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敏感瓷――与人民日报女记者谈笑风生

转自:http://fy323.blog.163.com/blog/static/9702932010539227525/

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问答如下:(见报浓缩和谐版点此进入


1、互动百科最近开新闻发布会,提出“词媒体”的新名词,会否成为网络热词,您又怎么看这个词?

所 谓“词媒体”,其实是维基百科最早创立的模式,即网友开放式参与编辑词条,众智成词的模式。这也是典型的WEB2.0模式:网友参与传播信息并且参与创造 信息,而价值就在此种参与中显现。后来百度百科抄袭维基百科的模式,更山寨一点,而互动百科又抄百度百科,乃是山寨中的山寨了。真正的热词,尤其是网络热 词,不是新闻发布会可以发出来的,它有自己的规律,规律之中又有运气成分或者说偶然性。

2.网民参与创造编辑词条,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心理状态?

背 后蕴含着两种心理状态1、分享精神。基于此种精神,每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和资源的传播节点,而不仅仅是以往的“受众”。它加速了多向流通,使信息传递 更具目的性,更快更有效地到达需求人群。社交网络和信息网络被巧妙地融而为一。对信息和资源的分享最终形成了无数条智能化的,类似光在无数个镜面不断折射 的运输捷径,极为惊人地增进了传播效率。2、成就感。一个WEB2.0的参与者,几乎都渴望获得成就感。不论他的具体行为是创造抑或分享,其目的大都是在 自己的声望簿上增添记号。一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不喜欢帮助人,但在网络上,或多或少都通过分享内容、创造内容等方式来帮助过他人。

 3.热词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盛行您觉得表现了怎样的文化变迁?

热词往往是对时政热点的一种回声,而这回声往往又带着优雅的微笑。譬如“草泥马”、“躲猫猫”、“俯卧撑”、“绿坝娘”、“被**”等等。它体现了网络时代的解构精神,颇有后现代的无厘头,其实也跟传统中国所谓“讽谏”的精神暗合。东汉大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义・谏诤》中就说过:“人怀五常,故有五谏,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伯谏。讽谏者智也,祸患之萌流,睹其事未彰而讽告,此智性也。”

此外,热词还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叛逆与解构精神,就好像地主小姐的香床,老子们也要上去滚一滚,有时甚至还要顽皮地跑到烈女坟前打手枪。语言学家陆谷孙曾写博文说,就像所有亚文化群落的俚俗用语一样,网络热词之得以形成并渐渐推广的最大主观动因,就是挑战主流,颠覆传统,蔑视规范,戏弄尊严,狎弄语言,彰显独特。美国黑人俚语用一种双唇紧张而非放松的一个“bad”来指“good”;青少年群落用“awesome”(原意“叫人敬畏的”)和“wicked”(原意“邪恶的”)等,来表示“呱呱叫的”,就是这种词义故意倒错的例子。今日中文网上把“悲剧”写成“杯具”,“喜剧”写作“洗具”,“惨剧”写作“餐具”,也有把原来的文学词汇“去魅化”,拿所谓文化人来开涮的用意。

 4.您自己有没有参与编辑创建什么网络热词?或者个人比较喜欢的热词?背后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小故事?

我最喜欢“草泥马”。我没有编辑创建过热词,但参与过热词“卧槽泥马”的词义辨析。当时是解放日报刊登一个博士的文章,作者上了网络无厘头的当,以为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我就写了篇博文,叫《论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纯属扯淡》,该报不知道后来更正错误没有。这个小故事很有意思,网络热词竟然被博士认为是古籍典故,可见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以及对脑壳比较正方形的部分土鳖的迷惑性。

 5.您觉得这种网络热词的出现有没有什么规律?现在有分类吗?

规律谈不上吧,网络热词最大的规律就是无规律。分类也不太容易,实际上网络的很大一个特征就是去中心化。既然去中心化,也就不适合传统词典的任何一种分类方式。当然,我们也可以勉强将之分为三种:1、时政热点催生的网络热词,如“躲猫猫”、“俯卧撑”。2、娱乐热点催生的网络热词,如“春哥”、“曾哥”、“著姐”。3、生活交流中不自觉形成的网络热词,如“杯具”、“餐具”。

 6.您觉得现在这种网友参与创建词条的模式发展现状如何?需要规范吗?怎么规范?

