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警方:侦破“8.1有线电视网络被攻击案”

据浙江省公安厅官方微博通报,8月1日晚,温州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市区部分用户的机顶盒遭黑客攻击,出现一些反动宣传内容,影响了群众正常收看电视,造成了不良影响。

案发后,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组织精干力量对案件开展侦查,在全面开展外围调查的同时,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坚。

经专案组半个月的奋战,8月16日,涉案犯罪嫌疑人王某(男,40岁,系北京某公司工程师)在北京国际机场被警方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王某对自己为泄私愤而实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王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查证中。

http://news.163.com/14/0828/16/A4OHI1HC00014JB6.html

相关:温州有线电视机顶盒被黑客入侵

另一方说法:

国信办将负责全面监管互联网内容

中国在2011年设立了互联网内容管理的单一机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现在国务院正式宣布授权重新组建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管理执法,理由是“为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此前的互联网执法主要由公安部负责,重组后的国家信办室将获得了部分公安部的职权,显然意味着它进一步集中了互联网监管权力,对互联网监管力度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40918

图解中国网络管理组织的变迁

"2014年,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成为网络安全工作的领导,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媒体人安替分析说,所建立的重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属于超政府部门的中央级机构,说明中国政府已经把互联网当成党和政权头等重要的事情来抓”。由此也孕育了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巨大市场。泡泡制作了信息图,详解中国网络管理组织的变迁。



引用地址: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40876

https://pao-pao.net/article/155

免费Shadowsocks/VPN+收费稳定亚洲线路






提供免费的Shadowsocks[节点是在美国东岸]一共8个免费节点速度还是可以的,如果

不再乎速度的话可以选择免费的Shadowsocks/VPN。

服务列表:https://service.efmoe.us/thread-index-fid-1-tid-100.htm

免费帐号:https://service.efmoe.us/thread-index-fid-1-tid-3.htm
(免费帐号每周修改一次)

收费帐户提供多达12个节点其中有5个亚洲节点,以及美国海岸的节点,为你提供高速
稳定的服务。

支持代理方式:Shadowsocks,VPN

支持10天无条件退款。

购买地址:https://service.efmoe.us/shop-list-cateid-1.htm

引用地址:http://www.fanyue.info/2014/08/shadowsocksvpn.html

常用翻墙方法介绍及利弊分析

常用翻墙方法:

1.hosts方法

2.专业翻墙软件 翻墙工具(自由门、无界、世界通, Tor, Gladder)

3.VPN方法

4.代理软件

5.反向代理

6.正向代理

7.透明代理

8.pac智能翻墙

hosts方法

原理:部分域名只是进行了dns污染, 只需设置好正确的hosts, 就可以访问被封的网站。

例:
#Goggle Services ----Starts----
203.208.46.146 chrome.google.com
203.208.46.146 code.google.com
203.208.46.146 picasaweb.google.com
203.208.46.146 images6-focus-opensocial.googleusercontent.com
203.208.46.146 plus.google.com
203.208.46.146 dl.google.com
203.208.46.146 dl-ssl.google.com
203.208.46.146 groups.google.com
203.208.46.146 goo.gl
203.208.46.146 appengine.google.com
#Google Services ----Ends----

#Twitter ----Starts----
199.59.150.9 api.twitter.com
199.59.150.10 twitter.com
199.59.150.10 www.twitter.com
#Twitter ----Ends----

弊端:

被dns污染的域名有限;有些域名就算设置了hosts, 还有域名关键字过滤手段等着;维护成本极高;每个设备都需要维护一份hosts, 有些设备无法修改hosts文件;

翻墙软件

原理:专用翻墙软件的私有协议。

常用翻墙软件:Tor, 无界门, 自由门, 无界浏览

弊端:近年来相继被封, 翻墙效果不太稳定;需要安装和配置客户端, 但在没翻墙的情况下, 基本无法获取到这些软件;GFW未必能知道你透过翻墙软件在浏览什么,但要知道你在使用翻墙软件就绝对不难。

VPN方法

原理:通过VPN建立一条加密隧道, 让数据在该加密隧道内通信. 常用的VPN协议有OpenVPN, L2TP/IPsec, PPTP, 可以通过在国外机器上自己安装搭建VPN服务器;

免费免安装的VPN:

绝大多数不需要安装就可以使用的 VPN 都适用于任何系统的电脑和智能手机:

MacroVPN
Prox Network
Free UK VPN
Tenacy
Best Free VPN

只要在系统内设置好服务器地址,输入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
如: http://www.vpnforuk.com/

免费 VPN 客户端:

需要安装的 VPN 客户端, 一般只适用于电脑:
SecurityKiss (适用于 Windows)
ProXPN (适用于 Windows 和 Mac)
Hotspot Shield (适用于 Windows 和 Mac)
ExpatShield (适用于 Windows)
Loki VPN Client (适用于 Windows)
OpenVPN (适用于 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等等)
RaptorVPN (适用于 Windows 和 Mac)

弊端:GFW强大到可以探测协议头, 从而阻断VPN连接;需要国外拥有vps或者主机, 搭建VPN服务器;vpn不区分流量, 要不全部的流量都通过VPN, 或者都不通过;为了智能翻墙, 需要维护一个路由表;就算维护了一个路由表区分国内国外流量, 但是并不是国外所有网站都是被封的, 减慢了访问正常网站的速度。

代理软件

原理: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的流程是: 首先浏览器发起请求, 所有的请求都是发送给本机或者局域网内的代理客户端, 客户端代理软件通过自生的加密通道连接国外的代理服务端,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后通过加密通道传输给代理客户端, 代理客户端将数据转发给浏览器呈现;

典型代表:

goagent
stunnel
ssh隧道

弊端:需要在浏览器上手工安装proxy switchsharp设置代理, 只让浏览器生效;也可以不安装插件, 设置系统代理, 那样将进行全局代理设置;有可能遭受中间人攻击。

优点:配合proxy switchsharp可以自定义规则进行翻墙;可以使用别人已经做好的配置, 直接应用就可以, 基本的被墙网站都可以打开。

反向代理和正向代理

反向代理:对于客户端而言它就像是原始服务器,并且客户端不需要进行任何特别的设置(需要智能dns支援)。客户端向反向代理的命名空间(name-space)中的内容发送普通请求,接着反向代理将判断向何处(原始服务器)转交请求,并将获得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就像这些内容原本就是它自己的一样。CDN常使用该种方法;

正向代理:正向代理是一个位于客户端和原始服务器(origin server)之间的服务器,为了从原始服务器取得内容,客户端向代理发送一个请求并指定目标(原始服务器),然后代理向原始服务器转交请求并将获得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必须设置正向代理服务器,当然前提是要知道正向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还有代理程序的端口。

常用反向/正向代理软件:
nginx
squid

弊端:需要对每个域名单独配置;对于https站点来说, 一样会遇到证书问题。

透明代理

原理:透明代理的意思是客户端根本不需要知道有代理服务器的存在,它劫持并改编你的request fields(报文),并会传送真实IP。 如果把正向代理、反向代理和透明代理按照人类血缘关系来划分的话。那么正向代理和透明代理是很明显堂亲关系,而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就是表亲关系了。 透明代理一般需要在网关出口处对网络进行劫持, 一般需要专有设备支持. 我自己的测试中, 可以做到http的透明代理, 但是https的代理总提示证书错误. 透明代理实践的例子就是时下很多公司使用的行为管理软件。

常用软件:
squid
行为管理软件

特点:可以对网络行为进行比较详细的控制;需要购买专业的设备。

PAC文件翻墙

原理:pac文件项目(Flora_Pac),是一个辅助翻墙工具,代理自动配置(PAC)文件是用于浏览器自动代理的脚本。PAC文件定义了浏览器和其他用户代理如何自动选择适当的代理服务器来访问一个URL。浏览器在访问其他页面以前,首先访问这个PAC文件。PAC文件中的URL可能是手工配置的,也可能是是通过网页的网络代理自发现协议(Web Proxy Autodiscovery Protocol)自动配置的。这个pac并不是翻墙工具,它是翻墙代理的辅助软件,相当于智能调度配置各种翻墙软件和浏览器,在使用时必须自备各种翻墙工具并启动相应的软件来配合它。

Pac文件分别对应常用的自由门、逍遥游、无界、Puff、赛风3、 世界通、花园、张生翻墙、tor、Vidalia、Your Freedom、SSH、ssh+Privory、GoAgent、GAppProxy、Wallproxy、Hyk-proxy、Snova、西厢代理 等翻墙软件。

引用地址:http://yongfu-tech.blogspot.jp/2014/08/test.html

哈佛学者证实中国网络审查防范群体事件甚于敏感词

香港南华早报援引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的一份论文称,研究显示,中国的信息审查更在意网民讨论抗议示威事件以及其他的“群体性事件”,相比之下,政府高级领导人、大政方针和其他敏感话题反而居于次要地位。

这份研究结果和此前外界的普遍看法形成反差。观察者通常认为,中国的网络审查主要通过监控敏感词来进行,尤其国家领导人的名字。

这份研究成果是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金加里(Gary King)和两名研究生共同完成的,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上。

哈佛大学研究者发现,如果出现在群体性事件的语境中,即便是赞扬领导人的内容一样会被删除。涉及到实时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内容,和其他内容例如习近平、官场腐败、政府政策或者新疆西藏相比,被删除的概率要高出20%到40%。

