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副总编夏林先生现场答问

5 月15日下午,新华社副总编、《参考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记者夏林先生到我校作报告。报告的主题是《从新华社玉树抗震救灾报道看突发新闻事件工作规 律》。报告完毕后夏林先生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我提了两个问题,后来因为S老师对我露齿而笑,要我把话筒还回去,剩下的问题我就没问。以下是摘要的问答要点。同样未经夏林先生审阅,仅供参考。

1怎么看待内参中引用的美国地震局数据被地震专家称为谣言的情况?

2、为什么国内观众要晚上半天时间才能看到英文版已经报出的内容呢?

我的两个问题:

1、新华社在向高层发内参时,首先引用的是USGS的地震数据。而前几天有地震专家告诫市民,如果出现国外的地震警报一般都是谣言,因为“跨国地震预报既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也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怎么看待内参中引用的数据被地震专家称为谣言的情况?

答:汶川地震后,消息称有美国专家2007年的研究结果预测了地震,考虑到当时正在抗震救灾的紧要关头,新华社没有刊发。

为了不预先造成“媒体审判”,此前报道中的“谣言”的用法现在已经逐渐改为“传言”。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04/c_1272071.htm

但是,仍有不少报道使用“谣言”的说法。这可能给读者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认为传播错误信息是有意要造成恶劣影响的。而事实上人们是出于好意,为了大家共同避险而进行的传播。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10-05/04/content_19685721.htm

实际上,现在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比短期预报要简单,短期精准预测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我们看到的准确预测地震的报告,有效范围多为一年以上。地震 预报和天气预报完全相反:天气预报是短期准,长期不准;地震预报是长期准,短期不准。但即使如此,如果能进行中长期预测并采取措施,也能有效减少损失。

2、新华社的中文报道和英文报道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比如(这里是我记错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因为是在讲座途中临时上网查询的,特此更正):

200989日午夜,新华社英文版发出快讯BREAKING NEWS: PLANE HIJACKED IN XINJIANG,未给出更多信息。随后AP引用了这条报道,并指出中国一架从乌鲁木齐飞往阿富汗的民航班机被劫持的快讯 第二天,官方给出的消息称是遭到了炸弹警报返航,而不是遭到了劫持。 不过国内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出现整理好的事件报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现滚动新闻。

为什么国内观众要晚上半天时间才能看到英文版已经报出的内容呢?

答:你给出的事实不一定准确(确实如此),但是你说的事情是的确存在的。新华社等国内媒体对外提供的报道和面向国内的报道之间确实存在一部分差异内 容。有些内容,比如恐怖袭击等的报道,国内都必须等到事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了才给予报道,并且一部分影响到当时事态处理的内容不能发表。但是对于国外而 言,由于需要向国际上披露真相,以及对外宣传的考虑,需要更加公开和透明的新闻报道。

比如去年北京曾经发生的持刀伤人事件,国内也做了淡化处理。

什么新闻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需要受到很多的因素制约。比如记者们会收到某些限制报道的事件列表。但除了不能碰的新闻之外,新华社的记者们有非常多的新闻点可以选择。有时我不满意的倒不是不能报的事情太多了,而是能报的新闻太多了,记者都不去跑。

如果你真正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就会明白某些新闻不马上报出去的重要性了。

未问出的问题:您提到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是尽量前往事件现场访问,但是对于不能获得记者证的网络记者来说,他们有着先天上的劣势。如何让没有新闻采访权的网络媒体显示出报道中的优势?

尽管没有得到直接回答,不过关于记者资格的问题,夏林先生表示:

国家严格了记者资格的审核程序,记者证的获得与以往相比更加困难了。这也是因为高校新闻专业培养出的学生越来越多,同一个事件去现场的记者太多了,相对之下名额就少了。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同学们应该为自己尽量争取机会,在最初三五年内崭露头角,这样就能稳定自己在单位中的地位,重大报道时,也会最先考虑到你。

尽管已经尽力进行了核对,但恕不能对文字的准确度做出100%的保证,敬请谅解。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