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上特有的人文景观

作者:胡缠 来源:胡码乱缠对谈录

关键字过滤,给国内的相当多的科研人员,大学师生的正常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正常的关键词搜索可能被重置,并在随后 的几分钟内相关网站被封禁无法再次浏览。这些影响被认为给经常需要到国外技术网站、搜索引擎网站、数据库网站搜索信息的国内科技人员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为了避免过滤系统的干扰,人们想出了一些对策,比如拆字法,同音异型字替代法,符号插入法等等,形成了中国网络上特有的人文景观。曾有某网友对此的一句调侃在网络广为流传:

不 矢口 亻十 么 日寸 候,亻奄 口斤 言兑 言仑 土云 有 辶寸 氵虑 白勺 言兑 氵去,于 是,亻奄 学 会 了 扌斥 字。后 来 , 亻奄 米青 礻申 分 裂 了

--摘自维 基 百科

看了这段文字,我确实觉得自己实在是幸运得很,生逢这样一个盛世,得以亲眼看到我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是怎样的生生不息与时俱进,是怎样的从毕昇发明泥活字印 刷术的北宋一步步发展到到这位仁兄发明拆字上网法的二十一世纪。这一特有的人文景观,就是如此这般难以置信但又确凿无疑地被我经历了。我现在可以自豪的在 这里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是的,我就在现场,我目击了这一切,我甚至还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作出了自己的一点小小的的贡献--谁能否认我在自己文章中频繁的使用空格键不是上面所总结的符号插入法的一种呢?

中国绘画,从来都讲究留白,中国文学也一直崇尚以虚驭实,那么中国博客最终的发展趋势也必将是空格越来越多,文字越来越少,大家只可意会,决不言传。这样一 来,不但我们重新操起言简意赅的文言文的那一天指日可待,就是重新领略不着文字的禅宗之玄也为时不远了。遵循着历史螺旋上升的必然逻辑,我们终于有一天会 重新回到了古朴不言的史前时期,大家见面后亲切地握手,拥抱,然后坐在篝火边彼此打量,如是良久,偶尔发出几声唧唧啾啾的咕哝,宛如天籁,沉默而和谐的社会,至此乃成。

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前景,我每天晚上入睡前都应该扪心自问:今天,你为这个特有的人文景观做了贡献没有?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