研究团队在中国多个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上开设了两个不相干的帐号,共发出1200条帖文,其中一个涉及到对群体事件的讨论,例如抗议强征农地而不给足额补偿,而另一个只涉及到类似西藏、新疆话题以及领导人姓名。在相同时间内,涉及群体事件的内容被删除比例被其他内容高出30%。

事实上金加里的类似研究成果已经于2013年发表在《美国政治学评论》杂志上,但当时的研究范围并不包括微博等流行社交媒体。此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最新成果证实了此前的类似结论。

这份最新研究也显示出,监控文章内容并在上线之前删除含有敏感词内容的电脑程序的效率,其实比不上在内容上线之后负责手动删除的网络审查员。

香港大学助理教授傅景华对此表示,对于理解中国当局和社交媒体公司进行网络审查的决策机制,这项研究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但还并没有揭示全貌,比如没有包括图片,而图片上附加文字也是规避网络审查的一种方式。

此外,傅景华还提醒说,不同时机的选择,也是审查决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例如在中央电视台多名人士因为涉嫌腐败而被调查后,关于中央电视台的网络内容也遭到审查,这是以前所不曾遇到的。

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40824-%E5%93%88%E4%BD%9B%E5%AD%A6%E8%80%85%E6%88%90%E6%9E%9C%E8%AF%81%E5%AE%9E%E4%B8%AD%E5%9B%BD%E7%BD%91%E7%BB%9C%E5%AE%A1%E6%9F%A5%E4%BE%A7%E9%87%8D%E7%BE%A4%E4%BD%93%E4%BA%8B%E4%BB%B6%E7%94%9A%E4%BA%8E%E6%95%8F%E6%84%9F%E8%AF%8D

Twister = 比特币化的微博

不好意思,标题没说出完整意思,比特币化——借鉴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技术。另外,嗯,与其说微博,不如比作 Twitter 吧。我今天想和大家介绍的,是一款借鉴了比特币去中心化理念和技术的 “新式 Twitter”,Twister。

先说背景,今年 6 月,巴西爆发大规模抗议,人们在 Twitter 上发布了很多在 “主流媒体” 上找不到的内容,Miguel Freitas 倍感振奋:“在巴西,媒体高度中心化,我是因为 Twitter 才知道了亲朋好友听都没听过的消息。” 自此以后,他坚信 Twitter 在促进某些地区的民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当斯诺登爆料美国国安能大规模监听网络时,他决心借鉴比特币还有 BitTorrent 的技术,来打造更安全的 “新 Twitter” —— Twister。

目前,Twister 仍处于测试版,已经能跑在 Linux、OS X、Android 上。Freitas 表示,不会针对 Windows 和 iOS 做开发,主要是因为项目本身是开源的,别的开发者倒是可以自行开发——我查了查,Windows 版已经有了。

插一句,已有淘宝卖家在 Twister 上做广告了,BBC 也一直在上面发新闻,嗯哼,抢注好名字,你懂的。

Twister 是什么?

去中心化的 SNS —— 理论上,没人或机构能关闭它 —— 它使用比特币的协议用来处理用户注册、登陆、验证的问题。怎么个机制呢?就像比特币矿工确认每笔交易那样,保证每个人只能花自己的币,Twister 用户的设备所组成的网络可以确认每一位用户名不会(被)注册两次,而且所发 “推文” 来自该用户
“推文” 则使用 BitTorrent 协议 —— 它允许系统通过网络快捷、高效、大规模地发布微博,这样一来,用户差不多是同步地收到新 “推文” 和私信
在 Twister 上,别的用户不知你在不在线、查不了你的 IP、看不到你关注了谁
用户仍可使用 Twister 发布公开信息,但是私信用了 LavaBit 公司常用的方法加密——噢,LavaBit 就是是斯诺登用的电邮服务的提供商
与 pump.io 等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替代品相比,Twister 的安全保密性更高,而且很好用——前者要求用户亲自或委托他人运行服务器,Twister 则更类似于 P2P 文件分享程序:只要运行 Twister,就能自动与其他用户联结——整个过程,不需要中心服务器
说个好玩的奖励机制:在比特币生态里,矿工为了争夺记账权、获得比特币而挖矿。Twister 异曲同工,但奖励的不是虚拟货币,而是向别人做推广的权利——按照 Twister 的机制,用户每天收到的推广信息不超过一条。Freitas 认为这种推广机制不仅能用于商业,也能服务 NGO/NPO 推广公益事业,而且这套系统比较民主

比特币的核心技术——区块链——能大放异彩的领域太多了,正如 Coinbase 联合创始人说的那样:“区块链技术是一样革命性的创新,从中会诞生五花八门的应用,比如全新的互联网。” 比特币革命,不只是新货币那么简单。

如果你读罢想请我吃一套煎饼,我很高兴,你可以把煎饼钱打到我的钱包:

19sdcrWmRJHm8DUs7QwwUPcn2sPm4gh8Gc

引用地址:http://www.36kr.com/p/214845.html

谷歌墙内镜像原生体验

访问地址:https://objects.dreamhost.com/goo/index.html

xWall:匿名服务提供站点



访问地址:https://xwall.io/

中国网络监控大军被怀疑有800万

中国被指控拥有800万网络大军,日本媒体日前透露,中国网络监控人数既有军队编制人员,也有进入学校和企业的电脑专职人员,专职监控海外动态。报道没有说明800万人数统计来源,也没有说明这些网络人员是否也负责对内监控。中国网军掌握很强的攻击技术,从事情报搜集任务,也负责破坏敌方系统。

据苹果日报今天说,又有中国网军新闻曝光,继美国《纽约时报》早前揭露解放军上海61398、61486部队是网军大本营,最近日本媒体又披露,山东青岛的61419部队,也有一支庞大网军,这支网军因地利之便,全面监控日本网路,不但嫻熟电脑资讯科技技术,也精通日语。

日本媒体《日刊SPA!》9月号21日报道说,61419部队隶属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汇集部门设在青岛,便于拦截来自日本的电波信号。2011年日本多个政府机构、以及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企业的电脑系统,遭大规模网路攻击,很可能就是这支网军所为。

报道还指控,2009年以来日本至少有30个政府机构、防卫相关企业曾受网路攻击,感染病毒的电脑多半都被强行连接到中国的伺服器和网站。

日本陆上自卫队系统防卫队首任队长伊东宽表示,中国自1990年起不断加强网路攻击能力,如今解放军的网军至少有1万人,其他潜伏在学校和民营企业的人数更惊人,可能高达800万。他指出,中国网军掌握很强的攻击技术,从事情报搜集任务,也负责破坏敌方系统。

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40825-%E4%B8%AD%E5%9B%BD%E7%BD%91%E7%BB%9C%E7%9B%91%E6%8E%A7%E5%A4%A7%E5%86%9B%E8%A2%AB%E6%80%80%E7%96%91%E6%9C%89800%E4%B8%87

腾讯视频关闭TV版或因遭广电叫停

继广电总局叫停互联网电视盒子视频客户端后,视频网站的TV版客户端也岌岌可危。8月22日下午,腾讯视频联合某论坛举行的一场“发布TV2.1 Q币豪礼”的营销活动上线不久,就被紧急叫停。此后,腾讯视频TV版在电视客户端上发布公告称,“腾讯视频将于本月27日关闭TV应用服务”。

上述智能电视互联网论坛分析说,腾讯关闭TV应用服务是受广电政策影响,但目前还不清楚腾讯视频TV版是哪些具体方面违背了广电政策。

今年6月,广电总局发函要求关闭互联网电视盒子的视频客户端,点名批评百视通和华数TV的互联网电视盒载有爱奇艺、搜狐视频、优酷等视频网站的TV版客户端,及电视猫、泰捷视频、兔子视频等视频聚合软件和互联网浏览器软件。

虽然盒子厂商能在预装版去除以上应用,但用户依然可以通过第三方途径在盒子或智能电视上安装应用。此次腾讯视频关闭TV版应用服务,用户将无法自行安装,相当于釜底抽薪。不过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优酷TV、爱奇艺TV、搜狐视频TV、乐视TV版等暂时并未接到类似通知。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提

http://tech.163.com/14/0825/11/A4G69R79000915BD.html

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央视财经频道首播

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时代、什么是互联网社会、未来互联网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在公众的期待中,中央电视台历时近三年创作的十集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将于今晚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与观众见面。

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中国第一部、也是全球电视机构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读互联网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站在人类社会的高度,以国际化的宏观视角,通过全景式的描绘,呈现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掀起的一场影响世界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并以历史情怀、时代意识探寻种种改变背后的本质,思考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

为将迎面而来的全新时代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互联网时代》十个摄制组前往十四个国家,采访二百位与互联网发展、研究相关的各界权威人士,拍摄数十家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全片内容宏大,汇聚大量生动的事实和全球最新的思考与认识,全面、深入地解析互联网如何成为创造一个时代的力量。当整个人类社会共同面对一个充满未知的新时代时,这部向世界展现了世界互联网、向中国呈现了互联网世界的纪录片,可以称为中国对世界、对这个时代的另一种贡献。

今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1:10将播出《互联网时代》的第一集《时代》。本集详细描述了互联网技术的诞生过程,以及它如何在技术、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逐步发展为今天连接起每个人的互联网,解析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内涵。回望历史长河中一次次技术浪潮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诠释互联网技术正在开启人类社会一个全新的时代。

http://jingji.cntv.cn/2014/08/25/ARTI1408928349986324.shtml

中组部下发文件推介易信微信公号"共产党员"

