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鲁克:孤独的韩寒

来源:豆瓣

如果成功来得很早,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名利的滋味,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怀疑的目光将跟随他的一生。如果他天才早熟,人又长得漂亮,加上个性鲜明,言辞锋利,人们也许被他特立独行的风范所倾倒,很多人必定围在他身边,给他唱赞歌,怂恿他做一些常人不敢做或者不愿意去做的事;另一些人——天性卑劣 的竞争对手,或者是被冒犯到的人——则一定期待他闭上嘴巴。那他最后的结局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成功像一锅沸腾的泡沫,少数幸运儿不仅足够聪明,还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朴素的直觉,所以能够从其中跳出来,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醒的标志是既不被人利用,也不让自己置身于过分危险的境地。在这个意义上,韩寒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

一个专业的运动员,又是个天才早熟的畅销书作家,完全靠自己的头脑,一年有几百万的收入,这样的人在中国还没有出现过,在全世界其实也不算多。如果怀有善 意的人们对韩寒抱有很高的期望,的确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2010年之前,韩寒一直是足够顺利的,现在却出了点小麻烦,他的出版计划还在拖延当中。

为了出版一本叫《独唱团》的杂志,韩寒在上海租了房,请了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做了广告。他准备给自己的作者开中国最高的稿费。他的博客是世界上浏览量最大的博客。考虑到他的博客没有通常喜闻乐见的内容:内幕和绯闻(尽管他和电影演员徐静蕾的故事也满足过观众的想象),只是坚持在博客上对时事进行一些一针见血的短小评论,这个成就大得让人吃惊。他毫无疑问地成了意见领袖。比他年轻的孩子粉他,同龄人里有不少拥趸,年长者里欣赏他的大有人在。

如果他愿意,他的博客将成为极佳的商业平台,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为自己和朋友的新书做广告,已经是博客里最商业化的内容了。这种广告效果惊人,我估计知道他要办杂志的中国人即便没有上亿,也有好几千万。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人们就等着这本杂志面世。后来,一些撰稿人的身份陆续公开了,其中有艾未未等等著名人士,把人们的胃口提得更高。有些拥趸巴望杂志可以早一点上市,这样就可以掏钱去支持他的事业,帮助他完成从运动员到出版人的转型。

预告出版的日期到了,杂志没有出来。有人说是刊号的问题,有人说是内容的问题,更多的人认为,韩寒在刊号和内容上,都遇到了问题。

中国出版业有严格的准入和追惩制度,顺理成章地让发行人必须对内容进行审查。审查没有一定的标准,其中的尺度,必须由负责其事的人临时拿捏。一个自由的市场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这种审查会让市场前景变得非常不确定,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话说,其中的交易成本太高,以至于盈利状况无法预测。一个明智的投资人会回避这种不确定性,对出版业而言,就是回避那些必然受到审查的话题和风格。

和韩寒同龄的作家郭敬明有剽窃的恶名,但在生意上却显得很精明。他出版的杂志尽管因为风格幼稚做作,很少被人谈及,但这本面向青少年的读物大概是中国利润 最高的出版物之一。韩寒的选择和郭敬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主编,他想象中的杂志和他的博客即使不是在话题和风格上高度契合,也必须有相同的气质。这使 得事情变得敏感,也使得他的转型成了一个关注度极高的公共事件。

人们用复杂的心情看着这个向来顺利的年轻人。他在博客上宣布延迟《独唱团》出版日期,并且乐观地说,事情一定会解决,情况将好转,杂志会出版,只是面世的时间稍微延后一些。然后,是第二次延迟,第三次,乃至更多……毫无疑问,他撞上了一堵看不见的墙。

剩下的问题是,他会被撞得头破血流,还是以一贯潇洒的姿态,顺利翻过这道墙呢?

眼下没人知道。他抱怨他的前期投入变成了财务负担,他开赛车挣来的血汗钱都投在杂志里面,他独立支撑这本上市无望的杂志,已经很累……这个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这个明亮的年轻人,一直是孤独的。

作者:柏鲁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