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活方式是堕落还是进步

来源:南方日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a60790100f2xj.html

核心提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为止,我国网民的数量已达2.98亿,其中29岁以下的网民占了73.6%,90后占了35.2%。 网络的虚拟空间成为80后、90后年轻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所取代。面对席卷而来的网络时代,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说 它是一场噩梦,也有人说它是自我的重新救赎。

  昨天,被誉为“虚拟世界理念先驱”的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在“岭南大讲堂・文化论坛”上,用哲学的方式为我们解读了虚拟世界,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哲学的探险和思想的实验。

  1.在网络泡着,是堕落还是进步?

  要讲道理而不是冲突

  我们的下一代在网络泡着,父母一辈很操心,觉得他们是不是已经中毒,失去自我,忘记了这个世界。在评判这个事情之前,让我们想想基本事实,就是每代人 都对下一代人感到担忧,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堕落。每一代人都有这想法,只是严重程度不一样,前辈和后辈的代沟也主要表现在这一方面。

  这个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话,每一代人都在堕落,堕落了三四代,现在堕落到了哪里?到了地狱里面?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到地狱,所以从基本历史进程来看,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我们要判断网络是救赎还是噩梦,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我们只有找到一个共通的标准,才能评价公共事业,不能一个人说我就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没有找 一个标准,你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就会出现冲突。上辈和下辈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偏好都不一样,我们要讲道理,而不要用相互冲突和相互敌视的方式。

  主流社会掌握了权力和资源,他们自己把收获内在价值的东西垄断起来,没掌握的人就有被排斥的倾向。比如说有些作家经过文革等磨难,后来写小说里面有很复杂的情节,他们觉得很有意义。而现在新一代写的小说他觉得没有意义,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就觉得是空的。

  对上网的担忧,跟这个模式也有关系。未来的社会变成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这些自己的经验,一出来三四年就失算了,整个人生的设计也是这样。自以为有 理的前辈,在很多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理的,只是他有话语权。所以在某些很重大的问题上,我们长辈也许需要向下一辈学习,他们正沉浸在里面的、新的生活方式和 我们不理解的东西,也许就代表了不久的将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他们以新的方法找乐子,我们觉得他堕落,这种说法至少是武断的。

  2、游戏与工作哪个更有价值?

  游戏本身并不坏,但游戏上瘾就坏了

  我们最怕的是游戏,就从游戏说起。游戏的对立面是工作,游戏与工作哪个更有价值?

  首先我想要弄明白价值是什么。我们讲价值,无非有两类:一个是内在价值,一个是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的价值;我们要得到这个东西,不是当工具用,而是我们生活本身就需要的,如果没有整个生活就空掉了。

  我想,这样的内在价值有:健康、快乐、尊严、情爱、思想、认知、自由、创造力等。比如快乐本身,不管它有什么后果,我们都要它,这就叫内在价值。思想 也一样,我们要进行思想,并不是思想有用才要,它没有用我们也要;没有思想就不成为人,而是植物人。想干什么而不受别人的阻碍,这是自由;如果一个人作为 一个行动者没有自由,那就不会行动,所以自由也是生活本身就需要的东西。创造本身是很伟大的事情,我们不是上帝,但我们有一些小创造,小创造和大创造都是 等值的。艺术创造就是这样的活动,如果艺术的东西有用的话,就和原来的目的相违背了。所以艺术不是为了有用,而是为了它本身的价值。尊严的概念就是要自 愿, 一些东西是自己做了决定,就是有尊严,被别人强迫是没有尊严的。

  一切为达到内在价值而采用的手段,都是工具价值。工具可能对内在价值起一定的正面作用,如果起反面作用就是负价值。工具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是服务于内在价值的。我们的汽车、房子都有工具价值,包括组织管理。

  说到游戏与工作哪个更有价值?一般人的回答当然是工作有价值,游戏有什么价值,浪费时间,这是第一反应。我们在这里劳作种田、种地、开垦,都是正经的 劳作,所以劳作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东西。但是劳作不是我们的目的,它只是我们获取快乐等内在价值的工具。现在网络游戏没有工具,就能直接收获内在价值,它是 不是就比工作更好呢?

