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不需要广电总局

作者:沈步摇  转自:http://jajia.spaces.live.com/blog/cns!4D400B4E3183E3D8!2406.entry

原刊网易

    广电总局过年也没闲着,最近打算推出20个典型的节目形态,供各电视台参考学习。说实话,这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很值得敬佩,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电视节目还是百花齐放比较好,树立这种典型既无必要,也会挫伤一些新节目的积极性。

    在 电视方面,最突出的矛盾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电视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这种意义上说,电视节目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树立典型节目只能造就 千篇一律的电视形态,这样的节目在电视上来来去去难道就不乏味么?广电总局自己可以收看CNN、BBC、Discovery,让老百姓老看这20个节目, 也不大说得过去吧?

    其 实电视节目需要不需要典型形态实在值得一问。早些年,我们在文艺方面,曾经号召过树立典型。19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就典型问题进行过一番论争,很是激 烈。当时的争论与苏联的文艺动向有关――苏共总书记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报告中,把典型看作是表现一定社会力量的本质的事物,这引起了中国国内文艺界的注 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政之后,中共宣传部门对苏联的宣传路线采取亦步亦趋的态度,《文艺报》就连篇累牍地开始讨论典型问题。

    这 种论争后来被证明是毫无必要的。即便是苏联也开始否定这一提法。苏联在二十大之前文艺界已经出现解冻宽松的现象,《共产党人》杂志在1955年第18期发 表专论《关于文学艺术中的典型问题》,对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典型的观点提出尖锐的批评。中国关于典型问题的论战,不但没有澄清1930年代 以来的一些文艺理论问题,反而助长了文艺理论界向苏联一边倒的倾向。

    典 型问题讨论之后,文艺界开始出现塑造"英雄人物"的创作风潮,于是就出现了后来所谓"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这是典型树立到极端之后出现的毫无血色不食人间 烟火的人物。比如八路军战士必定是红光满面膂力过人,受伤也只能是左臂中弹,临死前必定要喊一句"共产党万岁"之类的口号。这种宣教作用大于文学功能的作 品,是离人民群众比较远的。

  "十 七年文学"基本上是在这一路径上发展的。后来甚至官方也承认,这种文艺路线不过是对苏联文艺的合法性进行阐释之后的产品,缺乏中国独立的辨析与判断。于是 又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不过并未真正落实。因为一律性与多样性不可共存,真理只有一个。典型的文艺作品与百花齐放有着不可调和内在矛盾,意识形态 因素在文艺作品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到 后来发展到极端,就产生了样板戏。八个样板戏人民群众看了十多年。现在年纪大的观众都还能记得起"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的台词。那时候男女谈 恋爱,偷偷摸摸拉着手看《红灯记》、《沙家浜》。全国人民只有两个偶像:男的喜欢王晓棠,女的喜欢刘庆棠。脸蛋红扑扑的"二棠",构成了中国人民对那个年 代文艺作品的集体记忆。

    样板戏对文艺的摧残作用显而易见。因为这背离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优秀的文艺及电视作品,是天然排斥样板戏那样的充斥着意识形态话语的创作路线。个体的生活是多样多变的,不论是典型还是样板,都无法涵盖人民群众精神上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无论树立什么典型都毫无其必要,只能约束电视工作者的创造力。

    电视创作的真正精神是自由的、个体的、不受其他力量干扰的。从近年来的经验看,凡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其实都是距离意识形态比较远的节目,都是电视工作者自主创作的节目。这样的节目,才能"领导放心,人民满意",莫谈国事,全民娱乐化就好了嘛。如果连这样的节目都要树立个典型出来,干脆大家都不要看电视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