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网络评论员渐入公众视野

作者:武茅 来源:醉人呓语

(最近海外关于“五毛”的文章渐多,大多捕风捉影张冠李戴以讹传讹,故将本文首次发布供大家参考。)

撰稿人 武茅

2007年9月5日早上8点半,大陆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出现在了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多功能厅。他端坐在一米高的红色木制讲台后,讲解“网络评论技巧及论坛管理”,墙上的蓝色大屏幕上打出了课程的ppt文件,来自文化部的几十位官员小学生一样记着笔记。

“在中国,各个系统都往上报内参,中央每年批示几百份,三分之二是网络局提供的。”官建文说。

除参观新华网、人民网等外,培训安排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主讲“网络传播与WEB2.0”、该院院长姚涵主讲“网络传播与危机管理”、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黄澄清主讲“互联网舆论导向问题 ”、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张虎生主讲“网络传播特点与网络评论写作”。

“我主要讲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还有博客中国的运作情况”,其中的一个主讲人博客中国CEO方兴东不肯透露更多细节。

事实上,早在9月3日,文化部的网络评员培训班就开班了。9月6日晚上,培训班还安排主题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网评员”的分组讨论,并安排了结业测试,发放结业证书。

对传统媒体,现行体制已经形成系统,如通过宣传提示控制报道的内容及引导舆论的方向;但对于信息流通相对自由的互联网,当局对传统媒体的管制手段效能不彰,而网评员制度正是中共欲在网络进行管制的一个尝试和探索。有媒体人士分析说。


“五毛”应“网特”而起

“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对文化部的网络评论员培训,现在国新办工作的蒲红果表示,他仍然从事网络舆论研究工作,但拒绝再就“网特”等话题发表意见。

三年前,还是千龙网记者的蒲以一篇《美日高薪雇用“网特”占领BBS专事反华调查》震惊大陆互联网界。

报道称,“美国CIA、日本都雇佣了一批人专门在中文网上张贴诬蔑攻击中国的文章和真假消息。”

蒲引述“国务院某咨询中心著名学者丁小平教授”的话说,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有大量基金会出钱,让中国人从事“自毁长城”的事情。这些“写手”在全球中文 BBS上肆无忌惮:打击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诋毁中国取得的任何成绩、大肆散布谣言和宣扬坏消息、玷污中国的英雄人物和领导人。”

关于丁的学者身份,某周刊曾以封面报道“洗脑者丁小平”质疑。

但蒲的报道引发的波澜经久不散。在目前的大陆论坛上:敏感言论往往很快被删除,一些网民发表批评性言论后,往往被人指为“网特”,而被戴上“网特”帽子的网友又回骂“五毛”。

“国外一些资金在国内募集反华帖,以我十年的互联网的经验,我没看到,也觉得不太可能,除了政治因素,绩效考核什么的都很难,发帖很难统计,效果很难评估”,一位官方网站资深网评员不认为有网特在境内BBS进行反华宣传,“国内网评员也不会专门跑到国外论坛上,语言和费用都是问题”。

虽然很多网友不认同蒲的报道,但在管理者看来,网特之争并不仅仅是口水,而是严肃的对敌斗争。

“互联网作为跨国界、开放的传播平台,也成为境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用来进行思想渗透和歪曲攻击的工具。”在《引导网上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一文中,现任国新办网络局局长的李伍峰写道。

“他们除直接传播违反我国法律的有害信息外,还利用我国国内热点间题、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不实之辞和谣言,煽风点火,混淆是非,制造思想混乱。这需要我们通过在网上积极开展舆论斗争,批驳谣言,澄清事实,增强人们的分辨能力,从而争取舆论主动”,李说。

为了应对互联网言论难以控制及“活动在BBS上的美日网特”,大陆网评员应运而生。

在有据可查的公开报道中,网评员招募最早发生南京大学关闭小百合BBS,开设南大BBS后,校方指令学生会干部及一部分热心上进人士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

据《新华日报》载,2005年4月,江苏宿迁市委宣传部聘请的26位网评员正式上岗,年终将根据发帖量、跟帖量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并列入全市宣传工作表彰奖励范畴。“网评员”这一新兴职业被大陆媒体最早公开报道。

