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得对待网络实名制

作者:时雨   来源:http://shiyuhang.org/blog/826.html

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The New Yorker

关于网络实名制的问题,吵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李希光教授2001年在电台谈话以来,internet-dog 总是争论不断,尽管网民们一边倒的反对网络实名制,但每年总会有几位“有关专家”跳出来为网络实名制摇旗呐喊,加油助威。这几天刚好写了一篇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论文,这里就提取其中部分内容来分析一下网络实名制,看看网络实名制为何不可行

鼓吹网络实名制的主要理由,主要是:“你不能因为是网上,可以发表匿名的东西,就随便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同样要承担名誉损害权责任。”还有这样 的论调:“如果没有侵犯法律,没有侵犯公众利益,没有人找你,但是你做了坏事那么要为此付出代价。”总结一下,网络实名制是为了方便追究责任。

当然,我承认,那些在网络上做了坏事的人应该被追究责任,他们应该负责,但是否应该通过网络实名制这种方法来追究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没有证据显示,网络实名制是追究网络上坏人最好的手段。

网络实名制或许真的可以让追究责任变得简单,但另一方面,网络实名制会扼杀一些互联网弥足珍贵的特性。互联网诞生之初,网络是匿名的天堂,尽管如此,并不能以此作为拒绝网络实名制的理由,网络天性匿名,不能证明匿名就是合理的,反对网络实名制需要些更多的理由。

我承认,网络实名制对于追究那些不法言论有着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是否真的要去设定一种机制,让只有通过实名验证的人才有资格在网络上发言,互联网 之所有优越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联通了世界,难道我们因为外国人无法通过我们的实名验证,就剥夺他们在中国网站上的发言权?那海外华人怎么办?假如我们真 的彻底实了名,互联网的意义又还剩多少?总不至于彻底与外界隔绝吧。网络上,用脚投票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网络实名制方便追究责任?或许,但实名以后的互联网依旧会有侵权,依旧会有诽谤,就像现实社会一样,我们并没有因为要方便追究责任,而让每个人在上 街时都把自己的名字挂在胸前,更没有让我们的每一步行踪都被监控。网络谣言,网络诽谤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是否实名威慑,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网络只是被 当作发泄渠道。实名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当真实行了网络实名制,又会如何?要么是网站负责验证,要么是由政府机关统一进行验证,如若是前者,经过验证的信息安全性如何保 障,用户资料泄露的案例我们在其他领域已经多次领教,你会信任你使用的网站会妥善保管你的信息吗?即使能够妥善保管,相信身份信息这种具有极高潜在价值的 信息也会成为黑客们的猎物。至于说由政府机构来负责实名制验证,要知道,去年公安部推出的身份信息查询系统,每次查询费用是5元钱。如果每次实名验证都要 有5元钱的成本,那网络实名制的成本也太高了。我想,我们还有更需要用钱的地方吧。

一项制度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制定者是否心怀善意,而是取决于这项制度是否切合实际,能够取得的收益是否会大于成本。网络实名制也是这么一项制度,制度的提出者是本着最大的善意去推行网络实名制,但其中忽视了网络实名制可能会带来的负面问题,善意蒙蔽了他们的双眼。

我们总喜欢那韩国与新加坡作例子,来论证网络实名制仿佛是在与国际接轨。但是,我们视而不见的欧美却将网络匿名权作为一项权利加以推行。1997年 克林顿政府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报告》将网络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1999年欧盟部长委员会采用了一个《关于成员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在尊重其他人 的权利、自由和民主社会价值的同时,发展允许数据主体匿名和信息高速公路上交换信息保密性的技术的意识正在觉醒……通过匿名的方式获取和使用服务,以及完成匿名支付,是保护隐私权最好的方式。因此,有必要找出合适的技术方式来达到匿名。但是,由于法律的约束,完成匿名并非适当。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假名使你的个人身份仅让网络服务提供商知晓。”

看起来网络实名制并非是大势所趋,网络实名制对于隐私权的侵犯那些鼓吹者从未认真考虑,仅仅一句“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就算论证完毕,简直是敷衍了事。哦,对了,中国法律中是找不到隐私权的

网络实名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东西,更会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有一个歇后语叫作“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就是在说网络实名制。我们的总设计师告诉我们:“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同时苍蝇也进来了。”我们是否要因为苍蝇,而紧闭门窗呢?

参考阅读:《网络早晚会实名》,《网络实名制的去文学化思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