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舆论导向’无法用到国际层面”

 
2008年,中国经历了雪灾,西藏事件,奥运火炬传递受阻,毒奶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政府诚信和国家形象受到严重挑战。据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政府最近决定动用巨资,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以扭转被动局面。德国之声记者冯海音就这一话题采访了香港大学传媒学者班志远(David Bandurski):
 
德国之声:据海外媒体报道,中国计划投资450亿人民币加强对外宣传,改善国家形象。这笔巨大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班志远:中共最高层已经比较明确的做出了相关表示。多年来,中国都在注意自己的"软实力"以及与之相关的海外项目。他们认为,中国在全球民意的争夺战中已经落了下风。我认为这是一种假象,但中共官员并不这么想。他们往往用"硬实力"的思路来考虑"软实力"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现象。多年来他们都在试图让中国媒体"走出去"。我想,现在是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确切的信号,标志着实际的计划和行动即将展开。这是最主要的意义。
 
德国之声:为什么中国政府会选择现在这个时机作出这样的决策?
 
班志远:正如我刚才所说,其实这样的说法已经有很多年了。尽管在此期间,有关"媒体走出去"的概念出现过一些变化。90年代,中国试图进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当时中国媒体也在经历大规模的商业化过程。这一过程背后的重要推动力和想法是,中国媒体必须能够与诸如新闻集团这样的大型国际媒体集团进行竞争。不过,我们看到的这次最近的谈话主要针对的是中央级的,党的媒体。那些商业媒体被彻底排除在外。中国现在有很多专业媒体,他们的国际公信力都还不错,这并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对象。回到你的问题,回顾一下去年的情况,比如西藏骚乱,我想类似这样的题目正是中国今后想通过媒体来参与影响的。中国很多领导人认为,在西藏事件期间,中国在国际媒体舆论中吃了亏。因为中国方面始终坚持将西方媒体逐出西藏,而中国媒体又没能提供新闻报道。因此国际媒体虽然没能进入西藏,却依然继续报道,西藏事件始终占据版面。中国在这一回合中显然落败,他们没能"引导舆论",这是他们控制媒体舆论时常用的说法。他们尝试更好的控制这种所谓的"意外"。
 
德国之声:中国中央媒体缺乏公信力,甚至中国受众都经常对此表示不满。有报道称,今年1月,中共中央外宣办主任王晨曾经表示,中国要"着力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中央政府是否意识到,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但需要资金,还需要基本的新闻自由?
 
班志远:是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再强调,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的核心问题并不是中国领导人所说的,在国际舆论中所占份额不够。他们过于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他们总是象"守护领土"那样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上个世纪的思路。我想这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一次考验。如果从这一计划中能够产生什么积极影响的话,那也许中国高层能过从中学到一些教训。中国外宣计划的另一个问题是,以非常具有中央计划色彩的模式来对应国际舆论,这是非常有问题的。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德国之声:中国不仅希望壮大自己的媒体来增强"软实力"。据海外中文媒体网站博讯报道,宣传部门还试图对海外中文媒体增加影响力。他们为什么会希望这样做呢?
 
班志远:中国经常使用所谓"正确舆论导向"这样的说法来对待国内的问题,比如社会群体性事件等等。但是我不认为他们能把这样的做法用到国际层面。我确信他们希望这样做。但我不知道他们如何能对在国外运行的媒体施加直接影响。很显然,这些海外媒体有自己的办法来建立可信度。这和受众有关,这些媒体没有导向问题,也没有中国国内媒体那样的宣传纪律。
 
采访记者:冯海音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