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博客――网络舆论引导的新视点

作者:伊迭  来源:http://i.yidie.org/micro-blog-a-new-network-point-of-view-of-public-opinion-to-guide.html

正如文中某行字所言,本文长篇大论且真假难辨,请带着脑袋阅读,阅读请谨慎,请不要被任何人恶意误导,包括我。

另据众多网友反馈,人民网此篇报道严重失实。互联网上并不存在诸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blogger.com等网站。嗯嗯,很可能”埃文・威廉姆斯“这个人也是杜撰出来了的,当然这是我瞎猜的。

微型博客–网络舆论引导的新视点
2009年09月01日00:00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9年6月13日伊朗现任总统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赢得选举,但这一结果随即受到反对派及其支持者们质疑,进而演变为大规模的骚乱。在 伊朗大选引发的骚乱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个社交网站Twitter(微型博客)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新型社交网站的微型博客, 其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社交工具,而具有政治传播和政治动员的功能。

  微型博客的发展及其特点

  微型博客Twitter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朋友或”跟随者”,它也同样允许用户指定 想跟随的Twitter用户,这样就可以读取跟随的人发布的信息。所有消息都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之内,可以作为一条短消息发送。

  微型博客的起源与发展

  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com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Twitter服务。这项服务开始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9年3月突然走红,美国大选期间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在Twitter上建立了个人主页,4月的摩尔多瓦骚乱也有Twitter的影子,而伊朗大选更是给Twitter大展身手的机会。目前它已经成为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以来最热门的网站。

  微型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

  1.传播速度便捷

  微型博客与长篇博文不同,消息长度限制在140个字符内,动态性强,传播速度快。用户可以使用短信在手机和网络间传递消息,传递对象既可以为朋 友,也可以是不相识的”跟随者”。Twitter发明者之一的杰克?多尔西说:”Twitter的氛围感更强,你基本上是在一堵墙上涂写,如果谁想看,就 可以看到。”

  2.传播信息海量但真伪难辨

  微型博客信息发布的数量惊人,每个用户都可以随时发布和分享消息信息。但作为一个通讯平台,Twitter不需对数十亿条短讯的内容准确度负责,因此用户之间经常传递并不准确的信息,甚至是假消息。Twitter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但同时也牺牲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操作方式简便且免费

  Twitter支持用户从任何注册过的设备中发送消息:如Web页、手机或者移动设备,而用户所有的跟随者将会在他们的个人Twitter页面 或移动设备中看到你发送的消息,而且使用是完全免费的。多元化的操作方式,使得Twitter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消息,同时也给 试图监管的政府部门带来了新的难题,因为Twitter用户不受网络屏蔽的影响。

  微型博客与其它网络传播方式的比较

  目前网络传播方式可分为传统方式和新兴的社交网络方式,传统方式是以Web1.0技术为支持的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新兴的社交媒体则是基于 Web2.0技术的博客、播客、网络视听等后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形态,支持受众逆向上传和互动反馈,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传统传播流程。

  1.Twitter与传统网络传播方式的比较

  传统网络交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通过Web1.0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请求,取出数据,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消息的发布掌握在专 业编辑手中,舆论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用户只是读者。而以Twitter为代表的Web2.0技术在社会性网络服务中的应用,它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 不仅仅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受众),更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 个体成为信息制造、集散和发酵的中心

  2.Twitter与其它新兴社交网络的比较

  微型博客Twitter 与Facebook等其他社交网站的区别在于网络的定位。Twitter是一种微型博客,通过每次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者跟随别人的信息,将朋友分组、即时信 息、MySpace风格的状态信息联合起来,所有的数据都是开放的;而Facebook是一个有自己空间的网站,可以管理好友关系,通过照片、日志等第三 方应用来帮助和好友之间的交流,数据是建立在隐私设置之上。但Facebook为了应对Twitter的挑战,已经对页面进行了改版,力求实现社区网站以 外的实时信息发布系统,今后Twitter与其它新兴社交网络的差别将会日益缩小。