  能直接收获内在价值,说明游戏本身并不坏;但游戏上瘾就坏了,因为第一,我们这个社会不是按照这种生活方式来建造的,每个人有一个位置在那里,你在这里得到公认,要在这个世界顺利地生活,要单纯地收获内在价值,在这个世界是很难生存的。如果不学会其他人公认的本事, 会被社会淘汰,这是父母真正有理由担心的地方。

  第二,就和吸毒一样,上瘾得到了快乐,但它同时失去了更多的东西,而且是用现在的快乐,换取未来的快乐,你的内在价值的收获不可持续。

  工作越来越少,内在价值越来越多,这个就叫进步。你的孩子玩网游上网有多少是不健康的成分,有多少是堕落的成分,有多少是在收获内在价值的东西,你自己就可以评判,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记者访谈

  翟振明:“虚拟实在”激发人生创意

  “虚拟实在”中的“环保型”创意产业

  记者:你是学工科出身,为什么会转向哲学领域?

  翟振明:我大学本科是学工科的,但是对哲学的兴趣一直没消减,研究生就读了哲学。所以我是既会编程又懂哲学的,这可能是和现在的大多数哲学系教授不一 样的地方。但是在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和哲学本来就是不分家的,有一些哲学家本身就是数学家。美国大学里的哲学系教授,他可能还同时在数学系、计算机系 任课。所以我从工科转向哲学,并不是一件越界的事。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虚拟实在”这个问题的?

  翟振明:我在美国已开始研究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我常常想,我们看到的可感知的东西之外,还有没有不可感知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虚拟世界就是一种研究方 向。这首先是依赖技术的,因此我之前的工科背景马上派上用场。随着对计算机虚拟世界的关注,我就会有某种很敏感的发觉,这就是网络虚拟,我预见到它会对我 们的生活、对人类的文明有近乎颠覆性的影响。

  比如在美国,虚拟技术很早就用于国防和医学领域:美国空军飞行员训练,可以很成熟地虚拟出真实战争中的各种应战场景;大学医学院用虚拟实在技术训练学 生做外科手术,极为逼真的三维立体人体形像和学生的手的形像同处一个浸蕴环境中,学生的动作被计算机检测到后,即在浸蕴环境中实时显现。与此同时,学生手 指上的触觉装置根据计算机发出的信号给手指施加相应的触觉刺激,使学生能感觉到手术刀切割皮肤不同深度的细微区别。

  在美国有一个非常火的网站叫“第二人生”,从那里下载一个软件,注册后,就可以进入其三维虚拟世界,里面是一个自成一体的虚拟世界,有目前世界一流的 大学如哈佛大学,有法庭,还驻有路透社的记者,有流通的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定银行可以兑换。大家可以免费注册,在里面买地、盖房子。土地、房产的交易有 专门的地产商来操作,他们甚至还推出了岛屿的买卖。

  “第二人生”里有一个风云人物,后来被发现是一个德国华裔女教师,她在“第二人生”中取名叫“钟安社”,是一位无人不知的房地产商。身着红色唐装的虚 拟化身“钟安社”在“第二人生”创造了大量虚拟资产,折算成美元之后超过了100万美元,成为这个网络世界造就的首个百万富翁,还登上了美国《商业周刊》 的封面。另外还有一个英国蓝领,因为在里面推销自己的“ 恋爱球”,每个月可赚得几千英镑。因为有这样一些运作在里面,“第二人生”里的交易额在2006年就已经达到了8400万美元。

  你不能简单判定人们把时间、精力和金钱花在这种虚拟世界的行为是好是坏,但它作为一种没有任何排他性、完全自由的运作,激发了人们的创意意识,能够把 时间变成创意去获得商业利益,在尽少地消耗现实能源的过程中,又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快乐和创造力的发挥,这是很值得认可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