而“五毛”正是网评员的民间称号,据传来自某论坛上公布的网评员待遇,“每帖可得五毛钱工资。”

“从前年开始,国新办要求各省外宣办或者是网络处来开展网络评论员的工作。”一位官方新闻网站的主管介绍说,“有关方面曾试图从大学里招聘表现积极的大学生,后来发现效果不好,就要求各新闻媒体从自己的编辑记者里面推荐人手成为专职评论员。”

今年1月23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集体学习。胡锦涛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五项要求。

其中要求,“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李伍峰正是此次集体学习的主讲人之一。

随后,国办和中办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求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分期分批地开展网络评论员培训。

6月初,中央宣传口召开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后,各部委,各级政府纷纷分别投入人手、资源,网络评论员制度逐步浮出水面。


谁是五毛?

“网评员大致分两种,新闻网站的专职评论员,宣传系统、政府系统的兼职评论员。”匿名人士称,“而兼职评论员大致分为三个来源。”匿名消息源说,一些理论研究单位,象是社科院,

而理论研究机构,如社科院等,就希望他们能以“科学理论引导舆论”,东方网和上海社科院就合作组建网评员队伍。而湖南宣传部下属的红网和湖南日报等就有合作关系,湖南日报的记者、宣传部干部等在红网发帖,通过一个网络系统登记后,可以算上工作量。

此外,各部委、政府机关都被要求推荐兼职网评员上岗。

如, 2007年4月27日,武汉市委宣传部一份文件称:当年头四个月,武汉组织市属网站开设专题论坛,围绕“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武汉新区”、“武汉建设与发展”等话题进行网络舆论宣传引导,组建了以高级工程师、资深记者、网宣干部等为主64名网评员队伍,网上正面发贴4098篇。

匿名消息源还举例说,象广州这样被公众舆论认为治安不好的城市,在某一个阶段就曾号召公安系统的干部职工,甚至会分配任务下去,要求他们发多少正面的文章。广州的本地论坛曾经发生过几次,基本上同一时间,大量出现歌颂公安工作的帖子。

针对此前网络上流传的一份《网络评论员工作指南》,该匿名消息源否认它的真实性;“这个比较象真的”,他出示了一份2007年《台州市网络评论员队伍组建工作方案》。

该方案要求在5月底完成市、县两级网络评论员组建,市里计划在6月初组织学习培训。以台州网为阵地,开展网络舆论引导。报社编委会要求日报采访中心、编辑中心、专副刊中心各推荐2名,晚报、商报各推荐3名,组成骨干评论员队伍,网站同时面向全市在优秀通讯员、各单位宣传理论骨干中聘任一批人员担任评论员,总人数约30人左右。

“国新办有专门规定,重点新闻网站必须配备专职的新闻评论员,大致是省一级5个人,中央一级10个以上。国新办网络局每年有专门针对网评员开展培训工作。”

“网评员的薪酬不是传说中的五毛,主贴的话,有些省份可以达到千字100元以上,但要有被他们认可的质量。象以前组织大学生跟贴回帖,一般只要够字数,内容又符合舆论宣传的,也会给报酬,这个报酬远远比所谓的五毛要高得多。”

对有新闻刊载资质的新闻网站来说,网评员就是网站的员工,本身就是领工资的。专职的网络评论员的工作量的要求一般是每周2-4篇,薪酬相当于网站的高级编辑。“目前还没有考核到转载多少,跟贴多少这样细致。”

但从站方的角度看,招到足够专职评论员,写出足够的评论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投入和产出也不成比例,只好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为提高网评员积极性,各级宣传主管部门往往通过专项活动,给评论员一些评奖,鼓励,少数官方网站有政府的财政预算,但绝大多数并没有专门的投入。兼职网评员的的帖子的考核,一般要等专题活动结束,报告汇总上,如果是省里觉得好的推荐给各大网站发表,薪酬还会提高。