微信公号“共产党员”走红 中央组织部发文推介

8月24日下午,一个名叫“共产党员”的微信公众号相当意外地在微博和朋友圈走红。

澎湃新闻查证后发现,“共产党员”微信号虽出身“名门”,但并不神秘,其正式上线也有近两个月时间。

据新华网报道,今年“七一”前夕,共产党员微信、易信正式上线发布。这是继远程教育平台、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电视栏目、共产党员手机报后,中央组织部创办的两个党员教育新平台。

微信公号“共产党员”走红 中央组织部发文推介
微信公号“共产党员”走红 中央组织部发文推介

新华网报道称,共产党员微信、易信采用“一套内容、双网发布、同步更新、分别管理”的机制运行,设置党建要闻、创新视点、先进典型、特色栏目4个一级菜单,分设党性党风、重要言论、今日关注、群众路线、干部人才、基层党建、党务百科、党员先锋、国学经典、历史人文、心灵驿站等若干子栏目,努力提供党员喜欢、基层欢迎的精品内容。

该报道称,自4月29日上线试运行以来,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受到用户广泛关注。

根据其填写的认证资料,共产党员微信、易信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腾 讯控股有限公司、翼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今天下午,与这个微信号在网络一起走红的还有一份抬头为中央组织部办公厅的通知。《中国组织人事报》8月8日的一则报道以及多个官方网站上刊登的该则通知可以印证这份文件的真实性。

这则通知于今年7月24日发出。中组部办公厅在通知中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积极协调本地本部门有关媒体,加大对共产党员微信、易信的宣传力度,结合召开会议、工作调研、举办培训班等进行推介,发动党员干部学习使用。

“基层党组织要面对面、手把手地帮助基层党员群众掌握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使用方法。”该报道称。

澎湃新闻查阅后发现,中央组织部这一通知发出后,各地组织系统纷纷发起了进一步的动员活动。以湖南为例,《湖南日报》报道,8月15日,湖南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发出号召,动员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订阅相关账号。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截至2013年底,中共党员总数已达8668.6万名。

http://news.163.com/14/0824/21/A4EM97JS00014SEH.html

nginx反向代理twitter镜像站

自己用nginx反向代理做一个twitter mobile的镜像站,这样就不用每次都翻墙啦。
location /twitter {
proxy_set_header Accept-Encoding "";
proxy_redirect https://mobile.twitter.com/ https://jude.me/twitter/;
proxy_pass https://mobile.twitter.com/;
subs_filter mobile.twitter.com jude.me/twitter;
subs_filter 'href="/' 'href="https://jude.me/twitter/';
subs_filter '<form action="/' '<form action="https://jude.me/twitter/';
subs_filter 't.co' 'jude.me/t.co';
}
用subs_filter把网页中的相对地址替换为绝对的,t.co也替换一下,因为t.co也同样被封了,所以再建一个t.co的反向代理:
location /t.co {
proxy_pass http://t.co/;
}
现在就可以访问https://jude.me/twitter/,和正常的twitter mobile一样。

引用地址:https://jude.me/2012/12/31/twitter-mirror.html

Steganos Online Shield:免费一年VPN服务

Steganos Online Shield 原本是由德国Steganos公司推出的一款在线隐私保护软件。Steganos的软件活动比较多,有些软件确实也是不错的,只是Steganos的软件一般都是只有德文版和英文版,没有简体中文版,使用起来会有点不方便,不过只要稍稍懂点英文的朋友使用起来应该还是没有难度的。Steganos Online Shield说到底其实只是一款ip隐藏工具,也就是所谓的扶墙工具。Steganos Online Shield可在线保护用户隐私和浏览的网页内容,访问某些限制ip浏览的网页。Steganos Online Shield 可以使用德国、瑞士、法国、英国、美国IP地址 。本款软件有免费版,免费是的只有500M流量,并且提供移动端程序。

接下来就图文介绍Steganos Online Shield 获得2G月流量每月,一年的使用权。虽然2G流量不足以看个高清,但是用来偶尔看看网页等等是足够的。

首先打开活动页面:https://www.steganos.com/specials/?m=cbe&p=sos



然后填写你的邮箱



不出意外,应该能收到邮件。



打开邮件



这个XXX码怎么用呢?别急,先把那个软件下载下来,根据邮件中的链接下载软件。

安装完毕后 打开软件


点左上角那个三个横线  点击 Enter serial number 输入你邮件里面的那个序列码



输入了那个序列码,然后点击那三个横线的那个菜单键,第一个就是开启代理,第三个那个是Shield location是选择代理国家,又好几个国家可选。(注意我这个是没激活的免费500M的那个)



引用地址:http://www.zhujituijie.com/softshare/SteganosOnlineShieldoneyear.html

goagent 3.1.22版发布

goagent 3.1.22 正式版下载 http://goo.gl/qFyRk

简易教程

  • 部署
    1. 申请Google Appengine并创建appid。
    2. 下载goagent最新版 https://code.google.com/p/goagent/
    3. 修改local\proxy.ini中的[gae]下的appid=你的appid(多appid请用|隔开)
    4. 双击server\uploader.bat 开始上传, 成功后即可使用了(地址127.0.0.1:8087)
      • MacOS/Linux 请在 Terminal 执行 cd server && python uploader.zip
  • 使用
    • Chrome请安装 SwitchySharp 插件(拖放 SwitchySharp.crx 到扩展设置),然后导入 SwitchyOptions.bak
    • Firefox请安装 FoxyProxy ,Firefox需要导入证书,方法请见 FAQ
    • IE/Opera 用户请右击 goagent.exe 托盘图标设置 IE 代理。
    • 连接不上的用户可以尝试使用 gogo-tester 测速。

图文教程

常见问题

配置介绍

更新历史

原文:https://code.google.com/p/goagent/

舆情监测软件可追查消息源及发布者

"舆情监测软件的厉害之处,是可以迅速显示某一事件的发布源头,即谁通过什么平台发布的。公安部门可根据监测信息迅速锁定发布者。开发舆情软件的公司有深交所上市的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美亚软件主攻监测国内网络。由于大多数有影响力的境外网站已被中国政府封杀,美亚并没有植入太多的境外数据库,境外监测功能较弱。舆情监测软件可监测各大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甚至评论回复等平台,与软件商后台联系后也可进行QQ群监测,而微信搜索功能暂时不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项目内,除非涉及到国家安全才会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进行监测。目前相对安全的,可能是通过语音传递信息,因为语音监测只能显示语音时长,暂时无法显示语音内容。"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40833

完整报道:https://a248.e.akamai.net/f/1/1/1/dci.download.akamai.com/35985/159415/1/p/?u=node/154

国人想使用正常互联网需要了解的知识

@北見陽:一个吱国人想使用正常的互联网所需要大概了解的知识和资料:PPTP、L2TP、OpenVPN、VPN Gate、Goagent、IPSec、DNS污染、IPv6、SSH 、修改host、公共DNS、浏览器翻墙插件、镜像网站、防火墙知识、各种吱产杀毒软件的危险、移动设备翻强知识......还需要花时间寻找VPN提供商、免费翻强软件下载地址.....


http://redian.today/t/216513

透过卫星天线访问自由网络

长平:中国庄严宣告保护个人信息?

文/长平

英国人彼特·威廉·汉弗莱和美国人虞英曾在中国遭到起诉,公诉人称他们在上海注册了一家公司,接受境内外客户委托,对多家公司或个人进行“背景调查”,通过向他人购买公民户籍、出入境记录、移动电话通话记录等信息,制作“调查报告”后卖给委托客户。他们先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200余条。

此案近日在上海开庭审理,两名被告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获刑两年六个月及两年,并被罚款及驱逐出境。此案被称作“首例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上海一中院在新浪及腾讯官方微博对庭审进行了全程播报。新华社也发表了较长篇幅的庭审报道,宣称此案“向外界发出庄严宣告——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中国不存在任何法外之地”。

虽然中共官媒借案件“庄严宣告”的宣传模式十分可笑,但是这个新闻的确让人感到有些新鲜:可能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原来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法律保护。

保护公民信息法规

《刑法修正案(七)》的确有这样的规定,其第二百五十三条从两个方面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一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二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也就是说,非法提供和非法获取相辅相成,是一种共生关系。“非法提供”犯罪在先,情节理应更重。

新华社报道中说,两名被告按每条800元至2000元人民币不等的价格,先后向他人购买中国公民的户籍信息、出入境记录、移动电话通话记录等资料数百条(起诉书称200条)。他们将这些信息制作成“调查报告”后,以数万至数十万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客户,每年获利数百万元人民币。

两百条个人信息,竟然可以让他们每年获利数百万元。能够提供户籍信息、出入境记录、移动电话通话记录等资料的机构或者个人都是谁?他们出售个人信息的收益呢?遗憾的是,公诉人似乎对此不感兴趣,媒体报道也假装这一犯罪事实不存在。

事实上,在中国随便一家广告公司、咨询公司、房产地销售公司、保险公司、金融公司……都可以掌握远远超过两百条的个人信息。他们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按照不同等级发送短信、打电话或上门约谈。电信公司、网络公司、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出售个人信息,早已不是秘密。一次出售的信息,可以数以百万计。

公安部的“身份证查询”生意

甚至中国公安部也把它掌握的十三亿公民的个人信息公开出售。该部成立了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曾经以查询一次五元人民币的标价,在网上出售个人身份信息,包括核对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和个人照片。这个生意从一开始就遭到质疑,但仍有律师及媒体为其辩称系便民服务,并不违法。卖了几年之后,该“便民服务”悄然终止。既然不违法,为什么不继续?如果违法,为什么不受追究?这几年的收入哪里去了?

