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文追讨工资,被判敲诈勒索罪案终得平反

作者:刘晓原 来源:刘晓原的博客

今天,我收到杨晋山发来的一封邮件。他在信中说,收到了永宁县公安局在2008年12月5日作出的撤销案件通知书,通知书中称,撤销对他的敲诈勒索一案。

杨晋山说:“该决定是2008年12月25日由永宁公安局作出的,但信是3月13日才寄出,寄到我的户口所在地(也是我毕业分配的单位:兽医站)。他们明 明知道我在广州,而且案卷中也有我在广州的居住地址和联系电话,却要寄到我已离开了十多年的单位。幸亏好心人帮我转到了我的出生地(同是一个镇,但是在农 村,另一个村),最后由我的亲属再寄过来广州。真是万幸,要是不小心丢失了,我可能还要一直等下去!!如此做法,居心何在?”

杨晋山从邮件中发来了撤销案件决定书照片,从决定书中可知,公安机关撤销的是杨晋山涉嫌“损害商业声誉、商品声誉”罪一案。但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杨晋山是因敲诈勒索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也许是案件在提起公诉后,一审法院认定构成的是敲诈勒索犯罪。

杨晋山“敲诈勒索”案,由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来作了结,令我感到十分不解。这样了结案件,其实是不符合法律程序规定。

据媒体报道,2007年9月,永宁县人民检察院以杨晋山涉嫌敲诈勒索罪向永宁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12月,永宁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杨晋山有期徒刑3 年。杨晋山不服,提出上诉。2008年2月,银川中院撤销永宁法院一审判决,发回重审。6月23日,永宁县人民法院再次做出一审判决:杨晋山犯敲诈勒索 罪,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重审仍判有罪后,杨晋山再一次提起上诉。由于案件引起媒体关注,也遭到法律界的质疑,二审判决迟迟不敢作判决。由于案件还存在管辖权之争,据说永宁方面想把案件移送北京海淀司法机关办理。

也许是受“华硕”敲诈案中黄静被判无罪的影响,案件不仅难以移送给北京海淀司法机关(就是想移送,北京方面也不会接受,黄静案已经让海淀警方头痛了),宁川中级法院竟也不作判决了。于是,案件一步一步退回到了公安机关,再由公安机关作出撤案决定。

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二审法院将案件发回重审后,在一审重作判决,被告人再次上诉,二审法院是不能第二次撤销案件发回重审。在此情形下,如证据不足,或不构成犯罪,就应当直接改判无罪。

但是,宁川中院没有遵守最高法院的规定,不知他们是以何种理由将案件退回一审法院,一审法院又与何理由退回检察院,检察院再以何种理由退回公安机关。最后,只能由立案的公安机关来擦“屁股”。

由杨晋山案件,使我想起了当年李志平“故意杀人案”。李志平案件也是走的这样的程序,但是李志平没有杨晋山“幸运”,在被关押近七年后,才以取保候审方式放出来。至到第十六个年头,才给他解除强制措施。至今已是第二十六个年头了,也没有给他撤销“故意杀人案”决定书。

按照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司法解释规定,公安机关以“情节轻微”不属于犯罪为由而撤销案件,犯罪嫌疑犯(或被告人)拿到这样的撤销决定书,就从法律上证明了自身的清白。可以按《国家赔偿法》规定,要求赔偿人身自由被羁押期间的损失,同时要求返还被扣押的钱物。

尽管案件以公安撤案来了结,并不符合法律程序规定,但杨晋山能逃过这一劫,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附:《写博文追讨工资,咋成了敲诈勒索犯罪?

关注“讨工资被判敲诈勒索罪”者的命运

广电总局出台通知 无证影视剧网上禁播

来源:废话一筐

废话一筐:

  广电总局又在乱作为了。嘿嘿!网上影像居然要证,看来是准备封网了。下次出版总署也乱作为一下,网上发帖要有书号或者期刊号。哈哈!

广电总局出台通知 无证影视剧网上禁播

核心提示: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出台《通知》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网上目前传播美剧、日韩剧和台湾地区的影视剧大多属"无证"播放。这意味着网友在线收看美剧、日韩剧日子将走到尽头。

  青年报4月2日报道 各大视频网站在如今已经成了网友在线收看美剧、日韩剧的“捷径”,也造就了不少在内地拥有超高人气的海外明星。不过,影视剧品种丰富、内容新鲜的各大视频 网站的逍遥日子,随着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而走到了尽头。《通知》中明确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 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

  现状目前网络传播的影视剧有没有许可证?

  美剧和日韩剧基本“无证”

  广电总局在《通知》中对于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做出了三十一项规定,包括“互联网视听节目不得具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赌博、 恐怖活动等内容”等。并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单位所播节目应具有相应版权,传播的影视剧必须符合广播电影电视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取得广播影视行政部 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或《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

  事实上,所谓的“许可证”无非是否拥有版权的问题。天线视频的雷小姐告诉记者,网络上目前传播的影视剧一部分是有版权的,而另一部分是没版权的,其中,美剧、日韩剧和台湾地区的影视剧大多属“无证”播放。

  她解释称,影视剧的许可证获得必须由具有引进资质的公司来进行引进和报批,比如电视台和音像公司等,在取得发行权后,方能公开传播。而网络播放 的有许可证的影视剧大多都是电视上也能播出的,并不存在网络直接向制片方购买版权的情况,“曾经有网站想要直接向韩国MBC电视台购买某韩剧的版权,但结 果发现网络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资质。网上的美剧大多是没版权的,以网友上传为主,在民间自发传播,网站只是一个载体。”

  封杀《通知》施行后再看不到美剧?

