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泥马”现象发酵:政府僵化被批上愚下智

来源:联合早报网

(联合早报网讯)你认识这个汉字吗?“草”字头,下面是一个“马”和一个“尼”。你肯定不认识。这是中国网民最新“造”出来的一个字。它的意思是“草泥马”,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读音。这个字是新的,“草泥马”也是新的,如果你不熟悉中国的网络世界,恐怕很难理解这两个事物。

  其实,自从进入二零零九年,中国互联网世界里最受人瞩目的明星,大概就是“草泥马”。现在,“草泥”一族已不止有“草泥马之歌”、“草泥马”动物、“草泥马”生活的马勒戈壁,更有了“草泥马”布偶,三十多块钱就可以买一个,以及专门指代“草泥马”的汉字。

  “草泥马”这三个字,如果按普通话谐音来读,是可以用来骂人的,其意思毫无疑问最低俗、最下流、最令人尴尬。在年初那场声势浩大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之前,这三个字大概很少有人能够在公开场合理直气壮地脱口而出。

  但是现在,不止社会底层的“粗俗”之辈在谈论“草泥马”;就连高雅如“小资”和“教授”们,也不避讳“草泥马”。著名教授崔卫平等人,甚至开诚布公地说:“我是一隻草泥马。”

  “草泥马”之所以流行,正是拜那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所赐。在政府公权力主导下,那个现在依然未停的“整治低俗行动”,令网络到处都是河蟹(和谐,指网络审查),很多群组毫无理由地被关,很多文字莫名其妙地被屏蔽。网民极感不快。

  于是,集体无意识中,网民选择了“草泥马”,用最低俗的话语去反击强横的“整治低俗”。网民说:“为了卧草不被吃掉打败了河蟹,河蟹从此消失草泥马戈壁。”

  整治低俗激起了“草泥马”的反抗。现在,当传言说有关部门要把“草泥马”也“河蟹”掉时,网民回以:“草泥马灭绝了,干泥马滚泥马还是 会茁壮成长。”在网民的灵活与政府的僵化对比中,也许真如有些网民所说,中国出现了“上愚下智”格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统治模式终难逃坍塌。

  来源:亚洲周刊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