公开出售停止之后,公安部的生意转入地下。目前仍有大量网络公司提供“身份证查询服务”,请问这些信息从哪里来?一家大型的收费查询公司在公开报道中称,该公司与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等单位合作,为社会公众提供的身份信息服务。这些合作,不就是这些机构利用“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赢利吗?

除了商业活动之外,出于政治目的滥用权力提供、获取及展示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美国雅虎公司曾因向中国警方提供个人信息,导致异议人士被判刑入狱,遭到舆论抨击、国会听证及当事人控告,不得不公开道歉及高额赔偿。可是,中国的网络公司,哪家不是随时准备甚至主动提供信息给警方?警方也从来不避讳从电话、QQ及邮箱等通讯记录中获得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因政治原因被公布到网络也屡见不鲜。2008年西藏“3.14”事件之后,美国杜克大学的中国学生王千源被认为支持藏独,遭到大量中国网民的辱骂。随后,网络出现“追杀令”,并公布了她的个人资料,包括其生日、身份证号码、住址、学校和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她在青岛的父母不得不离家躲避,但其住所仍被人扔石头、泼粪、投掷花盆及涂鸦。除了政府机构,还有谁能全面提供这些信息?如果不是政府指示或默认,对于这种公然披露公民个人信息并攻击的行为,警方为什么不“庄严宣告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信息公开不对称

说到这里,不得不讨论一下网络“人肉搜索”。最希望严格保护个人信息的人,大概不是普通民众,而是中国的政府官员。连公布个人及家庭财产收入、甚至办公电话,很多官员都说侵犯了个人隐私。近年来,若干例官员腐败案,如抽名烟的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前局长周久耕、戴名表的陕西省安监局前局长杨达才,都因为网民从一张照片开始的“人肉搜索”而立案被查。

从法律上说,很多“人肉搜索”都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然而,在中国官员既非民主程序上台,为官过程中民众也没有监督渠道,滥用权力、贪污腐败成为普遍现象,“人肉搜索”成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私力救济”,有其正当的理由。

但是,我不得不说,尽管每一场“人肉搜索”都可以很热闹很畅快,就其整体成效来看,相对于官员的大量腐败,其惩治作用微乎其微。首先,数量十分有限。网民十年辛苦搜索的结果,还不及纪委一天公布的人数(8月1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十名厅局级官员被查的消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纪委查贪更有正当性。其次,范围十分有限。被“人肉搜索”的贪官,不过是被当局允许闹腾的“小苍蝇”中的极少数。如今严打网络“谣言”,甚至“小苍蝇”也很难搜索了。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与官员个人信息公开,本身并不矛盾。现在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很多时候是公民个人信息随便公开,而官员个人信息严格保护。

https://a248.e.akamai.net/f/1/1/1/dci.download.akamai.com/35985/159415/1/p/?u=article/152

宣称提供免费翻墙代理服务的FreeShadow

官网地址:http://freeshadow.info

防火长城导致国外电商网站普遍加载缓慢

中国的电子商务销售领先世界,但国际电子商务网站很难从中获得一份蛋糕,原因是政府的防火长城导致国外电商网站普遍加载缓慢。网站监视服务公司 Catchpoint System使用位于中国大陆的30个节点,测量了50个美国和国际知名品牌网站的访问速度,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加载缓慢。加载最快的网站是时装品牌Michael Kors,其页面平均响应时间是3.5秒。玩具反斗城和阿迪达斯等网站的加载时间要慢得多,某些情况一个页面加载时间需要20秒甚至更长。Catchpoint称,这种情况是防火长城导致的,使用中国的服务器网站加载速度会更快,但并非绝对。Catchpoint发现,如果网页包含了被屏蔽的境外网站链接,网页加载会很慢,比如包含了 Facebook或Twitter的链接。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40773

维基百科自曝与网络审查斗智斗勇

遍布全世界的网民都会感谢维基百科以科技推进了全球信息民主化,但在许多政府官员或者创作人员看来,维基百科是版权破坏者,甚至是网络世界的“恐怖主义分子”。科技和互联网所掀起的与法律、政治之间的角力仍在继续,至少目前来看维基百科并没有打算显示出任何屈服的姿态。比如,在最新一期透明度报告中,维基百科尽可能清楚地用事实证明,他们可不是谁让删帖就删帖那么好说话。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

用户有决定权

在这份透明度报告中,维基百科称,在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共收到了304条删帖请求,但无一获准。同期他们还收到54份来自《数字千禧年著作权法案》的通知。该法案的本意就是迫使维基百科删除“侵权材料”。在这些请求中,维基百科仅发现28份材料有效,维基百科将删帖的过程尽可能公开透明地显示给公众。所有以上的删帖请求和著作法案通知中,大部分都来自美国。

维基百科还对各种来自外界的要求以及应对做了数据分析。2012年7月~2014年6月,有56个是要求查看用户数据,维基同意了其中针对犯罪传唤的8条请求,同意率达到14%,远低于LinkedIn和Twitter等网络公司,这两个公司同意率往往接近50%;要求删帖的304条则无一通过。维基称,维基百科不是“我们的”,而是“你们的”,是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写作、上传、编辑而成的内容,只有用户们才对页面有最终决定权。

维基百科还公开了一些删帖的请求,并详细解读了维基是如何拒绝删帖请求的。

第一个案例是一只猕猴的自拍照。一个摄影师在印度尼西亚工作时偶然放下了手中的相机,一只好奇的猕猴趁机拍了这个梦幻的自拍照。由于这个自拍照水平一流,在许多出版物中广泛流传,也被添加到了维基共享资源中。随后摄影师声称维基百科此举侵犯了版权并要求将其撤下。但维基百科拒绝了该要求并继续保留了照片。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某个土著居民使用的语言。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原住民语言中心声称自己拥有一种名为“palawa kani”语言的所有权,维基针对这种语言的介绍文章侵犯了版权。

但维基百科认为,即使是著作权保护法也不能禁止人们使用某种语言,或者针对某种语言进行正常讨论。该语言中心的这种要求只会影响言论自由和研究教育工作的开张,所以维基百科拒绝删帖。

与法国情报局角力

被曝出的法国情报局的举动则有点耸人听闻。他们把维基百科的审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把维基管理员带到了办公室。2013年4月,法国情报当局认为维基百科披露的一个军事基地信息涉密,并威胁维基百科管理员如果不删除的话,将会面临刑事犯罪。一口拒绝的维基百科后来称,事实证明该基地完全不是什么机密信息,之前还为出版界提供过旅游观光。

还有一家出版公司则完全忘记了有些信息已经随着时代成为了公共信息,所以他们提出要求维基百科删除维基翻译中的《傲慢与偏见》、《福尔摩斯历险记》等,实际上这些书籍都已经过了版权保护期。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19335.htm

BitTorrent Bleep:注重隐私的P2P聊天工具



BitTorrent公司上周发布了去中心化聊天服务BitTorrent Bleep的一个早期版本。BitTorrent博客解释说,传统聊天服务的方法是发送者将输入的文字或语音信息发送到中心服务器,服务器中继信息到接收者。服务器会记录聊天内容和相关的元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政府和黑客想要的。Bleep的开发早在Edward Snowden公开NSA大规模监视活动前就开始了,BitTorrent CEO Eric Klinker称,Bleep的使命是致力于扭转中心化服务的趋势,推动分布式服务的发展。Bleep没有使用传统的登录名,而是向用户分配一对数学生成的密钥,一个公钥作为用户的公共面孔,另一个私有用于加密Bleep上发送的信息。为了在Bleep上聊天,用户需要交换公钥。聊天信息使用分布式哈希表(DHT)传递,没有中心服务器记录。为了发起聊天,Bleep需要Ping一下P2P网络中运行Bleep服务的计算机,寻找想要聊天的对象。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40740

苹果iCloud中国用户数据或转存至中国电信云服务

江西省抚州市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栏目

【TechWeb报道】8月14日消息,有消息称,苹果公司iCloud中国用户的数据已开始转存至中国电信云存储,此前iCloud产生的数据大多被存储至美国的数据中心。此次数据存储转移是苹果iCloud数据存储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地区。

据江西省抚州市政府网站显示,在网站部门信息公开栏目中,有一条来自抚州市崇仁县电信分公司,发布于8月12日的主动公开信息显示:“苹果iCloud生产流量割接至中国电信云存储服务”,即苹果iCloud中国用户的数据已完成转存中国电信云服务。

据电信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电信的云服务,将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同时,未来苹果公司iCloud中国用户数据的存储需求将达到数百PB。

此外,苹果公司关于云存储合作的要求细节也被部分披露,例如:每个月只能有4分19秒的中断,每用户服务请求处理时间超过一定数值即视为服务不可用,以及意味着不能丢数据的“数据的可用性达到99.99999999999%”标准等。

据了解,苹果公司2011年推出iCloud云服务,采用iPhone、iPad。Mac电脑等苹果设备的用户均可以通过这一服务存储、共享照片、文档等诸多内容。此前,iCloud产生的数据大多被存储至美国贝卡莱罗纳州的苹果公司iCloud数据中心。(阿茹汗)

http://www.techweb.com.cn/it/2014-08-14/2064333.shtml

工信部就谷歌遭屏蔽做出信息公开申请答复

@mailunion:网友因谷歌被屏蔽向工信部申请信息公开,工信部答复了!申请与答复如下:



http://www.v2ex.com/t/127685?r=phuslu

枫叶香蕉v5.3.0.0版发布

枫叶香蕉发布好用的v5.3.0.0版本

特色功能:

1.一键使用谷歌所有服务!