  网友友情共享也将被删

  总局的《通知》出台后,最令网友担心的是将来还能不能在网络上看到免费的新鲜出炉的美剧和日韩剧。

  对此,雷小姐坦言,目前总局还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所以她也无法确定究竟要如何去执行这一《通知》,但就目前字面意思看来,美剧确实将与中国内 地观众“绝缘”了。“你想,像《越狱》这样没有许可证的热门美剧,自然就不能在互联网上被搜索到了,我想米帅可能也要成为最后一个来中国淘金的美剧男主角 了吧。”米帅之所以能得到在上海代言服装和汽车的机会,完全是依赖《越狱》在网络的风靡。关于美剧在互联网的播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牵扯到中美知识 产权的不同,但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被正规电视台或影视发行方引进的美剧,也将不可能在网络出现。

  雷小姐直言,这一《通知》显然对土豆、优酷等视频分享类网站的影响非常大,而且,《通知》实施后,就算是网友友情上传的“无证”美剧,网站也必须予以删除,不然就会被追究责任。

  影响《通知》施行后网络时效性何在?

  可能将比电视更加滞后

  互联网即时传播的特性,无疑是其深受网友追捧和热衷的重要原因,前一天刚在美国播出的《越狱》新一季第一集,第二天中国网友便能在网络上欣赏到,这种免费的资源共享,助推了影视剧在网络的遍地开花。

  当所有在网络播出的影视剧也必须像目前在电视台播出的影视剧一样拥有“许可证”之后,网络快速、即时、免费的传播优势又将如何得以体现呢?业内人士认为,一旦网络也要有版权,那网络影视视频和电视基本没有差别了。

  对此,雷小姐悲观地认为,“甚至要比电视台更滞后播出。”她表示,一般电视台在购买了影视剧播出版权后,都是阻止网络先播的,只有等到自己播完后,才会丢给网络。“一样要审批、要走流程,一个圈子下来,网络播出的影视剧也完全不新鲜了。”

  网友反应

  网上美剧还能继续看

  《通知》一出,立即引起诸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记者昨日在各大美剧贴吧中发现,大家都在担心自己喜爱的美剧会因此而遭禁播,以后都将看不到美剧了。

  网友议论纷纷。“现在网上热传的美剧、日韩剧等,都是网友下载自行传播的,哪来的什么许可证啊?”“网络看日韩剧也要等审批?那要等到哪年哪月啊?岂不是和电视台放的一样了,我们能看到的都是两三年前的韩剧了。”

  有网友也表示支持和理解,“为了国家法制更健全,我愿意忍痛割爱”,还称这是打击违法视频网站的大好机会,并且还能保护我国的知识产权,何乐而 不为。一位资深网友对此也分析得头头是道,他认为,总局的规定只是限制了网络媒体,“但这个条例其实也是进步的表现,毕竟我们之前对于版权的意识太过薄弱 了,很多网络视频媒体完全是利用网友的力量在牟利。”至于以后再也看不到美剧的说法,该网友也认为没有那么夸张,“大家不用担心以后不能看到美剧,退一步 说,我们依然可以从国外网站获得片源,添上字幕就可以看了嘛。” (本文来源:青年报 作者:林艳雯 实习生邱瑾)

探秘中国博客审查:一个实验

作者:兰小欢 来源:有个博客

草泥马和河蟹的战争在不断升级,河蟹不断发展新的武器,草泥马不断使用新的诡计。在草泥马族茅山巫师部落穿墙术不断提高的今天,河蟹那层厚厚的壳 --- “大火墙”以及金盾工程,已经显得越来越笨重无力。今天河蟹朝廷越来越倚重的是武功诡异绝伦的“太监”群体 --- 各大网络服务商的“自我审查”。在这一点上,河蟹再一次成为了苏俄老大哥的小兄弟:俄罗斯的网络审查强劲绝伦,而且根本不屑使用“大火墙”这么笨重原始的技术,玩儿的就是黑客和自我审查,更详细的介绍点击这里

俄罗斯的情况按下不表,今天我们来测试的是中国“十五大太监”各自的葵花宝典神功修炼程度以及各自武功招数的特点。这十五大大内高手分别是:百度,博客大巴,中国博客网,凤凰播报,猫扑,MSNLIVE, MY SPACE,网易,QQ空间,新浪,搜狐,天涯,TOM,雅虎中国,和歪酷。

这项实验由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JMSC)的 Rebecca MacKinnon领军,耗时10个月。她的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设计实验和计算机程序,然后在2008年2月和2008年9月之间不停的向这十五大高手出招:用五十类不同的话题在各个网上发文章,测试各大高手的自宫程度和手法。这五十类话题包括:突发事件,台湾,农民工,非法拆迁,经济金融,西藏等等,无奇不有。

