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解析:“TWITTER革命”不该是“e时代”的榜样-潘治

来源:想象吉软糖

吉软糖注释:看来河蟹们也意识到了Twitter所可能带来的巨大威胁,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篇脑残文。括弧里面红色的文字是我的笔记。

“TWITTER革命”不该是“e时代”的榜样 (看来河蟹们在e时代有些水土不服)

2009年06月26日 11:22: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科技观察新华社记者 潘治

伊朗大选后发生的政治动荡成为时下举世关注的一个焦点。一些西方媒体和政治势力借助以“TWITTER(微博客)”为代表的一些新型网络,广泛传播许多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甚至大肆渲染,以至于伊朗这次政治危机被称为所谓的“TWITTER革命”。(没有例子(证据)。

然而,随着一些内幕被逐渐揭露,真相也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不少在无形网络里膨胀、发酵的相关信息,被证实其背后其实有只有形之手在推波助澜。给人类带来诸多福祉的信息技术,此次却成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还是没有例子!还有逻辑错误。伊朗人通过Twitter以及其他互联网服务在干涉伊朗内政,何来别国内政?就中国人来说,我们就只干涉中国内政,别的国家还没兴趣,没精力。

众所周知,互不干涉内政是国际社会一个重要原则,它对维持正常的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真实世界中普遍适用的上述原则,在虚拟世界里同样应该得到尊重和遵守;虚拟世界里的信息传递尽管难有界限,但是信息的使用应该同在真实世界里一样具有底线。(重申一遍:我们只干涉本国(也就是贵国)内政。

但是,正如西班牙《起义报》的报道所指出,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微博客等去干涉伊朗内政,已经成为事实。“……谁也不知道这些(微博客上的)信息是德黑兰抗议活动的目击者还是美国中情局特工发布的,其目的就是制造更大的混乱,让伊朗人内讧。……‘新颠覆手段’制造不稳定的过程已经奏效。”(还是没有证据。既然没有证据是谁发布的,怎么能断定其目的呢?不拿出什么实际证据,引个什么外国的脑残报的说法来说事情,别忘了用Google很容易可以搜出“西班牙 起义报”是什么货色。

而多方消息证实,美国国务院已经承认,他们要求微博客网站取消了原定的系统维护升级,以保证“德黑兰街头民众能够继续使用该系统进行联系”。(首先Twitter博客网站并没有取消系统维护,其次美国国务院说得很明确,是让伊朗本国人民自己相互联系,何来干涉伊朗内政?

此次伊朗大选危机出现至今,网络上突然大量出现了号称来自德黑兰街头的伊朗民众通过各种方式发布的信息。对于媒体而言,使用这些信息首先应当尽可能地予以核实以确保报道的真实性,这实际上是对媒体报道最基本的要求;而即便在信息无法核实的情况下,力求尽可能平衡地选择各方描述,以体现报道的客观性,这也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面对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声音,一些西方媒体却只是有倾向性地摘录信息,千篇一律地向世界描绘出一幅混乱的画面。(还是没有证据。正是没有审查的消息,才能尽量体现出真实;在贵国,一审查,消息都变了样,而且记者都要求替贵党说话,而不是替老百姓说话。对国外媒体又是没有证据的指责,你潘治以为百姓都是脑残么?

美国中央情报局一名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负责伊朗情报的分析员里德尔坦率地向媒体表示,针对微博客上的信息,“除非你知道是谁发送的,否则这些信息就是谣言”。而另外一名美国专栏作家约翰・德沃夏克也直言不讳地评价说,“微博客很容易受到操纵,目前已经有操纵微博客发布虚假新闻的事例出现。”(“除非你知道是谁发送的,否则这些信息就是谣言”,这句话本身就是经不起推敲的。谣言的定义是:谣言是一种据称是真实但缺少证据的信息。按照这个定义,潘治写的这篇文章就充满了谣言,因为到处是没有证据的判断。

同真实世界一样,网络世界也纷繁复杂,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让人难以辨别。或许那些创造出这样一个网络世界的技术专家要更加了解问题的实质——技术评论员罗布・恩德勒在其撰写的一篇题为“伊朗,技术和真相:你是否介意你的信息是假的?”的文章中开篇如是说:“当真相有悖于你坚定所信时,你是否能够应对?”(是否真假,晒出来就知道,Twitter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正是谣言不容易生存的原因。相反的,贵国的CCAV倒是老发布谣言,那是因为贵国内有绿霸,外有GFW,这正式谣言的温床,最近CCAV的谣言是自编自导的“谷歌搜性,高也不宁”。

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不断推陈出新的年代,确实有许多新型网络应用服务可谓是革命性的发明创新。微博客或许确实可以带来一场改变人们信息交流方式的革命,但类似伊朗大选危机中所出现的所谓“TWITTER革命”,却绝对不该是“e时代”的榜样。(微博客是终结GFW的终极武器,它当然不是贵国GFW的榜样。这正是让河蟹们头疼的原因。

 

1 条评论:

a 说...

找不到你们的邮件,只好在这里留言。

请更新一下这篇文章。新版本在这里;
http://jiblog.jiruan.net/?p=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