2.推特和脸书 youtube 全部支持,看1080P没问题,只要你网速给力!6M带宽足矣。

3.使用枫叶香蕉独有网页加速技术,技术来自goagent开源,我们做了自己风格的优化。

下载地址:https://code.google.com/p/maplebanana-agent/

近年来中国对社交媒体的管控一览

在此前几年展开针对新浪微博(Sina Weibo)等微博服务的打击行动后,中国现在将关注焦点转向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简称:腾讯控股)旗下的微信(WeChat)等通讯应用。政府上周针对通讯服务发布了限令。

过去几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逐步加强了对在网上发表言论的控制。

以下是中国对社交媒体监管进程的总结:

-- 2011年10月:中国政府发出将管控社交媒体的信号。官员们呼吁加强对社交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对通过网络传播“有害”内容的行为予以惩处。官方媒体还鼓励微博用户以实名注册账户。

-- 2011年12月:中国要求微博和其他类似服务的用户以实名注册账户。可能危及国家安全或“扰乱社会秩序”的帖子被禁发表。

-- 2012年4月:中国政府暂停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评论功能,因有传闻称落马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正计划发动政变。此禁令持续了三天。新浪微博删除了与此传闻有关的几个账户。 
 
-- 2013年:当年3月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政府再次打击“谣言”,这一次的目标为备受瞩目的评论人士。一些知名博主在夏秋两季被拘留或接受讯问。

-- 2014年5月:中国政府宣布,三家政府机构将针对微信及其他通讯应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特别监控行动。此次行动是为了打击“散播谣言”。

-- 2014年8月:中国首次对即时通讯服务设限,限制可发布政治新闻的账户类型,并要求拥有广大用户且传播力广泛的公众账户进行实名注册。

http://cn.wsj.com/gb/20140811/bog135415.asp

goagent开发者声称遭到“五毛攻击”

https://twitter.com/phuslu/status/499134241477648384

开发者所发布的公告:
敬告所有五毛,如果你们继续使用不停顶贴的人肉置顶的攻击方式,将使用脚本删除所有五毛(包括疑似五毛,自干五,反串角色五)的帖子。
因为五毛继续人肉置顶,将 issues 排序改成 ID 降序排列,请大家今后多使用 star 功能关注自己关心的 issue。
致五毛:你们已经触犯公认的规则底线,被删帖的时候请不要喊冤。
致大家:招募义务删帖员,请通过邮件联系我。
https://code.google.com/p/goagent/

中国加紧控制移动即时通信工具

中国周四收紧了针对移动即时通信工具的审查制度,出台了旨在限制异见的严厉规则,同时有消息称,一些国外聊天服务已遭到中国屏蔽。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新规则,禁止公众账号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发布时政类新闻,并要求提供商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

新用户还必须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并签订协议,承诺按照共产党定义的“七条底线”行事,即:“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

北京知名历史学家、博客作者章立凡表示,缺乏具体细节使当局具有宽泛的权力,可以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规定。

“我认为这些规定在更大程度上是威胁和发出警告,而不是实际提供监督和控制,”他表示。“我们应该留意,看谁第一个在这些规定下受到惩罚,然后就能看出谁是预定目标。”

腾讯(Tencent)的微信(WeChat)和QQ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即时通信服务。新规则公布后,该公司股价应声跌至128.30港元,跌幅为3.5%,是5月7日以来最大幅度的下跌。北京方面此举令人想起去年针对新浪微博(Sina Weibo)的类似行动,那次行动使类似于Twitter的新浪微博大量流失用户。

野村证券(Nomura)分析师王超表示,腾讯股价下跌是因为投资者担心微信将受到与新浪微博相同的对待。“人们记得新浪微博所受的影响,当时股价波动相当大,”他说。

虽然新规则似乎是针对国内聊天服务,但昨日另有消息称,一些国外聊天服务自7月1日起在中国被屏蔽,北京提供的理由是担心这些聊天应用被用于煽动恐怖主义。

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表示,中国官员已向他们证实屏蔽服务的情况,这是对用户自上月初以来注意到的服务瘫痪的第一个官方解释。

屏蔽对象包括韩国的即时通讯应用“连我”(Line),韩国聊天应用KakaoTalk,一键通话应用服务Talkbox和Vower,以及短信应用Didi。

“中方向韩方解释说,它屏蔽了一些曾被用于传递恐怖主义相关信息的国外信息服务,”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屏蔽“连我”曾被外界与7月初香港争取民主的游行联系起来。

“以反恐为名屏蔽(互联网)的说法还是比较新的,”章立凡表示。“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种对言论加强控制和监管的形式。”

据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互联网事务主任Lee Jin-kyu介绍,中国官员并未向韩国同行提供支持屏蔽决定的具体情报。“本部表示,中国没有就其举措指出任何具体的恐怖活动,”他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乔木提出,反恐也许不是北京方面的真正动机。“恐怖主义和这些即时通信工具之间据称存在的关联是相当牵强的,”他表示。“总的来说,这听上去像是他们在利用反恐这个借口禁止国外的应用;政府要控制这些工具的难度较大。”

北京一向怀疑服务器位于中国境外、因而难以监测的外国互联网网站。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谷歌(Google)等网站都被屏蔽。

Ma Fangjing补充报道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7644?full=y

乌鲁木齐一网民翻墙发“谣言”被捕

天山网讯(记者庞雪芳报道)7月28日,莎车县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造成无辜群众37人死亡,13人受伤,31辆车被打砸,其中6辆被烧。处置过程中,击毙暴徒59人,抓捕涉案人员215人,缴获“圣战”旗帜以及大刀、斧头等作案工具。正当全疆各族干部群众沉浸在悲痛之中,强烈谴责暴恐犯罪时,国外网络上却出现一篇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所谓“新闻报道”,捏造骇人听闻的细节,故意煽动民族仇恨。

我区公安机关侦查发现,这篇“新闻”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是不折不扣的谣言,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该谣言最初从乌鲁木齐市发出,系网民通过“翻墙”手段发送至境外网站。8月6日,公安机关查明情况后,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8月10日,记者采访了犯罪嫌疑人阿巴拜克热木,了解其作案经过。

凭空臆想编造夸张“新闻”

犯罪嫌疑人阿巴拜克热木今年22岁,对于在编造谣言并通过“翻墙”在境外网站传播的犯罪事实,他供认不讳。

阿巴拜克热木在编造的谣言中称:“7月28日,莎车县艾力西湖镇三个村子的妇女为迎接肉孜节集会,有异教徒给汉族人报信称妇女们聚集念经 ,武警部队迅速赶到聚集地将妇女和孩子全部击毙,大约有50人……从清真寺回来的男人们拉着尸体到派出所和镇政府讨说法,却被以冲击派出所为名逮捕起来,于是该村的伊玛目开着自己的车,从早到晚在附近的几个村子演讲号召大家要“圣战”。汉族人知道这个信息后,立即组织武警部队镇压群众,对这个三个村进行轰炸后,武警部队对没死的、受伤的进行击毙……艾里西湖镇是莎车人口最多的乡镇,莎车人口最少的乡也有500—600人,这样统计的话,死亡人数可能达到3000—5000人左右……”

谣言的描述有板有眼,仿佛亲眼所见。但事实上,阿巴拜克热木从7月28日起就没有出过家门。

“我7月29号从自由亚洲电台听到莎车‘出事’的消息,然后又登陆我在境外网站注册的账号,搜索发现没有关于这件事的信息,我就想着自己编一条新闻,发在网上引起人们注意。”阿巴拜克热木说,他凭着想象,学着境外电台的手法,从煽动社会仇恨和民族对立的角度编造了谣言,于7月31日发到境外网站上。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第二天早上,阿巴拜克热木觉得自己编造的东西“效果并不好”,于是就修改了一遍,在清晨7点左右重新发布。这期间,他多数时间窝在自己的房间里与电脑为伴,没出过家门。“第一次写得不够严重,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起不到煽动情绪的作用。”阿巴拜克热木说,修改时他故意加入很多细节,还编造很多数字,希望看上去更真实。

对于为什么要编造虚假内容,阿巴拜克热木说:“我不在乎我写的东西是真是假,我只想吸引更多人注意,形成舆论影响。”

这次,他的目的达到了,这条谣言被“世维会”等境外敌对势力发现并利用,造成恶劣影响。

受不良思想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经查,阿巴拜克热木系莎车县人,2006年起随家人搬至乌鲁木齐,无业。走上犯罪道路,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据阿巴拜克热木供述,他从小就在莎车县的地下非法讲经点学习经文,被灌输了大量宗教极端思想。2013年3月,家里接通宽带网络后,他开始热衷于在网上查看有关宗教极端、民族仇恨等方面的内容,并逐渐掌握了“翻墙”技术,经常收看收听“世维会”、“东突之声”、“自由亚洲”等网站和广播。

“这些内容对我的思想冲击特别大,看多了、听多了我就认为这些内容都是真的,形成了民族仇恨思想,仇视政府和社会。”阿巴拜克热木说,刚开始收看收听这些内容时,只是出于好奇,后来就沉迷其中,逐渐失去理智。最多的时候,他一天上网时间超过18小时,“翻墙”收听收看各类非法和极端内容。

阿巴拜克热木性格内向,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我跟他们(身边同龄人)没有办法交流,他们觉得我从网上看到的东西都不对,总是笑话我。慢慢地,我也不愿意跟别人交流,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我。”阿巴拜克热木说,家里开通宽带后,网络就是自己唯一的朋友,到事发前,他每天都要上网十多个小时,多数时候是“翻墙”浏览境外不良网站。