看官须知,这各大高手虽然受朝廷统一领导,但修行主要靠个人。几乎每家公司都有各自开发的“太监程序”,有些还是业内共享的标准,所以修行程度差别很大。在实验者进行的有效的108次实验中,功力最深的公司“太监”了 60次,第二的太监了44次,而功力最浅的只太监了一次。由于内容敏感,实验者并没公布这些功力排名公司的名字。(一旦公布出来,那家功力最浅的公司肯定要受被迫面壁,重新训练,哈哈)

举几个例子。

实验者试了四篇关于毒奶粉的文章。凤凰网出手最恨,四篇全灭。其次是天涯,删了两篇(其中一篇还是官方关于温总视察一个销售毒奶粉商店的报道)。

再试十篇关于西藏的,引发13大高手纷纷出手。最狠的灭了八篇。

十六篇关于奥运的(开幕式假唱,体操队员年龄等等),出手最恨的灭了八篇,有四家一篇都没灭。

什么话题能引发十五大高手一起出招呢?“政治异见人士”,所有人都出了手,最恨的灭了4篇。



除了出手凶狠程度不同以外,各大高手的武功招数也不同。有的高手只玩儿一首绝活,有的则花样百出。

1. 干脆发表不了。“对不起,您的文章发表失败,文章内容包含不合适内容,请检查”(百度)。有十一位高手怀此绝技。

2. “您的博文已经提交,需要审核后才能显示。谢谢”,十位高手修炼过这个。

3. 猫扑,网易,和TOM:在博文发表后,只能自己看,公众看不了。

4. 开始发表成功,随后删除。大家都见识过新浪的“马眼小人儿”了:“对不起,您访问的博客地址不存在。”

5. 文章内容可见,但关键字变成“×××”。博客大巴和雅虎中国的独门绝技。实验者从新华网上原文粘贴了一篇胡锦涛谈论藏独问题的文章到博客大巴,结果“胡锦涛”就变成了“×××”,是“避讳神功”第十八层的境界。

6. 博客发表,但中国大陆用户看不到。这是微软的“龟息大法”了。

可以看出,虽然宣宣是“河蟹进行曲”的总指挥,但各大高手的“河蟹之舞”姿势各不相同。任何一个经济学研究者,如果能提出一套理论解释这种不同并且加以数据验证,那就一定会成为下一个Jesse Shapiro(芝加哥大学的年轻经济学家,刚三十岁。他将“媒体偏见”的研究带入了全新的境界)。

关于这次实验的详细介绍及结果,见这篇英文论文《中国审查制度2.0: 公司如何审查博客》

中华新四大神兽 草泥马毒豺之后最新两神兽

来源:http://www.bullogger.com/blogs/hanqingyian/archives/287703.aspx

中华四大神兽


第一神兽:草泥马



“宽广的马勒戈壁景色多壮丽,勇敢的草泥族人民歌颂着你,俊健的草泥马多么的美丽……”日前,这首由中国网民撰写的《草泥马之歌》,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网站,国外媒体纷纷对“草泥马”现象品头论足,这个本义是指向某个物种的词汇,折射出人们对中国文字的无穷想象力,并开始无限发酵和变味。

有网友以考证的笔法指出,“草泥马”即为“羊驼”。于是,商家依此为据,匆忙制造出了“草泥马”玩偶,在网络上大肆出售。生物学家却考证得出,根本没有“草泥马”这种生物;学者却又考证出“卧槽泥马”有历史出处。丝丝缕缕,迷乱不堪……

马勒戈壁上的野生草泥马

在一个草泥马部落,笔者认识了草泥族青年,草泥良次。他告诉笔者,部族里只有成年男性才可以配有一匹草泥马。草泥马分为三个品质:最下等才叫做草泥马;中等的叫做卧槽泥马;而最上等的是狂槽泥马,要部族里骑术最好的人才能获得。草泥两良次说自己因为骑术好,还没成年的时候就成了狂槽泥马。笔者随即来到了草泥良次的家,他的母亲热情接待了我们。喝了些许马奶,草泥良次的父亲草泥大爷也回到了家。草泥大爷忧伤地告诉我:“现在日子愈发不好过了,因为草泥马的食物卧草几乎全被一种叫河蟹的动物吃掉了。”他也不知道河蟹是怎么来的。但是显然,随着食物的减少,草泥马数量在急剧减少,很有绝种的可能。

鲜红的晚霞和岩石如同一对轻骑,护送笔者离开马勒戈壁,在缓缓的落日下看着一群一群的草泥马湮没在沙尘之中。如果不保护环境,或许最后倒下的必将是整个人类……

“草泥马”的走红,源于一首中国网民制作的《草泥马之歌》。该歌曲是童声合唱,于2月初以视频方式贴在网络上。贴出《草泥马之歌》的网友说:“里面的声音绝对没有处理,是我用各种童声唱了八遍合成在一起的,请放心收听。个人无聊之作,开心一下而已,请勿认真。”可连视频制作者都始料未及的是,该视频让人认真了,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出现了一堆“草泥族”。著名学者、文化批评家崔卫平在其博客上以《我是一只草泥马》为题,对该“族群”的出现缘起做了梳理。

