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改变了中国,还是复制了中国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于昨天公布。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手机网民数达到1.137亿,网络娱乐 性使用率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报告也显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显示出中国互联网的规模价值正在日益放大。

   统计报告印证的是普遍的生活感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手机和电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网络生活,人们在网络上聊天、娱乐、学习、交友、求职、购物,网络一 步一步将生活重构,打造出一个真实又魔幻的网络世界。而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意味着什么,它在多大程度上复制了现实,又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现实,是互联网交 给社会的思考题。

  互联网初兴之时,数字化生存的理念袭卷,许多人惊叹网络改变中国。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种乐观的论调 轻淡了许多。部分原因在于,现实告诉人们,工具的发展虽然会有革命性突破,但人类对工具的利用往往更兼意志的争夺。无论是网络改变中国的速度,还是网络改 变中国的形式,都让人感到难以得出轻率的结论。

  事实上,新技术形态的互联网,一直在复制现实的生活,换言之,网络成了现 实的一部分。互联网没有奇异的惊喜,也没有更深的堕落,现实没有因为网络焕然一新,网络也不会因为现实停止运转。事实上,我们正像管理其它事物一样管理网 络,我们也正像体验现实生活一样体验着网络生活。这是中国的网络现实主义,它是更为贴切的技术哲学。

  然而,网络终究也在 改变中国。只不过,这改变尚不及它所复制的现实一般强大。我们看到了踊跃的网络表达,它改变了沉默的大多数,但我们也看到了粗鄙的骂娘爱国主义,它复制了 公民教育缺乏的现实;我们看到了积极的网络引导政策,意欲阻止话语的放任自流,它改变了对新技术最初的束手无策,但技术并没有带来民意渠道阻滞的明显改 善;我们还看到国家最高领导人走向网络、亲近网络,表达对网民的善意和支持,它改变了网络的江湖之远、网民的草根之痛,但我们也看到了"红钻帝国案"等案 件中一些地方官员对草根表达的干预,它复制的是地方公权箝制的旧习。这复制与改变,正是网络衍生的新旧之争。

  因此,互联 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所掀动的终究不止技术革命这样简单。技术重组生活方式,也许是互联网出现后最为粗浅的效应,这也是西方于资讯革命的普遍反应。但对后 发的中国而言,互联网伴生的还是公共领域的爆发式成长,且迄今不曾停歇。于普通民众而言,不仅互联网是新鲜陌生的,公共领域的拓展和适应,同样是陌生而新 鲜的。这注定在互联网持续的技术震惊之外,我们仍要捡拾起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去学习如何完成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意识,如何达成公共沟通,如何用网络增进社 会公益。

  以居于世界首位的网民总量,以及持续增长的动力,互联网与中国的命题不会简单。无论网络复制中国,还是中国改变 网络,互联网所带来的能量释放与中国变迁,都将是一个隐密难歇的互构过程。权力与资本、个体与社会、技术与价值,各种力量汇聚衍生,谁在塑造网络的面貌, 网络又如何塑造了现实,于此,我们只有真诚的愿望和祝福。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