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管制的三重质疑

作者:郭巍青 来源:南都周刊 转自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厦门正在酝酿一项地方法规,名为《厦门市互联网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管理和处置办法》。立法者的意图是,禁止匿名发帖,实行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实名制。这里的"实名",指的是身份证上的名字。

  尽管近期各种"大新闻"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条新闻依然惹眼,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忧虑。忧虑在于,第一,它可能是当地政府在PX项目被暂停以后的一种恼羞成怒的反应;第二,它可能以一种"过度强力"和"过度管制"的方式,扰乱互联网的生态。

  我认为,环境问题,互联网问题,公民行动问题,正越来越从边缘地带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公民以网络为平台,为保护环境而行动,对市场行为和 政府行为都产生了真实的影响。它还构成一种判断标准,如果政策和管理是倾斜于破坏环境生态、敌视互联网、钳制公民行动能力的一边,那就表明政府的施政逻辑 是落后的,治理能力是低下的。

  质疑一:网络管制用意何在?

  厦门市要"立法监控本市网站的内容",这与网络上对PX项目的抗议反对有关还是无关?古训有云,"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但是当地政府在 PX项目缓建之后没有多久便召开了专门会议,发动这项网络立法;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所有的咨询调研,完成了《厦门市互联网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管理和处置 办法》的初稿文本。这样的时机,这样的速度,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发布这项立法新闻的是厦门市工商局的副局长,他对记者说,"反对PX项目的事情出来后,政府觉得对网络内容该管管了"。有趣的是,厦门市委宣传 部副部长否认了这个说法,强调两者无关。却话锋一转来了这样一句:如果《处置办法》通过并实施,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组织、煽动反对厦门PX项目的人",就 要受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组织、煽动"云云,在政府的语汇中,是有严重涵义的。显然,这是把PX项目事件作为一场政府危机来应对。立法监控网站,相当于亡羊补牢。事情做得有点匆忙和凌乱,但匆忙凌乱恰好表明这不是常规行政,而是紧急行动。

  然而这与不久前厦门市政府的表态大相径庭了。5月30日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许明耀主持新闻发布会时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者和市民对海 沧PX项目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舆论也进行了积极的关注,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大家对厦门这座城市的关心和爱护,体现了对厦门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政府 是充分理解和肯定的。"

  既然是学者和市民的"关心"、"爱护",是舆论的"积极关注",也是政府的"充分理解和肯定";怎么翻脸又成了有人"组织、煽动","该管管了"呢?这样的前后矛盾,就使得监控网站的立法倍显突兀,而且动机可疑。

  进一步看,这样的矛盾无非说明,地方政府的行为动机与行为逻辑中,有两个方面始终不肯改变。一个是"GDP主义"的发展观,一个是眼光只向上 看,只对上负责。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地方官员必定追逐大项目,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追逐,同时与满足上级考核指标、在同级竞争中 脱颖而出、个人任期限制与政绩需求等等结合在一起,通过高度集权的行政机构层层压下,会形成一种不容商量的强大态势。它所发出的信号必定包含冰冷的逻辑: 不要挡路。这种逻辑的"平装本"是曾经在湖南嘉禾县城大街上挂出来的标语,"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厦门市绕一个弯子,对网络论坛从此严 加管制,算是一种"精装本"吧。

  质疑二:公众监督需要压制?

  重要的是,拟议中的网络实名制,对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究竟是一种保障还是一种威胁?更具体一点说,将来如果有人反对某个建设项目,列举其环 境危害,广泛寻求认同者,诉诸社会舆论,构建集体压力,这是否会被视为"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从而被禁止、追究和惩罚?

  如果是这样,那么别的方面暂且不论,仅就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势必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过去多年来的高速经济发展,成就固然巨大,但同时在环境和 社会方面透支过大,代价过大,已是公论。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后果时期",即环境破坏的恶劣后果集中凸显的时期。大量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严重超出过去一厢情愿的乐观预期。国际经验表明,要制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除了需要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必须广泛发动、唤醒并依靠公民社会的力量。

  从中国国情来看,多年的强势发展之后,迫切需要从环境角度建立起抗衡力量。围绕着环境议题而发展起来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动,正是希望所在。国家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多次呼吁,环境保护需要强化公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但是,公众怎么监督?客观事实是,一旦出现发展的需求和环保的需求相冲突的时候,几乎 没有制度化的渠道能保证有效的公民表达与社会协商。普通公民没有资本,没有权力,他们只有网络。网络表达平台和网络民主,因此弥足珍贵。

  大量的环境争议和社会争议出现在网络上,是制度使然。大量的愤怒出现在网络上,是制度使然。网络本来是虚拟空间,却成了许多人的真实世界,依然 是制度使然。几乎没有那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网络上出现如此海量的公共事件评论。然而我们毋宁将其看作是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看作是公民参与的社会创新。 这种创新需要获得正反馈,以利于积极公民力量的培育和生长。

  在其他制度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预言,网络立法越是严厉,对公民表达的限制和审查越是苛刻,则环境污染必定越是严重,两者之间高度相关。

  质疑三:"我怕"不让喊出来?

  在物质匮乏的前现代社会,一切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是"我饿"。但是在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人为的技术风险和环境风险成为最重大的共同威胁。想象一下核电站泄漏,想象一下被一艘千吨级的运沙船一撞即垮的大桥,不难明白,基本的问题变成了"我怕"。

  城市居民开始强烈地表达出"我怕"之担忧,这是城市生活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中国的困难,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的困难,在于同时面对"我饿"与"我怕",两种诉求是叠加的。

  在这样的困境下,政府容易产生强烈的"管制冲动"与"技术迷信"。就是说,通过严厉管制来营造所谓"投资环境",优先保证各种发展项目,同时相 信,依靠技术可以消除风险。推行网络实名制,强化网络审查,禁止匿名发帖,发展关键词技术拦截信息等,都是循此方向而实施的严厉管制。

  但是越来越多的当代研究和经验不支持这种方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专门论证过,民主制度是避免大规模饥荒的根本保证,因为它让饿肚子的人有机会喊"我饿"。同样道理,尊重并倾听那些在现场者的"我怕"的呼喊,是风险防范机制中最基本的一环。

  经验证明,不民主的发展,不能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在巨额财富的另一面,还有看不见听不到的贫穷与匮乏。不民主的发展,会过分优待资本。资本"轻盈而愉快地"全球流动追逐利润,却将环境污染的风险、后果与治理责任全部摆脱给"地方"。

  过去很多人喜欢讲,"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观念本身已经"落后"了。"旧观念加旧技术"的确是不好的,但它的后果至少还是可以预期的。真正可怕 的是"旧观念加新技术"。因为新技术的无限发展,已经带来了不可计算的风险。但是"旧观念"却如鸵鸟般不愿听到"我饿"与"我怕"。在一场环境问题风波之 后推出网络管制措施,这是"旧观念加新技术"吗?基本的判断标准是,它是否有利于广开言路,更能听到民间呼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