“我为发明这种谐音隐语的人击节赞叹。它的潜台词是说——有些话我是说不得的,你不让我说,这个我知道,你看,我是配合的,不是吗?当然了,我自己也觉得,说这样的糙话是不应该的。”在文章中,崔卫平说:“所有这些东西的出现,直接与一项叫做‘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有关。”

当网友渐渐对“卧槽”、“草泥马”、“卧槽泥马”等词汇习以为常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段凡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把“卧槽泥马”当作一个成语来解释: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即使有相应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胜任,等同于烂泥敷不上墙。


这一解释,被网友结合恶搞,引申出了无穷寓意。知名网友撰文称:“江湖闻此,无不大噱,喷饭者不可胜数。博士惊惶,查无实据,愧汗交流致歉。”云南大学古代汉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凭直觉说:“这个词不可能出现在《战国策》里吧!”为谨慎起见,他特意查证了《战国策·楚策四》。

第二神兽:毒豺


种类: 肉食者
物种: 犬类
发源地: 毒豺原盛产于中国,因历史悠久,其源已不可考。毒豺曾经遍布全世界,如今仍活跃在中国、古巴、苏丹、北韩等地。上世纪40年代,毒豺繁殖迅速,险些造成其它物种的整体灭绝。其危害性,可见一斑。

习性: 毒豺是肉食动物,胃口颇杂,无所不食,而且爪尖齿利,天性好斗。不过这些都不足为奇,令人费解的是它们在吃掉其他动物之前都会围着它转上几圈,嘴里叽哩咕噜好一阵,貌似在表达什么,据动物学家翻译,那意思是:“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毒豺的习性十分奇特,由于耳膜天生异常薄弱,所以毒豺不喜欢听别的动物大声鸣叫。遇到随便叫唤的动物,毒豺就会冲上去将它们撕成碎片。动物们逐渐不敢出声,只会点头和鼓掌,终于实现了咳血发展的河蟹社会。据专家研究,毒豺也并不是完全听不得叫声,它们其实喜欢听一种乐器的声音。这种乐器叫“尾光筝”,每听到“尾光筝”的声音,毒豺们都会面露喜色,手舞足蹈。迫于毒豺的淫威,动物们都学会了演奏“尾光筝”,据说在中国境内有无数的高手,其演奏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毒豺天敌 :毒豺的天敌是敏猪,敏猪原产于西方,专以毒豺为食,近百年来繁殖迅速,遍布全球,毒豺逐渐被消灭。

据说毒豺们在争斗中皆是躲在阴暗的角落,背朝敌人,再从屁眼里喷出一股股剧毒而奇臭的液体,此毒汁腐蚀性极强,沾者立刻血肉消融,仅剩一架白骨,十分駭人!毒豺当年正是以此横行天下的,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白骨森森,天下生灵为之涂炭……直到出现了敏猪。

敏猪让毒豺胆战心惊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身手,这也是“敏猪”名称的由来。不管毒豺如何狡猾奸诈,敏猪都能自如地腾挪跳跃,并发出可直击毒豺要害的如来神掌,穿透力极强,毒豺无法承受,会七窍出血,气绝而亡。

敏猪的出现让动物们终于从毒豺的魔爪下解放出来,它们终于寻回了欢快的日子。

不过在毒豺原产地中国,那儿仍然是它们滋长的沃土。不同于其它毒犲,中国毒豺在体形上比普通毒犲要大十倍以上,是毒犲种类中的“大只佬”。此地毒豺种类繁多,有蚣、蟾、蟷及其寄生虫等,不下成百种。由于因为都要依赖血腥生活,所以每当敏猪到来的时候,寄生虫河蟹和无毛蟷们都会冲在最前面。

敏猪的身手虽然了得,但在寄生虫面前却难以施展。因此局面一时僵持不下,生活在此处的动物们仍然生活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黑暗之中。


第三神兽:草泥乃乃戈熊

这一动物生活在草泥部落,有很多种类。大型的叫做乃乃戈熊,虽然身体稍嫌笨拙,但是攻击力特强;小型的叫做草泥乃乃戈熊,尽管攻击力略逊,可是天生敏捷且又风度翩翩。在草泥马被河蟹灭种后,乃乃戈熊迅速窜起,在草泥部落快速繁衍。吸取草泥马的沦亡教训,乃乃戈熊彻底摒弃了草泥马温文尔雅的习性,个个勇猛异常。遇到河蟹及其同党,不消五分钟就可置对手于必败之地(比例是六成死四成伤)。河蟹对其毫无办法,圣屎的吠菌也派不上用场。

但是大多数的乃乃戈熊不吃腐肉和母蟹,这其实大错特错。因为河蟹不分公母,都很会装B和装死,如果不加甄别,很容易就被河蟹蒙混过关。狡猾的河蟹蒙混过关之后,必然变本加厉地破坏草泥部落的生态,令乃乃戈熊的生存环境恶化。

第四神兽:谐鳄


谐鳄是凶残的食肉类两栖动物,为冷血之卵生动物,长久以来甚少改变,属脊椎类两栖爬行动物,其性情大都凶猛暴戾,喜食弱小动物,噬杀人畜毫不留情。自从水上出现一种称为神经飞船的劳什子后,谐鳄也能不时出现在黑暗的夜空,因此现在也有人把它归类为三栖动物。

