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者通过互联网救助流民

作者:Jonathan Ansfield  原载:纽约时报  翻译:Emilyhoney   来源:美国《时代》杂志中文版(博主翻译)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南边,迷宫般的小巷被拆除了,宏伟的商厦错落的被建造起来,而流浪者,仍然没有找到他们的栖息之地。
��
��他们成百上千的在街上游荡,大多数人都来自于农村。由于经济的放缓,他们改变困境的希望也变得越来越渺茫。其中许多人是老年人,或是残疾人,这些人的亲属也已经离开村庄去沿海地区寻找工作机会。其他一些人则是来上访要求赔偿,包括由于发展经济而被强行剥夺土地问题。
��
��他们都聚集在历史名胜-前门那里,前门是北京皇家内宫城墙的大门。他们拦着游客,兜售地图和小旗子,同时捡一些可以回收卖钱的瓶瓶罐罐。
��
��警察和城管会定时来驱逐这些流民。本周他们来得特别勤,因为人民大会堂就要召开年度人大会了。
��
��但每次被驱逐之后,这些流民会重新睡回地下通道或是马路边上。
��
��现在,张世和(音译)也许算是用现代化手段关注无家可归者的一个例子。张先生,是一个55岁的博主,白天是市场营销专家,晚上则变成撒马利亚人(注:中东种族,因乐善好施而闻名)。
��
��张先生早已经是一个网络英雄。早在五年前,他开始写博客,揭露他在北京小巷里见到的不公正现象,以及在中国农村旅行时见到的贫困状况。他为网民所熟知的名字是:庙老虎,而前门的无家可归者则称他为:张记者。
��
��“我好多次都这么想:我们在帮助流浪者改变他们的生活,而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们在网上做了些什么,”张先生一月份在他的’24小时在线’ http://24hour.blogbus.com/博客里这么写道,“这显然也是一种不公平。”
��
��2007年下半年,张先生开始他的帮助无家可归者行动,他躲在一堵墙后,偷拍下一些破损的房屋及32座违建。
��
��大多数流民,睡在用碎砖块垒起来的,高仅及膝的小隔间里。张先生当他们是朋友,并开始在媒体上批露这些人的状况,他把这些人称之为:流浪部落。
 
�去年冬天,正在有关当局拆除Stars Hotel的同时,张先生从他那不多的每月六百美金的薪水中,为无家可归者购买棉被和大衣。今年冬天到来的时候,他试图要为这一问题找一个长久的解决之道。
��
��他在网上招募志愿者,并在博客中呼吁捐款捐物。去年四川大地震曾进行过网络募捐,获得了很大成功。但张先生担心人们并不愿意帮助无家可归者,特别是许多年来,中国新闻媒体都是有组织的为孩子们请求帮助。
��
��他在博客上公开帐务---每笔捐款都记录在案,即使最小额的捐款也一样。有些人捐助的是工作机会,其他还有人寄来衣服,寝具,家具,甚至还有一些可以用来兜售的商品。现金捐款高达四千美金,足够租一排有石头地面的象军营似的小屋了,
��
��流浪部落中的一员----47岁的王豫海(音译),因为事故,从小一条腿就有疾,现在是这个临时暂住地的非正式领导。这里挤着24个人,大多数都是王带来的。
��
��暂住者中一人名叫张贤平(音译),26岁,腰部以下瘫痪,与博主张先生没有任何亲属关系。这个年轻人说照顾他的哥哥姐姐离开了他在贵州大山中的家,去到很远的工厂中干活。
��
��绝望之中,张贤平来到天安门广场,想在他自杀前看一看这个地方。然后他遇到了张先生,被劝到这个暂住地。现在他在街边卖书和玩具。
��
��“在这里,生活是很苦,但很充实。”他说,“只要我能做点事,我就会很高兴。”
��
��博主张先生说,网警删除了他发表的一些敏感性文章,为了减少将来的麻烦,他努力缓和自己对流浪者的问题的批评。
��
��“中共特别不喜欢他们没有做好,而别人做得很好的事情。”他说。
��
��实际上,中央政府已经为这些流民提供了救助站。2003年,政府废止了“收容所”—其可以合法的扣押盲流,取而代之的是“救助站”—可以提供短期住房和膳食以及回乡的车票。
��
��有关当局有一定权力强迫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进救助站。但很多流民都不愿意去,因为他们觉得救助站就是想强行把他们送回家。
��
��李印深(音译),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称,在2006年北京救助站里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20%的流民都是非自愿来到那里的。
��
��地方救助站的政府管理部门婉拒了一场见面会,理由是他们的政策正在调整中。
��
��六月,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当局把许多流民送到城市三十公里外的救助站里。这时张先生接到一个老人的求助电话,因为当他是朋友。但当张先生赶到时,官员们拒绝见他。在网上,张先生愤怒的写到:“什么时候你们才放人?”有些流民说,他们到九月中旬才被放出来。
��
��就在最近,24小时在线网站有所转变,开始在线支持行为。成员们贴出了一封支持信,支持一个民事权利律师,刘晓原,他正在努力恢复由于政治原因而被暂停营业的公司。
��
��但张先生仍然坚持着他一直关注的焦点:流民的生存权。例如, 不再鼓励流民离开街道,取而代之的是,志愿者为他们购买货车,以便于他们更好卖货。
��
��在最近一次拜访流民暂住地时,张先生取消了一个人的资格,因为此人希望捐助者在他的赔偿要求书上签名。张先生耐心的解释说,捐助人不会帮助向政府要求经济赔偿的要求,只是帮助这些人生存而已。
��
��http://www.nytimes.com/2009/03/04/world/asia/04beijing.html?pagewanted=2&_r=1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