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网民:「莫拉克网路灾情中心」幕后 ――八八水灾的网路动员:我所知道的「莫拉克网路灾情中心」幕后故事

来源:阿波罗新闻网

【 阿波罗新闻网2009-08-17讯】 

  八八水灾的网路动员:我所知道的「莫拉克网路灾情中心」幕后故事

(前言:台湾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正在我们的眼前发生。过去一周,我们看到了许多自发性的网路讯息动员,共同传递着网友们的焦虑、关注与希望。

台湾的上一个巨型天灾:九二一地震发生时,网路还在初期普及的阶段,而八八水灾的此刻,已经是所谓的Web2.0时代;作为台湾数位文化协会的一名成员,我亲眼见证了这场天灾中网路与实体的一小部份志工们所采取的行动、运作的方式与逻辑,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

尽管已经有几位网友们写了很好的文章,但我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试着去整理与述说这几天所理解到的一些幕后故事。

要特别强调的,在文章中,将不会特别提到任何一位工作人员的名字,我相信他们也可以谅解:在灾后救援与重建工作依然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我不希望让网友们解读为是要邀功;而是,要让更多网友、甚至媒体、政府,能够理解这整件事的运作逻辑,大家才知道要如何去应用、并让它发挥更大的效用、帮助更多受灾的人。)

2009年8月8日,父亲节。

这原本是一年一度儿女向父亲表达敬意与谢意的日子,许多家庭预定聚餐;不同的是,今年多了个中度台风警报来凑热闹。从一年多以前开始就在台南县驻点、长期执行「胖卡(数位落差行动计画车)」任务的数位文化协会的热血青年们,在台南县政府所在地~新营,正为了躲台风,到大卖场采买一些干粮、物资。

承平时期,数位文化协会是一个分散型的合作组织,除了核心的几位全职人员、以及南下驻点的派遣团队,其他成员散布在各行各业,不定期为了一些活动、才做任务编组;在执行公部门委托的消弭数位落差计画之外,也举办各类和网路与数位文化相关的研讨会,有严肃正式的「台湾政治2.0研讨会」、也有轻松热闹的「Punch Party」,以及一年一度的网志青年运动会(BoF)等。

而,大力支持胖卡计画、自己也受到这群宅男耳濡目染、成为台湾少数几位亲自应用「噗浪(Plurk)」发噗的地方政府首长:台南县长苏焕智,除了在前一天晚上八点透过噗浪发布停止上班上课的公告之外、也持续地发布着防灾注意事项、以及父亲节祝贺简讯。

但是从这天深夜开始发出的推特与噗浪讯息,陆续开始出现了紧急的灾情通报;状况急转直下。

最早做出反应的,并不仅是数位文化协会:当晚,就有个别网友以极高的效率建构出「莫拉克台风灾情支援网」以及「莫拉克灾情资料表」;另一个台湾部落格协会的比利潘医师,也迅速运用Google Map发起了「莫拉克台风灾情地图」等等,众多热情的网友分别接收从灾区的亲朋好友发出的简讯、或者转贴电视新闻的现场报导,大量的讯息开始在噗浪、推特、MSN、以及台湾最大的网路社群PTT上面,自发性地迅速传递。

几乎是同时,在仅有少量微风阵雨的台北办公室,协会负责人从东森新闻台上看到了南部严重灾情的现场连线报导,震惊之余,赶紧用电话联络在台南县驻点的同仁,从手机的另一端,了解到了一个实际状况:各种讯息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但更需要一一予以查证以便做出即时的回报与反应。

换句话说,在这个紧急的时刻,不仅要有讯息的入口(各种管道的讯息来源、汇集讯息露出的平台)、更需要有讯息的出口(尽速告知正确的单位,进行查证、救援与处理)。

就在这时,长期在台南县驻点的胖卡团队,迅速获得县府方面的信任与同意,在社会处处长邀请下,直接拿着笔电、3G网卡,进驻到台南县灾害应变中心;因为这个地方正是台南县所有119求救电话的接收处与救灾指挥处、除了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真实灾情之外,透过在现场上网关注资讯的同仁,也可以将上述几个来源网站的讯息、当面回报给灾害应变中心的人员;迅速建立了讯息入口与出口同步的标准作业流程。

台北办公室也立刻在深夜紧急召集分布在全台各地的协会理监事、顾问团、工作人员,彻夜建构「莫拉克灾情网路中心」入口网站。这个入口透过推特帐号( @taiwanfloods )、以及当晚写出来的程式机器人、搜集噗浪上和风灾有关的关键字(floods),再加上人工搜集、过滤、编辑制作的网页,汇整到同一个网站上;除了提供给在台南前线的同仁讯息,也同时公开给网友们参照。