公安机关抓获阿巴拜克热木时,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中发现了大量暴恐音视频和电子书。其中,音频文件335个,视频文件12个,电子书127部。据阿巴拜克热木交代,通过观看这些暴恐文件,他还掌握了制作爆炸装置的技术。

相比于对宗教极端思想和暴恐内容的了解,阿巴拜克热木的法律知识几乎为零。对于自己的行为,他说:“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我不懂法。”

造谣传谣危害巨大追悔莫及

据办案民警介绍,阿巴拜克热木发布的谣言在境外快速传播,并且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国内,所幸公安机关及时发现,还没有在国内广泛传播。

“在目前的反恐形式下,任由谣言扩散,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肩负反恐维稳重任的公安机关也要分散出大量精力处置。”办案民警表示,对于恶意散布谣言,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查处、绝不纵容。

对于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阿巴拜克热木流露出悔恨之意。“我随便编的一篇东西,对国家和人民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很后悔。我愧对父母,希望他们原谅我。”阿巴拜克热木说,希望同龄人不要相信他写的这种假东西,更不要因为沉迷境外网站,走上犯罪道路。

事实上,莎车县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发生后,相关谣言并不只这一条。

7月30日,国内某媒体就刊发了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称7月28日的案件中,公安从和田县调人与暴徒对抗,有多位警察牺牲。这条消息对新疆的反恐维稳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同时,也饱受质疑,因为作者并未到现场,也没有采访到任何当事人,而仅凭道听途说。7月31日,该报发布更正向读者致歉,承认报道严重失实。

新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淳分析说,每当重大事件发生后,社会上就会有谣言产生,媒体有时甚至也会发布不实消息,这与当今社会成员追求关注度有很大关系。徐淳表示,谣言的危害超乎想象,而且会伤害到所有社会成员,应严加防范和遏制。同时,公众也要提高辨别力和判断力,认清事实、明辨是非,做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http://news.ts.cn/content/2014-08/11/content_10373071.htm


漫画家变态辣椒遭网络全面封杀

Embedded image permalink

https://twitter.com/VOAJiangHe/status/498455302015303681

友情推荐: Shadowsocks商业服务

另附:

科学上网利器 Shadowsocks 使用方法

百度网盘因涉黄被警告

官方新华社报道,北京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以百度网盘传播的视听节目中含有淫秽色情内容,违反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对百度下达整改通知书。报道称是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百度展开了调查。8月6日,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依法约谈了百度公司有关负责人,向其公布了调查取证结果,对该公司放松网盘内容监管,导致出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内容的问题进行了警告,要求百度网盘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关闭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内容的账号,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展开了净网2014行动,当时百度已经对云网盘文件共享展开了清查。而另一个文件共享网站新浪爱问共享至今仍然被关闭。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40678

国信办宣布十条办法严管即时通讯工具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规定》共十条,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根据规定要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工作,省级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相关工作。《规定》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管理要求。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需取得相应资质

《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和公众服务信息都做了明确定义: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微信、QQ、飞信、陌陌等热门应用均包括在内;公众信息服务则指的是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例如微信上的各种公众号。

《规定》明确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若即时通信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需保护用户信息和公民隐私

《规定》明确要求,即时信息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办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需“后台实名”,遵守“七条底线”

《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规定》还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时政类新闻只能由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号发布

针对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为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开设公众账号,应当经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提供者审核,由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

《规定》明确要求,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

《规定》同时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违规或被封号

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协议约定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8-07/6470338.shtml


腾讯封停百余微信公号 3500万用户“主动举报”

据介绍,仅今年上半年,腾讯安全中心举报平台就收到约6000万条举报消息,有超过3500万用户主动向腾讯举报恶意账号,经审核有365万个恶意账号被冻结。
“微波炉紧急通知” 背后有人借机牟利

微信有关负责人昨天透露,为了进一步优化平台的生态环境,让用户获取更加真实可信、有效的信息,避免遭受谣言、诈骗等侵害,近期将对有害信息进行重点清理。

该负责人表示,淫秽色情、诈骗特别是谣言等有害信息的存在,将会对这种信任关系造成破坏,从而也影响整个沟通环境的良性健康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范围也非常广,越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事,越是有分量、有创意、有新意的内容,也越容易被关注、评论或转发。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这样的心理,别有用心地传播起谣言,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煽动蛊惑。”

事实上,早在7月底,微信官方就已对外发出预警,称将会针对近期出现的虚假点击、集赞等行为进行打击,而谣言、诈骗常常与这些行为相伴相生。运营者往往通过一些是非颠倒、极富蛊惑力的谣言,来骗取用户的关注并获取商业利益。

值得关注的是,微信方面此次清理的重点将是公众号,尤其是刻意散布虚假信息、诈骗、色情以及诱导用户进行分享的公众号。

微信上述负责人强调,腾讯旗下的任何产品都将用户放在第一位,这里不仅包括用户的体验,更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对于伤害用户体验,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腾讯都坚决打击,绝对不允许此类现象肆意扩散。

该负责人举例,前段时间不少公众号流传出所谓“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的谣言,其中影响面最大的文章包括《微波炉生产厂家打死也不说的惊天秘密》以及《紧急通知: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此谣言一出,立刻引起用户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借机牟利。“我们将会对整个谣言商业链条进行清理。”微信有关负责人透露,不仅涉及前端的谣言发布,也会将打击的范围扩大到后端的交易等环节。

上半年365万个 恶意账号被冻结

据介绍,微信诞生至今已超过三年,逐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有害信息的完整打击体系,包括“用户举报、快速核实以及主动打击”等三大机制。用户举报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来源。在所有的公众账号文章末尾,微信都开设了“举报”通道,用户随时可以对自己发现的谣言文章进行举报。微信团队有一支专业的运营团队对用户的举报进行核实,对举报属实的信息进行有效快速的响应,只要举报得当,7天之内都会得到相应的处理。仅今年上半年,腾讯安全中心举报平台就收到约6000万条举报消息,有超过3500万用户主动向腾讯举报恶意账号,经审核有365万个恶意账号被冻结。

每日封停 欺诈广告1000万条

此外,腾讯通过“雷霆行动”对不良信息以及网络黑色产业链进行专项清理。同时,配合国家“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微信还在腾讯网建立“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题页面,并同时开展了全方位的“打黄”行动,投入超过200人的专业队伍在微信中完善投诉渠道、设立用户举报平台。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的投诉功能,或者随时通过值班电话、在线邮箱举报不良信息,此类信息一经核实,微信将予以“快、狠、准”的打击。

据最新官方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平台已对涉及传播谣言的近千篇文章、百余个公众号进行了删除和封停。删除文章近千篇,封停公众账号百余个。

而腾讯雷霆行动自启动以来,也累计封停假货公众账号3万个;每日封停欺诈广告1000万条;QQ和微信针对有风险网站链接每天给用户提供29万次提示;上半年配合各地警方打掉网络黑色产业链团伙10余个,抓获约80名嫌疑人,涉案金额接近2500万元人民币。

微信相关负责人强调,将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的责任。同时也请广大用户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拒绝当谣言的“助推手”,防止上当受骗,从根源上遏制网络谣言传播和生存的空间。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17021.htm

中国警告微软不要干扰反垄断调查

周一,中国政府警告微软(Microsoft)不要妨碍反垄断调查,这是中国把目标对准微软的另一个迹象。几天前,官员们 突击搜查 了这家科技巨头在中国各地的四个办公室。

这种严厉的警告说明,在中美紧张局势因为间谍及经济问题不断加剧之际,北京方面对待此次调查是相当严肃的。其措辞通常用于中国最具挑衅性的政治敌人,比如日本和达赖喇嘛(Dalai Lama),而很少出现在商务案例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正告”微软要严格遵守中国法律,“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阻碍案件调查。”

中国一直认为,这个国家必须停止依靠外国科技供应商,加强国内工业的发展,更好地防止外国政府窃取机密。周一,中国的监管机构还对微软副总法律顾问玛丽·斯纳普(Mary Snapp)进行了询问。

上周,国家工商总局宣布,该机构正在对微软展开调查,因为有人投诉微软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捆绑销售,使用验证码,而且不披露产品信息。

据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调查人员复制了财务报告,并从没收的电脑及服务器中获取了文件和其他数据。由于微软的一些员工处于无法联系的状态,或不在中国,官方担心该机构可能无法完成调查。

最近几个月,中国官方媒体一直指责微软在“滥用市场主导权”,于4月停止支持其XP操作系统——在中国共有2亿人使用该系统。5月,中央政府所使用的电脑拒绝安装微软Windows 8操作系统,有关部门表示,他们担心自己会受到美国的黑客攻击。公司否认自己存在任何不当行为。

微软在声明中称,“微软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运营模式绝无例外,始终如一遵守并符合中国法律法规。”

中国政府一向喜欢用2008年的一项反垄断法来对付外国公司。7月,国家媒体报道称,处理价格垄断的管理机构国家发改委正在对移动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Qualcomm)进行调查,因为它可能违反了反垄断法,而且对中国客户的要价过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盛杰民是制定该法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说,微软的案件是该法通过后,国家机构所进行的反垄断调查中规模最大、情况最复杂的一个。盛杰民称微软是“美国高科技行业的象征”,还说周一的警告——在调查部门的官方声明发布后不久发出——在某种程度上是指向华盛顿的。

他说,“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不希望美国政府代表微软进行调停。”

他指出,微软也应该注意。“如果微软能很好地配合这次调查,”他说,“到最后不见得会进行多么严厉的惩罚。”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40805/c05microsoft/

“如何翻墙”系列:fqrouter 安卓系统翻墙利器


先插播一个广而告之:

最近3个月,如果你访问俺博客首页,经常会发现俺博客首页只显示很少的几篇博文的链接(有时候只有1篇)。为啥捏?