世界上现存的鳄类已不足十种,分布在东北亚、加勒比海、非洲部分地区;谐鳄则仅在中国生存,但数量多达数千万只。据谐鳄自称,它是唯一能够万岁的真龙。

谐鳄总是与毒豺同时出现。较之其它鳄类,谐鳄最大的特点就是十分明白一切天道人理,但仍然毫不犹豫地逆天而行。别以为谐鳄(有个“谐”字就)比毒豺善良,其实在谐鳄华丽的外衣里面,包裹的却是一颗比魔鬼更凶残更邪恶的心!看看它的血红的标帜就可知道,它那血盆大口是用多少生灵的鲜血染就的。

谐鳄有时也会流眼泪,只不过那并不是因为它会悲天悯人,而是在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谐鳄虽然饕餮贪婪,其肾脏的排泄功能却很不完善,体内多余的盐分,要靠一种特殊的盐腺来排泄。谐鳄的盐腺正好位于眼睛附近,盐腺使其能将海水中多余的盐分去掉,从而得到淡水。所以,盐腺是它们天然的“海水淡化器”,而绝非其它别的什么。

严家伟:中国版的“愚人节”—— 09年愚人节感言

作者:严家伟 来源:观察 转自:新世纪新闻网

愚人节最先起源于法国,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的第一天。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把4月1日这一天当作新年来庆祝并互赠礼品。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于是给他们送去些假礼品,例如一个蛋糕盒里装几块石头之类的恶作剧。守旧者也如法回敬,于是后来就形成了在4月1日这一天,互相说谎、欺骗、开恶作剧式的玩笑等西方“愚人节”的风俗。

如果说中国民间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是“俯卧撑”、“躲猫猫”、“草泥马”……的话,那么中国官方的流行语应该首推“ 和谐”、“中国特色”与“绝不照抄照搬西方”了。所以据笔者观察,中国也有“愚人节”。但不是“照抄照搬西方”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其历史虽无四百多年,却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尤其是此“节日”并不只定于4月1日这一天,而是几乎天天都可过有“中国特色”的“愚人节”。正如阶级斗争应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一样,我们中国特色的“愚人节”,则是可以“年年过,月月过,天天过”。

那么这个“中国特色”是什么样的“特色”呢?除了上面我已提到的,它不拘泥于4月1日这一天,是不定期、甚至是天天都可过“节”,这一全世界任何节日都不可能有的“特色”外,还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西方的愚人节,开的都是些小玩笑,小闹小骗一下对方,一般都属个人生活小事之类,因而受骗者即使被人嘲弄为“四月的傻瓜”或“愚人节大傻瓜”,也无伤大雅,一笑而己。而我们的“愚人节”开的往往都是些“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大玩笑”。举其大端,例如毛泽东 1949年10月1日的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便让当时几亿中国人成了“愚人节大傻瓜”。以为自己当真“站起来”了,实则是从此跪了下去。而且这个 “傻瓜”一当就是几十年。又如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共产主义的美好远景”以至什么“三面红旗”、“人民公社”、 “形势一派大好”、“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十五年超英赶美”直到今天的“和平崛起”、“盛世太平”、“中国的人权状况比美国好五倍 ”。没有一个不是愚人节式的大玩笑。甚至把“玩笑”开到国际上去的诸如“美帝发动侵朝战争”、“美帝忘我之心不死”、“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我们去解放他们”、“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中心,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的领袖”、“美国西点军校也以雷锋精神为校训”、“在太空航天飞机上能看到长城”。等等等等,真是信手拈来,无不成“愚人节佳话”,让中国人天天都可“笑口常开”,天天享受“愚人节”的快乐,真是功莫大焉!

二,西方过愚人节,说谎的一般都是以个人的名义出现,而且都是一般的升斗小民。极少有重要的政治人物,出来愚弄人的。而我们的“愚人节笑话”则往往皆出自官方人物、或官媒代言人之口,而且一本正经,信誓旦旦,叫你不相信都困难。例如1989年6.4之后,国务院发言人袁木就一本正经、且斩钉截铁地表示:北京没有一个学生或市民伤亡,死伤的都是解放军战士。又如前文提到的那个“中国的人权比美国好五倍”就出自有大使头衔的沙祖康先生之口。至于中国频发的矿难,每次一出现,“愚人节”式的谎言便又重复一次,不是“领导高度重视”,就是“受难者家属情绪稳定”,好像人家对死了丈夫或儿子根本不在乎似的。而“领导高度重视”言犹在耳,矿难又“梅开二度”,愚人节的谎言又再次重复。甚至就是中共国家领导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经常用的是愚人节的语言来愚弄大家。例如毛泽东已命在旦夕,官方媒体还在说“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体非常、非常健康,这是全国人民的幸福”。结果“全国人民”还没有“幸福”几天,“他老人家”就和我们永别了。轮到邓小平也基本如此,李鹏刚讲过“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小平同志身体非常健康”。结果没多久,小平同志便让李鹏先生“不负责任”了。大概正如童话中孩子谎叫“狼来了”次数一多,便没人相信一样,所以黄菊还未死,网上便“谣言”四起,官方奉命“辟谣”也无人相信,直到黄菊真的驾鹤西去,“谣言”才终于升级为新闻,完成了又一个愚人节的笑话。

