统媒体工作的,但是对网民有影响的意见领袖的作用,以及这样一些意见领袖,是不是也需要接受一些约束呢?

  【陈昌凤】其实网络上的“意见领袖”,表明一个东西,就是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意见领袖写的东西,是在传统媒体出现吗?还是在BBS上吗?

  【主持人祝华新】有一些是在媒体上发表的,有一些直接是在网上。

  【陈昌凤】应该不是通常大家发牢骚的那些BBS上。实际上有很多是通过博客或者是通过网络组织出来的。在我看来,有一个新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传统媒体是很一致的。就是网络其实也正在分化成不同的层次。传统媒体可以分成精英类和大众化层次,网络上也有这样一个层次。

  比如某一些博客群,它瞄准的就是精英,它瞄准精英的时候,实际上在它那里注册的,在它那里开博客的人,可能某一些就是潜在的“意见领袖”。我觉得“意见领袖”非常重要,在某些时候,特别是舆论形成的某一个阶段,就需要他的一种干预,而这种干预的结果会让舆论向不同的方向分化,去重新聚集。所以网络实际上是分化成精英和大众的不同的地方。并不是说精英就好,大众就坏,实际上有不同的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和区分,又重新走了传统媒体的路子,这是我的一个感觉。

  【孟威】在传播学上讲,在人际传播方面有一个“意见领袖”的说法,有一个这样的理论。网络的媒体不仅有一种传播媒体的作用,它还更有一种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小组传播的特点。这样的一个特点,在现在BBS、网络论坛的传播中,可能会体现的更为明显。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人际传播里,一般意见领袖都有几个特征,一方面他们往往是一种消息灵通的人士,第二个特征就是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能够广泛的联系起来一个群体,在一个群体有一个一定的凝聚力。第三,他们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观人格化的体现。所以他们说出来的话,表达的意见,追随者很多,也很有权威性。在网络这样一个新媒体的环境里,网络也会生成很多的“意见领袖”,像刚才主持人所讲的这些事件中,都往往产生了一些网络自发产生的意见领袖,这种意见领袖,就是在互动之中产生的,我觉得他们可以把他们叫做互动的权威。这种“意见领袖”和传统的精英阶层的专家,还有传统精英阶层的“意见领袖”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表现出他们自己的一个特征。最明显的特征,我想一个方面就是他们这些人,本身也是网民出身,他对网民的需求,包括他们的心理,和他们关注的点,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而且这些人都是愿意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去发言,去表达看法的人。他们有在心理需求方面的基础。

  另外一点,这些互动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对网络和新媒体传播的方式是比较熟悉的。或许可能是在运用BBS,有的时候运用BBS 来传播,有的时候可能借助博客,或者播客等等这些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去传播,这样一种传播方式,这样一种传播技巧,也是与网民接受的习惯和心理也是非常契合的。所以,他们参与到其中,而且应用了这些适当的传播方法去进行传播,他们又关注这个事件,所以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他们的言论就很有权威性,就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所以,也能够在网民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像“华南虎”事件,一方面这个事件出台之后,“打虎派”的代表,也是一个现实的权威,渗透到网络的权威里来了。他是一个专业人士,最后他发展成为一个“打虎派”的代表,引领了“打虎派”的表象。与他对立的“挺虎派”的代表,就是在互动中,他纯是在网络互动中产生的权威,他们说“打虎派”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他们的说法和他形成鲜明对照,他们的权威就是在互动中产生的,他们非常有利地站在了“打虎派”的一面,形成了“挺虎派”的代表。这次事件,就是舆论意见领袖力量较量的很好的一次交锋。也展现了网络新媒体的特点。

  【单光鼐】这个意见领袖确实应该值得关注,而且我们也要很好听取他们的意见。我认为某一个问题的界定,往往是靠他们最先明确起来的。某一个社会问题的界定,总是那些先知先觉者,先知先觉者在于他有专业知识,先决者是什么,在于他们有专业的知识,比如中科院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他是“打虎派”的,用他的专业知识,判定这个是假的,最先做出了界定,把这个问题界定出来,而且这些意见领袖,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另外他们还有一个秉性,就是忧国忧民,很关注在公共领域发生的事情,他们利用互联网便捷、快速,而且涉及面更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性。

  【主持人祝华新】是不是能把意见领袖定义为公共知识分子?