不需要权威规范,如果其中有偏差,可以依靠开放式的众人编辑来纠正偏差。词条定义也是一种选举,只不过众人不是用钞票或选票来投票,而是用鼠标与知识来投票。

7.请您点评一下现在网络文化的发展现状,预测下它的未来?比如会成为主流吗?

伏尔泰说,预言未来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疯子。所以我不能预测。至于会成为主流与否的问题,我认为是伪命题。对3亿多网民而言,网络文化就是主流,新闻联播文化反而不是主流。

 8.有人说互联网在转型期中国是最好的稳定器,因为报纸、电视自由有限,网络给了大家更多发言机会,但是现在其实网络管制也很严重,您怎么看这个现状?我们要发展究竟该怎么做呢?

人民日报也可以谈网络管制了呀?我只感觉所在非人间,呵呵。

今天的主题是网络热词,我就用一个新的网络热词来说说中国的网络管制,那就是敏感瓷。这个词又来自于敏感词。敏感词已经是一次修辞了,敏感瓷可说是对修辞的修辞,是为双重修辞。

敏感词的出现很可折射网友心态,那就是前面我说的“优雅的微笑”。他们并不直接指责管制方的粗鲁、颟顸或专制,而是说其敏感,这一下子就把管制方升华成浑身都是G点的娘们儿啦。哈哈。

说 回来,网络管制当然是不明智的,也注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本质属性而言,网络信息天然就是要自由流通的,就像水之就湿,火之就燥。网络信息天生有飞毛 腿,你追不上,天生就有翅膀,你捆不了。当一个国家80多岁的老太太老头儿都在翻墙的时候,一个新的体育墙国自然崛起。(“体育墙国”一词来自网友蒲飞)

当然,任何一个政权,都不会对信息完全不加以控制。吉登斯在分析现代国家的兴起时提出,国家是对分配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拥有垄断权的权力机构。分配性资源指物质设施和产品。权威性资源则指那些用于控制人们行为,特别是信息资源。所有国家都是信息社会,国家权力自然要涉及到对用于行政目标的信息的规范搜集、储存和控制。

但是,一个现代的民主国家,对信息的控制多是出于维护公共安全的考量,而非维护政权安全。中国目前的网络管制,更多的不像是维护公共安全,而是维护政权安全,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却反而使政权日益面对合法性与信任危机。

应当尽快放宽网络管制,少用和谐删帖的方式制造不和谐,废除网络防火长城,发帖质疑政府者也不能被跨省追捕或就地逮捕,“你们把那三个人放了”。但这一切在中国很难得到现实执行,目前的网络管制,仍是网民、利益集团、国家机器等多方不断博弈的过程。

9、网络文化为何有吸引力?网络文化在目前阶段是否还只是年轻人的文化?如何走向大众?

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在于真、小、实,而非假、大、空。

所谓真,在于网络文化常能剥掉皇帝的新衣——原来书记也可以不穿衣服的。

所谓小,在于网络文化常拒绝宏大叙事,而从此时此刻,此人此事说开去,网络文化的形成,是一点一滴地,是有血有肉的。

所谓实,在于网络文化虽然活在虚拟空间,却对应着无比真实的现实。残酷的现实在网络文化中也许会被消解为一声惨笑,但并不能消解其残酷的本质。网络文化也许是个哈哈镜,但镜子中的,毕竟是一个真实肉体的镜像折射。

网络文化主流影响群体应当是青少年,但也在不断向中老年进发,你看CNNIC去年的报告就知道,网民年龄不是降低,而是增高,中高收入的网民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换言之,社会的中坚力量,越来越融入网络之中,而网络的影响,也因之越发主流。所以,不要问网络如何走向大众,而应该问大众如何走向网络。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