其实俺在博客后台的管理界面上,设置了“主页显示最新的 20 个帖子”。但是没起作用。经过俺观察,只要发布了一篇超级长的博文,就会导致博客主页只留下这篇超长博文的链接。在这篇超长博文之前的其它博文,链接都不显示了——这很可能是 Blogspot 平台的 Bug。

最近2年来,俺平均每月发布一篇“分享电子书”的博文,通告当月更新的电子书。从5月份开始,俺会把整个“电子书清单”嵌入到这篇通告博文中(以方便大伙儿阅读和下载)。由于电子书很多,导致这篇博文的内容超级长(字节数约200KB)——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的问题。

如果哪位读者知道如何解决此问题,欢迎告知(到博客留言或者给俺 Email)。

 其实一年多以前,就有读者建议俺普及 fqrouter 这款工具。不过当时它还不太稳定性(有些兼容性的 bug),功能也不够强(当时还不支持“免ROOT”),也不知道它是否足够坚挺,所以俺一直在观望。如今这款工具已经比较稳定了,用户数也非常多了,它的“坚挺程度”也经受了考验(包括“六四的25周年”之际)。是时候写一篇普及性的教程了 :)

★fqrouter 是啥?

这是一款比较轻量级的 Android 系统翻墙工具,而且是开源的(代码库在“这里”),作者是天朝网友。

该工具的官网是 fqrouter.com(已经被墙),官方博客在“这里”,Google Play 应用商店的链接在“这里”(不建议直接从 Google Play 下载,原因后面会解释)。

该工具在2013年7月升级到 2.0 版本(所以也称为“fqrouter2”)。截至本文发布时,最新版本是“2.11.5”。

★如何下载?

fqrouter 早就已经在 Google Play(安卓的官方应用商店)上架,链接在“这里”。

不过上面提到说:Google Play上的无法在Android 4.4上免ROOT使用。

fqrouter 的作者建议用户从“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打开该链接之后,会看到几个镜像。然后你可以下载 fqrouter 的 apk 文件(本文发布时,该链接尚未被墙;本文发布一天后,读者反馈该链接已经被墙)

★如何安装/使用?

安装很简单,先把刚才下载的 apk 传到手机/平板上。在手机/平板上点击该 apk 文件,就进行安装了。装好之后,你到 Android 的应用界面就能看到 fqrouter 的图标。

顺便提醒一下:Android 的版本需要 4.0 或更高,才能“免 ROOT”使用。换句话说:4.0 之下的版本,一定要 ROOT;4.0 或更高的版本,可以 ROOT 也可以不 ROOT。

双击该图标就可以启动它。第一次启动可能会稍慢(它要进行一些初始化工作),然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让你设置启动模式。对于大多数网友而言,就用默认的“VPN模式”好了。

不见图 请翻墙

上述这个对话框只会出现一次,以后再启动 fqrouter 就不会出现了。

另外在 VPN 模式下,每次启动 fqrouter,Android 系统都会弹出如下警告,你只需勾选“我信任此应用程序”,并点“确定”既可。

不见图 请翻墙

启动好之后,打开手机/平板上的浏览器,随便访问某个撞墙的网站(比如:Youtube、Twitter、Facebook),只要能打开,就说明翻墙成功啦 :)

在 VPN 模式下,只要fqrouter能够找到可用的翻墙通道,那么你的Android系统中所有的软件都能翻出去。

★如何共享翻墙通道?

◇概念说明

fqrouter 的一大特色(亮点)就是:它可以共享翻墙网络,让你的手机/平板变成一个“翻墙路由器”——这也就是 fqrouter 这个名称的由来。

有了这个功能之后,你只需在某个手机/平板上安装 fqrouter,这台设备就变成“翻墙路由器”,其它的设备(包括 PC)都可以通过这个“翻墙路由器”联网。

◇先决条件

由于该功能需要基于 Linux 的 iptables,所以手机/平板一定要 ROOT 才能使用该功能。另外,即使是 ROOT 的手机/平板,也【不一定都能】使用该功能,还要看Android 版本、硬件、驱动等其它因素(也就是说,ROOT 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fqrouter 的作者写了一篇《无线中继启动的条件》,里面说得很详细,俺就不浪费口水了。

◇具体操作

先放两张界面截图(一张中文,一张英文)。

不见图 请翻墙不见图 请翻墙

为了省事儿,俺直接把作者博客上的一段说明拷贝如下。这段说明中的“Wifi Repeater”对应中文界面上的“无线中继”。

中间的黄色五角星代表运行了fqrouter的手机。向上的箭头变绿表示,手机已经翻墙成功了,连上了自由的互联网。默认使用的是公共代理,如果你自己有代理服务器可以进入Settings自己添加。支持的代理协议有:GoAgent, SSH, HTTP代理,WEBVPN 以及 ShadowSocks。
左右两个箭头表示fqrouter可以让别的设备通过自己访问自由的互联网。但是,分享翻墙网络的前提是手机ROOT了。
Wifi Repeater的箭头会在Wifi Repeater启动之后亮起。它的做用是把翻墙网络用无线热点的方式分享出去。默认的用户名是fqrouter,密码是12345678。与系统自带的无线热点的区别是,系统自带的无线热点启动之后手机自身的无线网络就断掉了。而Wifi Repeater可以保持手机自己仍然使用无线网络上网。但是,只有少数的手机支持Wifi Repeater,如果启动失败不要意外。
Pick & Play的箭头表明是否有设备正通过Pick & Play的方式经过fqrouter翻墙。这个功能主要是为了给Wifi Repeater启动失败的用户准备的。它不用启动新的无线网络,而是扫描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比如台式机,iPad这些。然后点选之后会强制这些设备通过fqrouter所在的手机上网。对于被点选的设备没有任何要求,也不需要在这些设备上安装其他的软件。
如果以上两种分享翻墙网络的方式都失败了也不用泄气。只要手机ROOT了,翻墙网络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共享网络的方式分享出去。比如USB,比如蓝牙,比如3G无线热点。对于一些特殊的Android设备,比如tpmini大眼睛这样的机顶盒,它系统自带了无线路由功能,可以把有线网络用无线热点的方式分享出去。这样只要启动了fqrouter,机顶盒发射的无线热点也是翻墙的了。
★关于“耗电与耗流量”的问题

fqrouter 的作者提及该软件的设计思路是:让手机客户端软件依靠一堆“公共代理”来进行翻墙。由于“公共代理”通常都不稳定(随时可能被 GFW 封 IP),所以 fqrouter 必须考虑各种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这导致了翻墙客户端的处理变得复杂,因此也比较耗电、耗流量。

以下摘自作者自述(链接在“这里”):

fqrouter 的复杂性有:
只要能直连的都直连,实在不行了才走代理(因为重试了,所以流量更费)
一个代理挂了,切到另外一个代理再试一遍,每个连接最多切两次(因为切换了,所以流量更费)
goagent公共代理,一个appid才1个G的流量,用完了就要刷新。(代理刷新需要耗费流量)
DNS查询都是穿墙实现的,一个DNS服务器没响应就切换到另外一个(因为切换了,所以更费流量) 
★关于“安全性”的风险

本小节针对那些“很关注安全性(尤其是隐私性和隐匿性)”的网友。

◇风险1

刚才提到 fqrouter 的联网策略之一是——“只要能直连的都直连”。也就是说,如果某个网站没有被墙,基于fqrouter访问该网站等同于“直连访问”。这种情况下,该网站会看到你的“公网IP”。

◇风险2

fqrouter 依赖好几种不同的公共代理,其中也包括goagent(属于 GAE 翻墙)。俺在《2014年5月翻墙快报》一文中有提到:所有的GAE翻墙方式都存在一些隐私方面的缺陷。

如果你手机/平板上的fqrouter正好用的是goagent作为代理,会增加隐私方面的风险。

◇风险3

如果使用 fqrouter 的“共享翻墙通道”的功能(基于 wifi 方式),由于 wifi 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所以这种玩法会增加安全风险。(关于 wifi 的安全问题,俺有空的话单独写一篇博文聊一聊)

◇小结

如果你需要在网上进行一些非常敏感的操作(比如像俺这样,发表煽动颠覆朝廷的言论),强烈建议【不要】用 fqrouter。对于非常敏感的操作,俺再次唠叨一下:一定要用【多重代理】(最好是 TOR 加上其它前置代理),然后再搭配【双虚拟机】。这两个教程参见《如何隐藏你的踪迹,避免跨省追捕》系列博文。

★TO 有志于翻墙事业的程序员

GFW 是一群助纣为虐的程序员搭建的——这是天朝全体程序员的耻辱。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程序员能够投身于翻墙事业,让 GFW 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如果你懂一些手机方面的软件开发,并且有志于翻墙事业,你也可以参考 fqrouter 的源代码(代码库的链接在本文开头已经给出),或许能从中有所借鉴。另外,fqrouter 的作者写了一篇文档,介绍该工具的整体架构(链接在“这里”)。

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4/07/gfw-fqrouter.html

翻墙辅助:GAEChrome绿色便携版

GAEChrome绿色便携版,由Star制作分享,集成过滤广告插件,翻墙辅助插件工具 。可以翻墙国外网站,并且无广告!最大特点就是 每次启动GAEChrome就自动打开GoAgent。无需用户手动打开,省事!而且缓存保存在Chrome目录 "User Data" 文件夹下,方便携带!