  【单光鼐】他们关注公共领域的,代表公共利益讲话的,我觉得可以定义为公共知识分子。

  【陈昌凤】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是在公众领域里面意见蛮活跃的那一群人,但是相对来说,他们专家性的特性还是很明显的,几乎每一起事件当中起作用的还是那些专家,像最近的许婷事件,最后出来的还是法学家,确实对这些专业能够很懂得,然后他们的背景和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某种权威性。在某个情况下,当大家群龙无首的时候,网民很愿意听专家的意见。它值得研究的是这种机制,如何能够保障在某一个阶段,就是舆论形成的某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这个时候有舆论领袖出现,布不只是自发的,不只是大家吵吵嚷嚷的时候,有人忍不住了,要大声出来说了。可能我们的媒体把关人要做的最好的办法比如某种机制保障,当舆论进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需要舆论领袖出来说话,用一种机制来保障它。

  【孟威】这种舆论领袖,一方面往往持有代表性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我觉得他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也很巧妙地带动意见和引领这个意见。有好多意见领袖,比如论坛的帖子要沉下去的时候,他可以把它顶起来,从不同角度切入,带动问题继续深入地发展下去。这都是网络互动带来的一种新的现象。

【主持人祝华新】“意见领袖”的出现,可能给中国舆论引导带来新的话题。为了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当然希望“意见领袖”一方面能够体察民间草根的声音,做到热情而不浮躁,另一方面,当然也希望“意见领袖”能够理解中国经济社会政治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做到深刻而不偏激。

  注意到最近一两年出现新的现象,就是面对网络舆情,面对“意见领袖”的日趋活跃,我们正式的媒体,比如说以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为代表,开始积极的对互联网的舆情做出反映,典型的就是去年的“华南虎”事件,“人民时评”发出了三篇打虎的评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发出了“华南虎”的虎照事件真相的调查。我注意到网上甚至把“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和“人民时评”的记者卢新宁并列为互联网上的四位“打虎英雄”。

  面对网络舆情,我们的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我们的国家电视台不再失语,在这种情况,包括面对洛阳烈士墓是否存在为了商业利益被毁坏的网民议论。想请教三位教授,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或者党报国家电视台对互联网舆情日益积极的反映呢?

  【陈昌凤】在这之前,您已经谈到一个问题,就是传统媒体利用网络拓展自己。传统媒体现在的形态已经在拓展了。现在目前所谓传统媒体,已经是使用新媒体之后的传统媒体了。在这里面,包括它的信息源,包括它的表达方式,包括它对于一些重要热点的干预,实际上它已经是使用了很多网络的内容。刚才您提到四篇“人民时评”有关打虎事件的评论,就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这种作用最终是让传统媒体增强了它的影响力,让它增强了权威性。只要能够让自己影响力扩大的事情,我想传统媒体都会做的,是它提高自身的手段,也是一个提高自身的工具。所以它对于网络舆情,自然会很重视。

  另外,我们现在说的网络舆情,实际上大家都已经混在一起,比如某一个事件报道的源头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先出现的,现在并没有很严格的区分,有很多实际上是传统媒体先揭出来的,然后在网络上引起反响,或者在传统媒体起了一个引子,然后带出很多的话题。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的互动,这种连线的作用,已经很充分的体现着。今后的方式、方法,《纽约时报》的博格说,我不在乎我在办什么,我是用报纸的方式,还是用电视的方法呈现给内容,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我呈现给你的是什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网络形态,就是媒体形态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舆情本身就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特别热点的,特别能吸引大家眼球,吸引注意的内容。它自然是所有的媒体都会去关注,都会去努力使用它。