由于网路上的瞬间讯息太多,加上不断地锐推、转寄,光靠台南现场的两个人力势必无法一一搜集与过滤,所以协会的成员又运用Skype的群组功能,迅速开出了「应变中心」与「内容组」(后来又加开「志工通讯版」),让分布在台北办公室、台南县灾害应变中心、以及在家支援的伙伴,分工合作、分别监控不同的网站讯息来源,即时将各种讯息透过Skype传达。

2009年8月9日,星期日;莫拉克网路灾情中心发布的讯息,开始透过噗友、推友的转噗(replurk)与锐推(retweet),渐渐扩散出去、发挥影响力。

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台风后的第一个上班日。

由于电视新闻报导了比利潘以及Xdite两位所做的「莫拉克台风灾情地图」以及「莫拉克台风灾情支援网」,再加上上班日中北部的网路使用者暴增,尽管报导没有正面提到数位文化协会的「莫拉克灾情网路中心」,但透过关键字搜寻而来的大量访客,瞬间冲爆了网站;经过一下午的搬迁、努力,最后中华电信热心提供几近无上限的主机与频宽,让这个灾情网可以继续运作下去。

台南县的前线小组在这过程中做了一非常棒的事情,就是把讯息开始分为「应变中心」与「物资中心」两个部份;一方面持续传递灾情给救援单位,另一方面,则是统计与更新灾区所需的物资。因为在北部或其他地区的民众想要捐赠物资,最头痛的就是搞不清楚到底哪个灾区需要什么、要多少数量才够,一开始只能盲目捐赠;直到透过现场回报与确认,有「物资中心」的统计数字出来,才能开始试图掌握捐赠物品的项目与数量;同时,也包括志工的需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志工去哪里、做什么事,也都透过「物资中心」来发布讯息。

就这样,「莫拉克灾情网路中心」逐步被证实是一个对灾情与物资分配资讯的掌握极其有效之网站,尤其在资讯爆炸的焦虑状态中,透过派遣的人员在第一现场确认、更新、筛选、回报,实际上展现的效果,在防灾应变中心受到了肯定。后来连一些电视台的跑马灯,都开始参照了这个网站;使得讯息发挥了更大的价值。

2009 年8月11日:同样的模式、透过协会中原本就建立了的合作与联系管道,被推荐到同样是重灾区的屏东县,进驻到屏东县灾害应变中心;协会紧急调度志工南下支援、将原本在台南县建立标准流程的人员带过去,另一方面也开始在网站上公开征求「资讯志工」,以便能够作到不间断的轮班。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经过了数日的努力与实证,在行政院的两位政务委员帮助下,数位文化协会在台北的核心成员,赶赴行政院简报、并且终于在当天,进驻到中央灾害应变中心。

这可以说是对连续几天不眠不休、不断拓展战线、寻求横向连结的所有工作人员最好的肯定,因为从来没有民间网路组织进驻到防灾中心的前例;这也显示政府终于清楚认知到,让网路上的民众能够即时获得来自中央防灾中心的正确讯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有人质疑,为什么当初只进驻台南和屏东,却不即时进驻同样是灾区的台东、高雄或嘉义?据我所知道的,灾害应变中心毕竟不是说进去就能进去的,只是正好数位文化协会在台南和屏东有联系的窗口,所以只能从这里开始试着去做、做出成绩来给人看。截至我写这篇文章的此刻,高雄县也开始进驻;而屏东县物资中心已协助完成统计与发布,准备彻点了。

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尽管没有正式量化的统计,但这几天以来集合大家的努力所做的事,至少在台南县与屏东县,都加速了救援与运补的工作进行,使得整体救灾进度至少缩短了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

以我个人的观点,真正值得敬佩的、是那些在第一线担任救灾任务的军、警、消、义工等;再来是亲临现场担任清洁、搬运、配送的志工;还有自动发起各项捐献的网友、乡民、民众们。今天在电视上看到有上百位网友自愿搬运沉重的救援物资、徒步进入灾区,更是令我佩服到无以复加。

当然,「莫拉克台风灾情支援网」、「莫拉克灾情资料表」、「莫拉克台风灾情地图」,还有PTT的Emergency版,以及噗浪与推特上、由无数热心网友所提供的讯息,都是极其珍贵的资讯来源;如果没有这几个网站,数位文化协会的工作人员也就少了许多讯息的入口。而,「莫拉克灾情网路中心」所扮演的,则是经过筛选、精粹之后的讯息出口角色。

此刻,灾难还没有过去,仍然有许多等待救援的同胞,他们的声音需要被听见;同时,各地捐赠的大量物资与捐款的数字以及流向,都需要我们持续地关注、监督。「莫拉克灾情网路中心」这件事情开始被做出来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它到底会不会成功、或者发挥多大的效益;但,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

我也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但透过这次建立起来的模式,如果能够被坚持下去,在将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时,或许也就能够尽量避免这次的悲剧再度发生。

http://typhoon.adct.org.tw/about/
莫拉克灾情网路中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