三,西方愚人节的谎言,一般都比较简单,而且只是玩笑话。纵有出现在媒体上的“愚人节新闻”也是如此。例如说,美国培育出一种树,上面能结出牛肉来,不是傻瓜谁去信是真的,信了,也不过当回“傻瓜”而已,不会死人的。而中国特色的“愚人节”谎话,说得有鼻子有眼,真像有那么回事一样。而且信了不仅只是当回“傻瓜”,而是要死人的。如三鹿奶粉,中央电视台,说它是经过了一千多道的工序的检验,是绝对合格的国家免检产品。那样权威的媒体,那样言之有据的样儿,你能不信?然而一“信”之后,就是几十万“结石宝宝”遭殃。又如“萨斯”疫情已成燎原之势,身为卫生部长的官员,竟敢“负责任”地宣称“北京是安全的”。这样的“愚人节”式的“玩笑”,可是要死人的。是不是比开“国际玩笑”还更吓人了呢?

更可怕的是,这种“愚人节”式的“玩笑”,如果只是每年4月1日出现,那还便于识别与防范。难就难在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一天,真叫人防不胜防了!

因此,在这2009年愚人节之际,本人强烈吁请有关部门,是否也可把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愚人节”来个与“国际接轨” 的措施。即便是不“照抄照搬西方”,不定在4日1日,改为5月1日,6月1日,7日1日都可以。反正一年只过一次“愚人节”,再多的谎言、假话、笑话都请拿到那一天来说。免得咱老百姓成天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又上当受骗,当了“愚人节”的“大傻瓜”了!

2009年愚人节前完稿

凌沧洲:恶搞提议4月1日为中国猴蛇节(中国喉舌节)

作者:凌沧洲 来源:观察

大陆恶搞流行,继中国网民抗议钳制言论、推出网络新物种草泥马之后,中国作家、资深媒体人凌沧洲恶搞宣传喉舌,也推出新物种——猴蛇。凌沧洲建议,4月1日愚人节可以命名为中国猴蛇节(中国喉舌节)。以下是凌沧洲恶搞的文本:

凌沧洲恶搞提议4月1日为中国猴蛇节(中国喉舌节)

鉴于60年来宣传喉舌基本上不报道中国人也会过愚人节;
鉴于1949年后中国就成功完成传统媒体官方喉舌化的过程,民间办报办刊办台已成为历史;
鉴于2009年4月1日起,中国所有出版社将全部实行书号网上实名申领;
鉴于每年都有“代表”“委员”们在年节问题上提出雷人提案,比如像恢复五一长假等翻烙饼式的提案,而且个别地方在此问题上已经开始来回折腾了;
鉴于这些“人间奇迹”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举世独步、中国特色的;

为此,我提议:

1, 应该把每年4月1号,即举世皆知的愚人节,定为中国猴蛇节(中国喉舌节)。

2, 中国猴蛇节全民放假三天,连上随之而来的清明节和法定公休日两天,构成一个小长假,每年的第一个黄金周,可以促进旅游,加大消费,拉动内需。

3, 定中国猴蛇节的吉祥物为新物种——“猴蛇”,各地都可以推出有特色的猴蛇,并向市民征集猴蛇的芳名,比如公的可以叫“猴猴”,母的可以叫“蛇蛇”,也可以叫“愚愚”、“乐乐”“万万”“岁岁”。

4,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宣传播种,愚乐收割是中国猴蛇节的宗旨。各地要高度重视中国猴蛇节活动,各地动物园园长要亲自挂帅出任当地猴蛇节组委会主任、动物园猴蛇组组长、猴蛇饲养员出任组委会成员,由各种品种的猴蛇在当地进行艳舞表演,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

5, 中国猴蛇节的口号是:“猴蛇,你的精神生活!”

6, 中国猴蛇节期间辅以舞蹈、歌曲、影视、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拟聘请国内最著名的导演、小品演员等,或以义和团大方阵形式,或以二人转方式,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向受众灌输猴蛇精神。

7, 牢牢掌握猴蛇的主动权,把握好猴蛇的表演阵地,千万不能被草泥马之类的野生动物偷袭了表演舞台。

8,主动引导与争夺话语权相结合,严密注意舆论动向。提前进行猴蛇的形象定位,推出电视片和网络视频。猴蛇的形象,可以设计为一个中国金丝猴(公的)与一条中国蟒蛇(母的),在宣传联播上庄严地朗读“新闻”;千万防止网络屁民草根设计出中国金丝猴(公的)与中国蟒蛇(母的)如丧考妣念“新闻”的视频。

9, 在中国猴蛇节成功的基础上,将来可以适时推出中国猴蛇周、中国猴蛇月、中国猴蛇年。让中国国民天天都像过节一样。

2009,3,26

李怡:禁得了仆街,禁不了福佳

作者:李怡 来源:苹果日报 转自:新世纪新闻网

今天是4月1日,愚人节。继内地网民推出《草泥马之歌》后,资深传媒人凌沧洲在愚人节前有新贡献,就是推出一个新物种──猴蛇。猴蛇也如草泥马一样,取的是谐音,用普通话来讲,就是“喉舌”。凌沧洲建议,四月一日愚人节可命名为“中国猴蛇节”(中国喉舌节)。