“像“长征80周年”这样的专题纪念活动,结束后都会总结评论,做一些颁奖,评出好文章,一二三四等。但这种评奖没有新闻奖一样具备严格的操作流程,主要考虑文章是否符合舆论引导的方向等,没有有一个公开的评估体系。”

“国内的新闻从业者,多多少少都要说些假话,大家都在说假话的时候,也不会感觉特别强烈。”不过,一些评论员发表评论时,表面看冠冕堂皇、也会夹带私货,“在反映广东两会成就的时候,就有借张德江的讲话,呼吁加强煤矿安全的评论。”

“只要你要愿意按照上面的口径写,以前干过什么不太关心,现在很难相信还会去政审,或者查背景什么。”对于所谓在招聘专职评论员必备的要求“政治过硬”,内部人并不觉得是很大的问题。


当网评员让我快乐?

除了发帖、回帖、跟贴,网评员还往往兼任网站言论审核的工作,享有删除敏感贴,组织正面贴讨论,引导网络舆论的权力,而官方背景的论坛管理者还需要收集网上舆情,“向上汇报”。

目前,大陆中宣部专门设立舆情局,编发年度舆情信息需求要点,通过党政体系层层下发,已经形成对网络严密的监控和信息采集系统。在一份《2006年舆情信息需求要点》中,中宣部要求下属单位收集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类信息、经济社会生活热点类信息、政治敏感类信息。

“每天看大量帖子,正面放行,写得好的重点推荐,有影射之类,政治上不过关的删除,严重的话封ID,自己还要发贴、跟贴”,人民网强国论坛一位网络编辑说,“总结网上的热点话题之类,给领导汇报。”

“对很大一部分专职评论员来说,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这位评论员说,“一般用马甲,但也不会用常用的马甲,在网站根据上级的要求发表和自己一向的观点和信仰不同的评论,毕竟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互联网管理者似乎并不太关心网评员自己的感觉,“听话就好”,对于网络舆论引导的技术性探讨是他们更关心的话题。

“在网上,有不少热情的网民自觉参加党的宣传工作,应当很好地利用,充分调动网民参与引导工作的积极性,网民中好的文章可以组织人员不断的转发、转贴,扩大正面舆论的强势”,李伍峰在文章中说。

此外,要培养和建立一支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专业队伍。“在网上论坛、新闻跟贴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巧,文章很快便会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要通过连续跟贴、反复点击、多重注册、多方贴发,才能使 自己的文章得到有效传播,获得较高的阅读数。”

而目前网评员体系还是条块分隔的现状,一般主要以省级行政区划下的“重点新闻网站”为主要工作领域。

各省网评员一般是在国内有新闻刊载资质的时政论坛发帖,比如湖南省的网评员就会选择红网等几家省内有影响的论坛,再加上几家中央级的时政论坛,如新华网论坛和人民网强国论坛。目前国内最为活跃的时政论坛凯迪,天涯归海南管,理论上,它应该是海南网评员的阵地。

济南银座商场事件事发后,济南官方组织人手到当地的“舜网”“引导舆论”,但在天涯,凯迪网友的大力声援下,“红钻事件”还是很快成为内地网络的热门话题,可见在互联网上“引导舆论”的难度。

有意思的是,各个城市的网评员也有自己的工作重点,比如治安不好,就要集中宣传治安变好了,治安有效率。而年头的人大两会,年尾的党的中央全会,中间的一些主题性纪念活动,宣传先进优秀人物,都是网评员的“双抢”季节,“围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议题发表评论,集中成就报道”。

2005年中日情绪紧张时期,就会写一些正面引导的文章,如“中日关系应从大局入手”。而不是煽动对立情绪。简单的说,就是政府希望怎样说就怎样说。

坊间曾流传一篇题为《当网评员让我快乐》的博文,据传作者为湖南省委宣传部正处级纪检员刘润华,她在文中深情写道:当第一个帖子成功地在论坛上发表,我感到由衷喜悦;当打开某网站,看到自己的每篇帖子都有人跟帖,我感到非常自豪;当知道某篇帖子在短短的时间内竟有440余人点击时,更是感到激动。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就像农夫辛勤劳作一年获得五谷丰登那般快乐、甜蜜。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