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假的方式陈述真实的爱憎

作者:曾颖   来源:南方周末
 
近日网民争相转发一个消息,称举报临沂“八星级办公大楼”的张某已被当地警察抓获并遭连夜突审,晚些时候死亡。临沂方面对此已有回应和澄清,确认举报的大楼照片属于市政府大楼,但对大楼造价、是否抓人等矢口否认。

从最初看到这篇帖子起,我就觉得它不是一篇“新闻”,因其行文风格显得过于激动,用力过猛;许多细节,在未有更多权威信息佐证之前,很难让人信服。

但所有不靠谱的信息,所指向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临沂市政府办公大楼。惟有市政府办公大楼的描述是准确的:“大楼占地面积103000平方米”;“拥有电梯18部,会议室48个”。
至此,我们似乎已感觉出了发帖者的真实动机——他要让公众关注的,其实并非那个被指莫须有的“命案”,而是要让公众关注那幢办公大楼。只是,他使用的是杂文而非新闻的笔法。

其实,这种用耸人听闻的方式吆喝,以吸引人们的眼球,然后让大家关注自己所要说的事情的技法,在网络上并不鲜见。此前的“湖南老汉彭北京决斗法官”、“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35名民警实名举报县委书记”等,都使用近乎杂文的方式,演绎着现实中的故事。其夸张、影射、隐喻等手法,都是不合新闻规则的,与新闻属两个系统和两个标准。如果将二者硬拉到一起来衡量,则会发现有太多的东西“不合”甚至“抵牾”,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失实”和“诽谤”之说。

这种做法本身是不妥的。但依当下某些地方的实际舆论环境而言,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的变通。这是一种不可多为的“非常手段”。比如“35名民警实名举报县委书记”事件,虽然举报的手法是子虚乌有的,但举报的事实本身,却又很难说“查无实据”。这就进入到一个吊诡的局面当中,用假的方式诉说真实,而真实里面又有些虚假的成分。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让人莫之能辨。

当然,我们无法在这个偶尔还会出现“跨省追捕发帖人”、“进京抓记者”新闻的时代里,要求举报人都赤膊上阵进行自杀性举报。也不可能要求那些掌握不完全信息的报料人,能做出比侦查机关或法律部门更字正腔圆无懈可击的结论。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行为,将公众视线引向他们希望关注的地方,如以手指月一样,而真正的求证和核实,应该另有人去完成。

试想,如果在那个辖区内还有半数县仍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地级市,没有那幢超标N倍的办公大楼存在,那些过于激动和用力过猛的言语,是否就只是一句无稽的笑谈?

但遗憾的是,那幢楼就在那里!因而,先别急着去揪出发帖人,并追究他的所谓动机。他的动机,也许就是觉得用纳税人的钱,以“惠民工程”的名义超规格建办公楼不妥。这样的人网上其实有很多,如若不信,可上网搜索“豪华办公楼”这几个字……

说不定从各种表述中,能读出民意的真实爱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