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是新闻业的未来?

来源:东西


去年秋天,北京人民大会堂几乎用了三天来召开世界媒体峰会(World Media Summit)。会议的议题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其中既有Google和BBC主导的大规模收购,也有沉重累人的数字时代议题,更少不了国际媒体巨鳄 的夸夸其谈。而新闻集团的总裁默多克在会上向"内容窃贼"的宣战,更是火药味十足。但在如雷贯耳的名头之外,大会本身却成了一场媒体大萧条的汇演,特别是 英文媒体。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大会本身是由中共下属的新华社所主导的"媒体奥运会",说白了,宣传而已。不过,如果中国有办法摆脱媒体萧条的前景的话,那忽视新华社的存在,绝不是什么好主意。

几十年来,新华社垄断了官方新闻 的发布和媒体行业的监管,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存在。不过,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和国家财富的增长,北京已经厌倦了对西方媒体的监督和诽谤视而 不见。因此,新华社的作用被重新定义后,成为了中国向海外展示软实力的工具。单在过去的一年里,成立已有80年已久的新华社开通了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英 语新闻频道,开进了纽约时代广场的高楼大厦中,并宣布计划,要将海外的记者站从120所扩充至200。此外,新华社还不落西方同行的后尘,也在 iPhone上推出了"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卡通、金融和娱乐"的应用程序。

随着数十亿美元巨资的注入,新华社现在已经脱身成为了昂贵的传话筒。但在社长李从 军去年发表的评论里,新华社的关键任务,是要"打破西方媒体的垄断,夺回话语权。"而李从军的话语里,也常常带有传承乔姆斯基衣钵的意味。在此事上,新华 社通过"节假日"的说法,去除了官方的味道。但其一切的努力,却都是在遵循着新的宣传规则。过去,宣传讲究的是新闻压制,但现在,宣传却需要倾销,让自己 的信息去充斥市场。而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对真相修修补补,就显得太业余了。

新华社的挑战,在于为漏洞百出的"新华体"找到读者。新华体的特点是含糊其辞(例 如"其中有20%是艾滋病感染者"),而且还经常在修改之后变得不甚准确。在新华社的世界里,中国从来都是风平浪静,人民公敌必须不得翻身,国外永远都是 水深火热。另外,如果《纽约时报》也把自己独家的"内参"扣发下来,打包发给奥巴马总统的话,那情况就和新华社差不多了。

无论如何,新华社还是可以凭借着 成本坐享世界新闻业的未来。如今,大部分新闻机构都在撤退,纷纷关闭分社,裁员记者。但是,曾经作为"红色中国新闻社"的新华社却不必担心盈利路途上的诸 多不便。因此,它完全有可能像中国的国营工厂制造廉价服装那样,将新闻用远低于其他机构的价格,倾销进入世界市场。"这为他们提供了固有的竞争优势。"标 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的媒体分析师图纳・阿莫比(Tuna Amobi)认为,新华社的廉价新闻"很有可能腾飞起来"。同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至少六位数的订阅费用相比,新华社的开价只有五位数。对于那些尚不能 承担费用的顾客,新华社甚至还会提供从内容到设备,以及技术支持无所不包的协助项目――而这一切还都是免费的。

中东、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报纸销量仍有上升空间,而这些国家也渴求着不同于西方的 观点。因此在上述国家,新闻市场十分诱人。新华社的目标地区往往没有被新闻大社所覆盖,因此其受众人数难以衡量。但在近几个月里,新华社已经和古巴、蒙 古、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的国营媒体签订了内容协议,成为非洲国家,和大部分亚洲国家新闻的主要来源。新华社由此在当地站稳了脚 跟,一举超越了其他新闻机构。对此,纽约亚洲协会的美中关系研究中心(Center on U.S. - China Relations at the Asia Society in New York)的研究主任奥维尔・谢尔(Orville Schell)也不由感叹说:"他们几乎无处不在。"

当新闻不涉及中国时,这些举动对 新华社影响力的上升肯定会带来帮助。"我读过他们很多的消息,"以色列最大报纸《新消息报》(Yedioth Ahronoth)的外国新闻编辑丹尼尔・贝蒂尼(Daniel Bettini)说道。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编辑也对新华社赞赏有加,认为其语言简单易懂,而新闻质量也有所提高。"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他们表现得非常 好,"土耳其国家新闻机构的中国通信员卡米尔・埃尔多杜(Kamil Erdogdu)评价说,"他们有很多第一手资料,我有好几次用的都是新华社的东西。"法新社和欧洲图片社在最近也同意向海外出售新华社的图片。"我不认 为(审查)会视频和图片造成多大影响,"正在为中央电视台作海外扩展咨询的前ABC和NBC的视频及图像通讯员吉姆・劳里(Jim Laurie)解释说,"底线固然重要,如果一个视频内容优秀、来源可靠,而价格也十分公道的话,自然谁都会用。"

到目前为止,新闻大社大多处变不惊。美联社拒绝发表评论,而在发稿时,法新社也没 有发表任何评论。但路透社却将新华社的扩张视作是"全球远景可行性"的表现,而这一观点也被众多媒体分析师所认同。在他们看来,新华社在新兴市场大受欢迎 不过是昙花一现,当私营新闻媒体可以承担起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费用时,新华社也便走到尽头。为了帮助众多媒体公司实现飞跃,上述三家通讯社均为自己的报道推 出了更优惠的费用,和可点选的付费方式(例如在全球的体育新闻方面)。但是这种观点却是在未来几年中,仍然将新华社仅仅视作是宣传渠道为前提的。

近几个月中,新华社也在努力改变这种形象。它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在伦敦开设 了自己的第一家书店。此外,新华社还在欧洲各地安装了数十个平板电视,用于播放自己的节目。而且,即便新华社没能成功改善自己的形象,赤裸裸的偏见也不会 像当年前苏联在冷战中的喉舌塔斯社那样,给新华社带来障碍。

诚然,新华社对美国的报道很难说得上公平和公正。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当五角大楼公 布了中国的军事报告之后,新华社却对其置之不理,反而称其"'不专业'、含糊其辞、充满矛盾。"但对于当下的许多人来说,中国观点看起来就像是表盘上的另 一种意识形态选择。而这种选择就和半岛电视台、福克斯新闻网、和MSNBC一样具有效果。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裴民欣(音)认为,非洲和 亚洲的报纸编辑可能会发现,新华社的偏见,没有五角大楼那么恼人。

作为信奉"新闻报道应当有助于市场信心和民族团结"理论的新闻组织,新华社的行文往往枯燥无味,而这才是更大的问题。就在最近,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学生谈话时搞混了岩石的种类,随后自我检讨的新闻里,新华社使用的标题是《中国国务院总理因对岩石负责广受赞誉》( CHINA'S PREMIER WINS PRAISE AS ROCK OF RESPONSIBILITY)。就真实性方面,就是中国政府的官员也知道要去阅读西方报刊。而在世界其他国家,这种情况或许也不会有多少改变。

Angela Wu与R.M.Schneiderman对本文亦有帮助。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