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天翼 来源:思想库
6月28日,谷歌高级副总裁戴维.德拉蒙德通过公司官方博客表示,6月30日即将到期的中国ICP牌照可能通不过年检。如是这样,Google.cn网站将无法继续在中国运营,公司已对Google.cn首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并重新提交了ICP牌照申请。
当时,用户们如果登录Google.cn,会发现原先的网址跳转(至谷歌香港网址Google.com.hk)已经断开,页面也改成了一幅图片,提醒用户收藏谷歌香港网址。这让平静数月的谷歌中国事件再起波澜。
一周后,也就是7月5日,Google.cn的页面下方登出可能是重新获得的ICP牌照号码。与一周前的页面相比,网页底部出现了“音乐”、“翻译”、“购物”等三个按钮,但缺少了“网页”和“资讯”,或许是因为续签的ICP牌照不包含互联网搜索业务。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官方至今尚未确认谷歌已通过ICP年检。
谷歌宣布将向中国政府申请新的ICP牌照后,受到一些国内外媒体批评。部分国外媒体认为,谷歌一度把中国内地流量引至香港以规避审查,令人敬佩,但此时又回过头向大陆政府申请ICP牌照(而ICP牌照申请条件之一,便是进行内容审查),实在有悖初衷。
国 内媒体则指责德拉蒙德的声明偷换概念。新华社的一篇评论说:“明明是经营谷歌中国网站的谷翔公司明确承诺‘我们将继续遵守中国法律’、接受主管部门依法监 管,而在德拉蒙德的最新博客文章中却变成‘确保了Google.cn不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的承诺’”。文章认为,谷歌这是“企图两边讨好,实际上是既想在 西方政治上得分,又想在中国经济上得利。”
既然国内外两头不讨好,那么谷歌为何不放弃这张ICP牌照?
ICP 牌照,是在中国生存的大小网站所需的最重要证件之一。如果没有ICP牌照,则Google.cn和G.cn两个价格不菲的域名将没有意义。据称,仅 G.cn这一个域名,连同265网站的打包价格,就高达2000万美元。如果没有了ICP牌照,那么这两个无法使用的域名便化为乌有,这千万美元也等于打 了水漂。
此外,谷歌在中国国内的业务也将受到重创。如果没有ICP牌照,那么内地的广告业务,与巨鲸音乐网合作的音乐搜索业务,都无法顺利进行,更不用说另外还需要网络地图牌照的地图搜索服务了。尽管中国业务仅占谷歌全球业务的2%,但谁都不会忽视这块潜力巨大的金矿。
回过头来看,谷歌在整个事件中可谓步步为营。
在发布“退出中国”的声明之后,谷歌利用香港这个特殊环境,赢得了“不审查”的赞誉。在把内地用户通过跳转的方式引到香港网站之外,所持的ICP牌照又可以让谷歌继续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
在把内地用户引至香港的同时,谷歌发布了一个网页,专门更新其各项服务在大陆的可用性,可以看做是对政府屏蔽的一种公开警告。至今,谷歌未被完全屏蔽。此处,政府做了妥协。
这 次,谷歌又宣布申请续签ICP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显然这将是政府的又一次妥协。可以预见的是,谷歌会把中国内地业务分配给 Google.cn与Google.com.hk,前者负责处理与内容审查无关的中国特色服务(如广告,音乐,翻译,购物),后者专做其余服务,两者通过 链接组成一个新的谷歌中国。
这一招Google使得非常巧妙,既能遵守ICP牌照要求,又保全了两个珍贵的域名,既不损伤国内的主要业务,又不违背谷歌“拒绝内容审查”的承诺。
尽管一切显得完美,然而若非谷歌影响力巨大,中国政府也不太可能作出妥协。
如 此可现,要在中国做一个“不做恶”的企业并不容易。以网站为例,根据中国政府规定,任何外资企业不得在中国境内经营互联网内容服务。合资企业如果要申请这 项业务,外资比例必须低于50%。因此所有“外国公司网站”在中国落地时,就带着先天不足,在网站运营过程中面临很多模糊的法律程序问题。
ICP牌照风波反映出的,是中国互联网监管与进入中国的国外网站先天的矛盾冲突。谷歌虽然能够跳出来公开反对网络审查,却撼动不了生死攸关的ICP牌照年检制度,只是它多多少少利用了法规的模糊性,为自己寻找到了一片“灰色地带”。
作者胡天翼,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思想库报告》网络政策编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