版本介绍:

·集成 AdBlock 广告过滤插件
·集成 swi tchysharp 上网辅助插件
·集成 GoAgent 3.1.20 正式版(内置多个APPID,打开即用!)
·设置缓存保存在Chrome目录 "User Data" 文件夹


使用说明:

运行GAEChrome目录下GAEChrome.exe文件

浏览器为七星1.36.2.217内测版,浏览器集成了AdBlock去广告插件

运行浏览器时自动运行GAE,退出时自动退出GAE。GAE加Proxy SwitchySharp插件实现智能翻墙。
ps:GAE已经配置好无需再修改,内置几百上千个账号


锁定方法:双击 GAEChrome目录下GAEChrome.exe文件启动浏览器 ==> 右键单击任务栏的浏览器图标,选择"将此程序锁定到任务栏" ==> 重新运行一次 GAEChrome目录下G AEChrome.exe文件。这样设置后,点击任务栏图标可直接启动Chrome浏览器便携版,任务栏不会出现两个浏览器图标。

温馨提示:
WIN8或WIN8.1系统用户如果创建了浏览器快捷方式或将浏览器固定到任务栏,请运行GAEChrome\Chrome目录下Win8.1注册类修复.bat文件,否则提示没有注册类。此为七星浏览器BUG。

如果在使用中遇到问题请反馈,作者联系方式:

Email:star@staritw.com
官方网站:www.staritw.com

By Star

下载地址:http://www.disks8.com/file-7586.html

转自:http://www.staritw.com/thread-3234-1-1.html

来源:http://www.fanyue.info/2014/08/gaechrome.html

温州有线电视机顶盒被黑客入侵




海外反共黑客网在8月1日向黑客友军发出祝贺,指友军攻克温州中广有线电视频道,并发表8张电视台机顶盒被黑客入侵后,插播反共标语的画面。标语分别包括“大片土地给俄(,)反打起钓鱼岛(、)香港台湾主意”;“释放王炳章”、 “共匪才是罪犯”、 “去X妈三个自信”等。

新浪微博及天涯社区,有网民张贴电视被黑后的截图,显示入侵是自称“反共黑客” ,代号 “ NDS “人士所为。电视被黑期间,显示“机顶盒无法接收信号”。“反共黑客”则插入六四天安门事件“坦克人”、西藏自焚僧人、维权人士被自杀等画面。当中并呼吁技术人员,“请长时间保留此文,不要配合土共伪政权删除”。黑客并发出维权人士王炳章、朱虞夫、刘晓波、郭飞雄等人的相片,要求立即释放他们。

温州市城管执法局在晚上,发出紧急通知,证实电视画面被“非法分子”入侵,并发布了“不良信息”。城管请“大家明辨是非,请勿参与发布或转发相关图文,以免造成不良信息的二次传播。”

浙江都市快报微博说,晚上多位温州网友反映,温州地区有线电视节目信号疑似被黑。中广有线温州分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紧急抢修。温州市区部分区域有线电视出现收视异常,希望广大用户理解。

国内财联社报道,电视被黑持续数十分锺,之后节目中断。该报道被广泛转发,但不到一小时全部删除。至于国内转贴图文的内凤凰网等媒体,文字与图片在深夜也已经消失。

温州市区有线电视的母公司华数传媒,是全国最大的互动电视内容提供商,业务范围覆盖浙江全省600多万户。

http://www.rfa.org/cantonese/news/Wenzhou-TV-hacker-08012014123747.html

Alipaybsm.exe是个有意思的东西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要讲一个目前还没结束的故事。故事可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也可能因为我的懒而就此打住。但至少我觉得目前已经有足够有意思的信息可以让诸位知道了。这件事,跟支付宝有关,跟(网络)信息安全也可能有一些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接着看下去。

我以前曾写过一个服务器Ping值测试程序(参见这里《写了个批量测试服务器Ping值的小工具》)。这个程序一直都能满足我的需要,直到有一天在我老婆的笔记本上遇到了问题:对几乎所有的IP,我这个程序的Ping都很快收到了回应,快得不正常,几乎就像做了个本地调用一样,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于是我打算看看这是怎么回事情。

当时我人在公司,VC6远程调试又不方便。最后靠着DbgView终于搞清楚了:接收到的数据中,多出来了一份不正常的东西。我之前的代码,并没有估计到这份不正常的数据可能会出现,所以处理上出了些问题。

OK,这算是我的Bug。可这“不正常的数据”到底是什么东西?我把它Dump出来一看,还真是有点奇怪!ICMP Type是8,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则与预期的Echo回应包刚好相反。算上sendto时候系统自己加上的IP包的包头,跟我送去发送缓冲区里的数据那是一模一样。

要解决我程序里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但是另一个问题就不那么好回答了:为什么其它电脑上不会这样,偏偏这台电脑会出现这种奇怪的事情?

直接答案很简单——它一定跟别的电脑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那么还有第二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可以说是我的幸运,也可以说是阿里集团的不幸。因为我的Taskmgr里面进程列表设置为按ASCII字母序排升序的缘故,我很快就找到了这第二个问题的答案:Alipaybsm.exe。杀掉Alipaybsm.exe这个进程,前面提到的那份“不正常的数据”就不再出现。而这个Alipaybsm.exe似乎由AlipaySecSvc.exe在守护,过了一会儿就又自己启动起来了。它一出现在进程列表中,我一试,哈,那个奇怪的现象就又出现了。

后来,我把这事情在Twitter上说了一下,还引发了一场小小的讨论。
我目前还没完全想明白Alipaybsm.exe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初步感觉,有可能是跟背地里监控网络流量有关。毕竟,目的地址不正确的数据,就算被放入Socket接收缓冲里面,在网络层与传输层之间估计也被滤掉了。我这次是因为用了SOCK_RAW,需要自己下到网络(IP)层来处理数据,才碰巧发现了这个情况。如果只是在传输层(TCP/UDP)从事工作,估计不会有任何察觉。
只不过,反过来讲,如果能做到复制数据到Socket接收缓冲,那应该完全可以做到监控流量而不带任何痕迹才对。所以我目前还只能理解为,Alipaybsm.exe想完全监控网络流量,所以利用了这个手段(复制发送的数据到接收缓冲中),但干这事屁股没擦干净(也可能没法擦干净),才产生了我遇到的这些情况。

我本来以为当时那个Alipaybsm.exe是个假货。但看EXE的详细信息,以及绑定的数字证书,都像是支付宝官方的真货。我又以为那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版本,可能有Bug,但我前两天为了转一笔账,又去下载并安装了一个支付宝安全控件,然后它又出现了,带着它那奇怪的行为又出现了。

所以,我们来仔细看看这货吧:





看上去挺正常吧?

在Twitter上讨论的时候,有人表示,在Mac上用防火墙没观察到有这个现象。为此,我今天特意去确认了一下:在Windows上抓包,也观察不到这个现象。我估计,只有自己写基于SOCK_RAW的程序,才能收到这些数据。为了检查这种特殊的行为,我专门写了个小程序AlipaybsmTester,基本上就是一个单地址单次单线程的PingTester。



从这幅截图中可以看到,Microsoft Network Monitor只抓到了一来一回共两个包,但我的测试程序发了一个包收到了两个,内容各不相同。如果杀掉Alipaybsm.exe,那就只会收到后一个包了。

接下来再看看这个Alipaybsm.exe的一些更好玩的事情:
很奇怪的是,它其实并不是随着“支付宝安全控件”(Aliedit.exe)装上去的。当你登录支付宝,根据Web页面上的提示安装了“支付宝安全控件”时,只会在Program Files (x86)\alipay下面建一个名字叫alieditplus的目录。

但是过一会儿(我这次过了30分钟左右),在alieditplus下面会出现一个update目录,并下载一个SafeTransaction_Setup.exe放在其“\job\file\tmp\zip_1009_”子目录中(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随后Program Files (x86)\alipay\SafeTransaction目录便出现,里面就有Alipaybsm.exe(当然还有一些别的)。

我在网上想搜一下关于这个Alipaybsm.exe或SafeTransaction_Setup.exe的相关信息,发现少得可怜。Alipay官方完全没有提到过这些东西,好像它们是感染了AIDS的私生子一样。不过每个安装了支付宝安全控件的电脑上,估计都会有这些个东西(还有个AlipayDHC也值得注意)。我认为以这种方式进行推广的程序,很可能另有其目的,不见得真的是保障个浏览器安全这么简单。如果真是为了保障浏览器安全,完全可以公开(乃至大张旗鼓地)宣传,然后打包到安装包里一起分发下去正大光明地安装,不是吗?

PS: 我后来发现,杀掉AlipaySecSvc.exe也会导致复制数据包的现象中断,并且重启该服务之后,恢复现象花的时间比单单杀掉Alipaybsm.exe要长。可见Alipaybsm.exe的角色大概只是一个行动的发起者和结果的分析者,具体对流量实施监控的行为,很可能是它去调用AlipaySecSvc.exe中的某些个服务来完成的。这说明对于“支付宝安全控件”本身也不能掉以轻心。相关功能其实可能一直就放在AlipaySecSvc.exe中,只是没有人来扣扳机而已。而这个扣扳机的可以是Alipaybsm.exe,也可以是别的谁,那谁谁谁。

来源:http://blog.superliufa.com/2014/07/Alipaybsm-RawSock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