他的建议理据是:鉴于中共建政60年从不报道中国人过愚人节;鉴于自1949年以来,中国成功完成所有传媒的官方喉舌化,民间传媒已是60年前的历史;鉴于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代表、委员就年节假期问题作些无聊提案;鉴于从今天起,中国所有出版社将全部实行“书号网上实名申领”(以便官方更有效控制出版物)……这些中国的喉舌特色,使作者觉得应该要有一个“中国猴蛇节”了。而喉舌之愚人,也适合把“中国猴蛇节”定于西方愚人节的4月1日。

这是继草泥马之后的又一个大陆称为“恶搞”,香港称为“玩嘢”的网民创作。而这个创作的特点,是针对刺激种种恶搞的源头──喉舌。正因为官方控制了所有传媒,官方每天以种种愚人的新闻报道,充满谎言的对政治社会问题的话语权,加上在传媒和网站对所有敏感词汇的封杀,使老百姓积怨、积愤得不到发泄,于是变花样玩谐音,草泥马之大为流行,现又有以猴蛇来谐音喉舌,直攻中共官方其喉与其舌也。

玩谐音发泄,香港可谓领先潮流。两年前的《福佳始终有你》,以“福佳”谐音“仆街”,对回归后种种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及无能人士乱噏力拼,加以冷嘲热讽。第一版《福佳始终有你》,灵感来自香港官方庆祝回归十周年主题曲《始终有你》,《福佳》上传YouTube,三个月内收看人次达81万,而官方版《始终有你》,两个月才有2万人收听;《福佳》第二版《煲呔搵工靠你》,三星期共有28万人次浏览;第三版《福佳,We Have Money!》则改编自北京奥运倒数一周年歌曲《We Are Ready》。官方曲歌功颂德,让人闷煞兼气煞,导致《福佳》大受欢迎。

最近,立法会议员的粗言秽语引起社会议论纷纷。不少人指摘立法会不去正正经经议事,而去就粗言秽语问题互耍花枪,实是浪费公帑,也不符市民期望。但问题是,立法会过去除了对政府的提案通过如仪之外,有作过多少建设性的议事论事?曾有民选议员的提案在不合理的点票规则中通过吗?对四川拨款的20亿又加40亿,这些香港市民的血汗钱究竟有多少落在灾民身上?又有多少进入贪官的口袋?市民对政府和立法会,早已满街粗话了。

四川省领导人在两会期间,否认震灾倒塌的学校是豆腐渣工程;对学生死亡人数与名单至今不查究、不公布;四川地震灾民与三鹿奶粉的索偿案至今没有一宗被法院受理。全国喉舌更是对所有这些消息予以大封杀。

如果你处身在大陆这样的社会,尤其是身为有寃无路诉,甚或诉寃反而更被寃而吃尽苦头的受害者,你在呼救无门的情况下,难道不会喊一句“草泥马”吗?

老舍小说《我这一辈子》写一生循规蹈矩的老巡警,被寃进监牢,他气得大骂:“我操你妈的祖奶奶”。中共建政后拍成电影,石挥演此角色照样粗口出街。我小时看电影听到这粗话,只觉解恨,不觉耳朵被污染。

所谓粗言秽语,如果是指正常社会中有些人讲话总要夹带性器官,正人君子觉不雅,想移风易俗予以匡正也是应有之义。但在一个扭曲的社会,在政府处事总让人气愤,官员表现总是滑头、回避问题、领高薪不负责、镜头前皮笑肉不笑,这时人们说粗口恐怕就不是出于不良意识,而纯粹只是一种发泄与解恨吧了。你禁得了粗话,却禁不了谐音粗话,禁了“仆街”,禁不了“福佳”。当政者还是自我检讨一下,为甚么政府与官员的民望评分一路趋下,为甚么会被人骂“福佳”,才是正途。

网友造出代表“草泥马”新字

作者:徐静 来源:广州日报 转自:中国江苏网

网友造出代表“草泥马”新字(图)

代表“草泥马”的新字

  虽然“草泥马”典故、“草泥马”之歌、“草泥马”玩偶已走红网络,但网友们对这一网络神兽的兴趣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近日由网友创造,代表“草泥马”的新字开始在网络上慢慢红起来。

  这一新造字由“草”“泥”“马”三个汉字各自的一个部分共同组成。作者首先用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协议发布,之后,flickr(图片上传网站)上的新字图片立刻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许多网友包括和菜头都在自己的博客上转载了这一新字,并做了一些恶搞图片,网友留言纷纷表示“对含义心领神会”。

  近日,网上出现了一批关于中国十大神兽的网帖,十大神兽为“草泥马”、“法克鱿”、“雅蠛蝶”、“菊花蚕”、“尾申鲸”、“潜烈蟹”、“吉跋猫 ”、“吟稻雁”、“达菲鸡”以及“春鸽”。许多热心的网民还为它们撰写了解释,并给它们在现实的“动物世界”中找到了原型。其中,“草泥马”的原型“羊驼 ”因其“忧郁的眼神和邪魅的笑容”(网友语)最受广大网民们的欢迎。