  【孟威】如果谈到传统媒体或者媒体的作用,应该先看看舆论形成的过程,一般网络舆论形成,开始就有一个初期的过程,初期的过程一般就是事件产生,信息传播的过程。然后紧接着进入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疏导,许多情绪释放,多元化的思想产生,在这里面,舆论影响的更加尖锐、更加激烈、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蕴藏着舆论危机的可能。一旦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舆论可能要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就是舆论危机的全面爆发阶段。从舆论网上的互动联系到网下,也可能引发现实的反映中。从现在这些事件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到舆论的发生有这么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媒体并不是说无所作为的,相反,我认为网络媒体是大有可为的。包括我们现在的人民网,包括中央电视台等等中央媒体和主流的新闻媒体,对网络事件的介入也都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解疑释惑的影响。网络媒体的作用,我想也可以在舆论发展到不同阶段去介入,去影响舆论的发展。比如在舆论产生的初期,媒体就可以介入到其中,为澄清真相提供一些信息的导引作用。在信息发展深化的阶段,媒体也可以强化解疑释惑、舒缓情绪,在这方面加以把握。如果一旦危机爆发,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以积极地介入在这里面,针对这个事实真相,表现出来一种鲜明的立场和明确的观点,这样对社会的正确舆论产生一个导向的作用。

  【单光鼐】咱们讲传统媒体,讲党报党刊,我认为面对网络媒体新媒体,我们应该是一种积极应对的态度才对。当然关于你说的失语的问题,有时候我们比网络媒体稍稍慢一点,但是我们弄准这个信息源以后,我们一定要跟上,我们的权威、威望、公信力也在于此,如果我们老是失语的话,也是不行的。传统媒体更应该注意论坛网络和个人博客,因为它更能够代表民意,我觉得从其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对这个问题做出一种客观、公正和平时的解释,评论也好,分析也好,我认为是这样的一种互动过程。

  【主持人祝华新】传统媒体包括我们党报、国家电视台积极介入互联网舆情,才能够澄清事实真相,进行必要的舆论引导。

  【单光鼐】我们可以慢一点,我们要弄清楚事实,但是我们不可能不讲话,那是不合适的。关于“华南虎”这个事情,《人民日报》发表了几篇“人民时评”,很能够起作用。《人民日报》也快,老百姓也是很关注的,也反馈回来给网络,网络也挂上了。表现党报党刊的公信力也好,威望也好,权威也好,已经体现出来了。

  【主持人祝华新】也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体现了当年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里提出的,就是希望党报,党的新闻工作者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目前关于网络舆论的研究,我们今天很荣幸请来了三位专家学者,但是,我们还是注意到,目前互联网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网络舆论日益活跃的情况下,我们关于网络舆论本身的研究目前还是比较薄弱。我注意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蓝皮书》也第一次收录互联网舆情报告,目前关于网络舆论研究,三位学者觉得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或者如何才能把网络舆论研究更好的开展起来,提供给政府参考,也是对于网民媒介教育的一种素材?

  【单光鼐】社科院蓝皮书发表,第一次把网络舆情收入报道里面去,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很明智的做法。因为现在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如果再不积极跟上去的话,这个实际上我们远远落后现实,我们刚才讲了2007年发生了这么多公共事件,网民这么积极讨论,参与进来,充分表现了民情民意,我们应该很认真的分析,我们哪些做的合适,哪些做得不合适,我们应该有所总结、分析和评价。我想,这次舆情报告发表出来以后,各方面反映都挺好的,引起更多的人对网络舆情的关注。我想这是很有必要,很有现实意义的。

  【主持人祝华新】时间快到了,最后请三位学者嘉宾对中国网民,对政府官员、政府领导干部各讲一句话,代表一下我们学术界对网民和政府如何更好的应对网络时代的舆论挑战、网络时代的新情况、新变化,提出建议。

  【陈昌凤】让我们提高媒介素养,正确认识个体、媒介、社会等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做自主的网民,自主的受众。过去我们要求一个负责的媒体,现在我们同时要求我们做负责的网民。

  【单光鼐】对于网民来讲,对于老百姓来讲,我们应该秉持理性、心平气和,有话好好说。对于政府来讲,我们应该是关注网络,关注民情民意。

  【孟威】我想,对于广大的网民来说,我们应该文明上网,能够成为弘扬社会正义和道德良知的责任人。

  【主持人祝华新】谢谢三位学者。今天的传媒沙龙――新时期网络舆论的引导就到这里。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