  微型博客在伊朗大选中的政治效能

  本次伊朗大选引发的骚乱,以微型博客Twitter为首的一批社交网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反对派通过微型博客对示威进行实时报道,这些报道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伊朗局势的主要消息来源。

  起到议程设置的功能和作用

  在传播学史上,”议程设置”观点认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 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在传统媒体时代,作为传播者的新闻媒体任务是将各种各样事实信息采集、加工和制作成适合接受者需要的新闻及各类信息产 品,然后通过一定媒体和渠道传递给接受者,传播者实际上起着议题选择和设置的作用。虽然微型博客Twitter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具备专业的媒介组织,但这 并不影响其”议程设置”的作用,因为传统的受众开始扮演新闻发布者的角色。在伊朗大选骚乱中,一些并不具备新闻专业素养的Twitter用户,开始主动地 在伊朗各地的抗议集会现场借助新媒体工具采集图片、视频和消息,然后将这些内容上传到Twitter上。通过其他用户的发布、读取、跟随,再发布,将信息 的传播网络在短时间内无限扩大,使得议题迅速集中升级成为焦点,客观上起到了提高对事件的报道频率与强度的作用。而Twitter信息发布者与跟随者的互 动,使得当事人的影响更直接地传递给受众,有利于提高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伊朗民众发布的图片、文字和手机视频成为外国媒体了解集会现场情况,获取信息的一 个主要渠道。

加剧”沉默的螺旋“与传播的偏向

  ”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和大多数人一致,他 们就会勇敢地说出来。结果导致,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而多数派的影响则被大大高估。微型博客在本次伊朗大选传播信息中也存在”沉默的螺旋”。首 先,Twitter运行的模式本身就是一个消息发布、跟随的过程,这导致支持伊朗反对派或者对伊朗大选骚乱感兴趣的用户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进来。而事实 上,Twitter统计表明来自伊朗的用户仅为8600人,大部分的Twitter用户是美国人,纽约Twitter用户数量最多,且5%的用户贡献了 75%的内容。其次,美国政府和西方一些媒体刻意引导民意朝向反对内贾德的方向,客观上对信息起到了积累和共鸣,美国各大媒体利用不同形式和不同节目对伊 朗大选反复报道,Twitter用户感受的意见气候与媒体报道气候同时存在,进一步强化了多数人意见的传播。因此,当负责审核总统候选人资格的伊朗宪监会 宣布,在对10%随机抽取的选票重新统计后,并未发现明显违规行为,并承认内贾德在大选中获胜时,由于网络舆论误导,已经使很多人坚信:伊朗发生了大规模 选举舞弊事件。而实际上,虽然内贾德拥有很好的民众基础,但在Twitter传播的效果上来说,伊朗反对派使传播发生了偏向,获得了更广阔的国际舆论空 间。

  导致政府”把关人”作用的受限

  微型博客之所以能够在伊朗大选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不得不提到其反封锁的能力,使伊朗政府在信息控制上的”把关人”作用完全失效了。”把关人”理论的提出者卢因认为信息传媒中有大量信息”把关人”存在,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最后进入传播渠道。新型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其传播方式和特点决定了在网络传播中没有统一管理及控制信息系统的”把关人”,也使得切断信息的流向更加困难。伊朗大选前,政府通讯及信息科技部门做出屏蔽Facebook和Twitter网站的决定,大选结果公布后,伊朗政府还一度中断了手机通讯并屏蔽了众多境外网站。反对派支持者则利用匿名代理服务器绕过封锁,使用互联网,包括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向外界实时报道大规模抗议和抵抗。而政府的应对办法是对互联网实行管制,具体包括内容过滤、追踪IP地址、屏蔽代理服务器等。但伊朗政府不久就发现,没有办法阻止民众通过Twitter获取与发布消息。Twitter能够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进行信息发布,也可以通过连接网络的电脑和手机接收信息,此外还有大量第三方网站和客户端软件提供信息的阅读和发布。Twitter去中心化的模式使屏蔽网站变得毫无意义。

  新型社交网络发展与我国的网络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工作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 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当前中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舆论引导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截 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3.38亿,另有1.55亿手机上网网民,庞大的网民数量和网络新媒体快捷、广泛、深入、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对管理 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1.民意表达渠道建设滞后加重网络舆论负荷目前,我国的网络承载着过多的民意表达、情绪宣泄功能。国内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信息传播十分迅速,能够迅速形成强势舆论。有些地方性、局部性的事件迅速被放大,成为全国关注的话题,比如“罗彩霞案”、”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等网络舆论事件。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网络作为舆论负载工具的巨大作用,更说明民众对于腐败、贫富差距、民生问题等极其敏感。因此舆论引导迫切需要疏通民意表达渠道,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将群众情绪引入健康、理性的轨道

  2.社交网络发展加大舆论引导困难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Facebook,YouTube,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新媒体的崛起,进一步加大了舆论引导的困难。手机、网络等技术平台,具有自主性、隐蔽性、互动性、开放性和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网上出现,便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关注。通过网络媒体提供的平台自由表达意见,传统的”把关机制”受到的冲击增大,成为互联网舆论监管的难点,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和传播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也给有关部门的查证、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3.境外媒体对事实的歪曲报道妨碍网络舆论引导随着伊朗大选内幕被逐渐揭露,人们发现一些西方媒体和政治势力在微型博客等社交媒体背后推波助澜,美国打着信息自由的大旗,公然干涉别国内政。正如西班牙《起义报》的报道所指出,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微型博客等去干涉伊朗内政,已经成为事实。而中国在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上都遭遇西方媒体的严重歪曲报道。

  综上分析,中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十分艰巨。网络的放大效应和信息发布的隐匿性特征使得网络舆论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极有可能造成社会心理恐慌和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严重伤害,而西方的干涉和媒体歪曲报道使舆论引导难度加大。

  中国网络舆论引导措施建议

  新形势下中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虽然面临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加强网络舆论传播的法律建设和道德规范建设,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进行监管和引导,中国网络舆论引导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效。

  1.加强常规网络舆论引导

  对于日常网络舆论的引导,应当从三个层面加以规范。

  首先,从立法层面,应当加强对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对于网民,网络舆论监管应当具体界定公民的隐私范围、国家利益的范围,对滥用自由表达,随意威胁、中伤、诽谤、侮辱他人的行为及触犯国家利益的行为,应当进行严厉查处;对于网站,应明确网站的监管义务和相关法律责任,督促网站加强对侵权行为、侵犯国家利益行为的治理。其次,从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方面,应强化行业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德”教育,倡导网民自律。组建政府与群众力量相结合的网络监管队伍,重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增强对网络舆论的”把关”。

  再次,从技术控制方面,一方面要加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提高”议程设置”的作用,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公开,从源头上堵住网络流言和虚假信息的泛滥;另一方面应加快网络”意见领袖”群体的培养,借助专业网络评论员的力量,帮助网民对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

  2.提高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面对突发事件,从2003年的SARS、2008年的雨雪低温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到前不久乌鲁木齐发生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国网络舆 论的应对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对于乌鲁木齐”7・5″事件,中国政府对内和对外舆论宣传和管控及时、有力,迅速掌握了话语主导权,不仅有助于世界了解暴乱 分子造成的破坏,而且还赢得了更多理解和支持。但从新媒体运用角度来看,我国利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西方普遍采用的传播 方式的力度亟待加强。

  总的来说,面对突发事件,网络引导应采取信息主动披露与通讯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掌握舆论话语主导权;可以适当考虑介入Twitter等新型社交 网络,主动发布消息,积极主动贡献引导性言论,培养代表政府声音的”舆论领袖”,占领网络舆论高地。除了加强常规网络舆论引导和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中 国网络舆论控制的根本在于增强政府公信力,逐步解决民众关注的贪腐、民生、贫富差距等一系列敏感问题,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摘自人民网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