“草泥马”现象发酵:政府僵化被批上愚下智

来源:联合早报网

(联合早报网讯)你认识这个汉字吗?“草”字头,下面是一个“马”和一个“尼”。你肯定不认识。这是中国网民最新“造”出来的一个字。它的意思是“草泥马”,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读音。这个字是新的,“草泥马”也是新的,如果你不熟悉中国的网络世界,恐怕很难理解这两个事物。

  其实,自从进入二零零九年,中国互联网世界里最受人瞩目的明星,大概就是“草泥马”。现在,“草泥”一族已不止有“草泥马之歌”、“草泥马”动物、“草泥马”生活的马勒戈壁,更有了“草泥马”布偶,三十多块钱就可以买一个,以及专门指代“草泥马”的汉字。

  “草泥马”这三个字,如果按普通话谐音来读,是可以用来骂人的,其意思毫无疑问最低俗、最下流、最令人尴尬。在年初那场声势浩大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之前,这三个字大概很少有人能够在公开场合理直气壮地脱口而出。

  但是现在,不止社会底层的“粗俗”之辈在谈论“草泥马”;就连高雅如“小资”和“教授”们,也不避讳“草泥马”。著名教授崔卫平等人,甚至开诚布公地说:“我是一隻草泥马。”

  “草泥马”之所以流行,正是拜那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所赐。在政府公权力主导下,那个现在依然未停的“整治低俗行动”,令网络到处都是河蟹(和谐,指网络审查),很多群组毫无理由地被关,很多文字莫名其妙地被屏蔽。网民极感不快。

  于是,集体无意识中,网民选择了“草泥马”,用最低俗的话语去反击强横的“整治低俗”。网民说:“为了卧草不被吃掉打败了河蟹,河蟹从此消失草泥马戈壁。”

  整治低俗激起了“草泥马”的反抗。现在,当传言说有关部门要把“草泥马”也“河蟹”掉时,网民回以:“草泥马灭绝了,干泥马滚泥马还是 会茁壮成长。”在网民的灵活与政府的僵化对比中,也许真如有些网民所说,中国出现了“上愚下智”格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统治模式终难逃坍塌。

  来源:亚洲周刊

中国审查机制2.0: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审查博客的

作者:Rebecca MacKinnon 原文:First Monday 翻译:四大叔 来源:译言

简介

一篇关于中国互联网审查的论文,作者历时10个月在各大网站反复实验才写成本论文的。(这一研究对于完善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互联网审查机制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
本文的摘要:
这项研究揭开了中国互联网审查的尚处研究阶段的一个层面:中国互联网公司以何种方式——通常是通过删除或者封杀——来审查用户产生的内容。通过对中国博客服 务提供商的系统性测试后发现,各个公司的审查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测试的结果还显示,大量的政治敏感内容在中国的博客世界里幸存,而幸存的几率可以由知识 和策略的运用而提升。这项研究的结论认为,个人用户和公司的选择与反应,会明显地影响到中国博客世界中自由与控制的总体平衡。

摘要:


这项研究揭开了中国互联网审查的 尚处研究阶段的一个层面:中国互联网公司以何种方式——通常是通过删除或者封杀——来审查用户产生的内容。通过对中国博客服务提供商的系统性测试后发现, 各个公司的审查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测试的结果还显示,大量的政治敏感内容在中国的博客世界里幸存,而幸存的几率可以由知识和策略的运用而提升。这项研究 的结论认为,个人用户和公司的选择与反应,会明显地影响到中国博客世界中自由与控制的总体平衡。


内容:

1.简介
2.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3.测试方法
4.发现
5.结论


1. 简介

2008年中,已有2.53亿中国人 成为了网民,中国超越美国成为网民最多的国家(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根据官方统计,到2007年底,中国共有4700万博客维护着7200万 部落格。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花在网上的时间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他们看上去也更加情愿为各种在线社交网站——部落格、论坛、聊天室、照片或视频 共享网站等等——做出贡献,超过除韩国和法国之外的所有受调查国家(TNS Global Interactive, 2008)。这些统计有助于解释为何互联网成为了中国“信息政治”的战争前线(杨,2008)。

2007年底,中国负 责政府信息政策与规范的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译者注)蔡名照强调,所有形式的中国网络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 网上舆论环境”(Bandurski, 2007)。部署在许多城市的成千上万的“网警”,只是中国政府在占领中国人民精神阵地的战役中所使用的武器之一(Xiao, 2007)。数万海外网站被屏蔽于国门之外。每个城市和省份都有一些公民被聘为志愿的或者有偿的评论员,以与政府一致的导向“引导”在线讨论,或者扮演看 门狗角色,向当局报告反政府的讨论 (Bandurski, 2008b)。互联网公司的经理和雇员们——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也被寄望在防止中国的在线言论失控的努力中扮演应有的角色(Pan, 2006a)。

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已 经为国际媒体、西方政府、国际人权运动组织高度关注,现在更是越来越受到学界的注意。然而,这些关注更多地被聚焦于中国互联网审查的其中一个部分:过滤。 互联网过滤指的是通过特定网络访问互联网的用户被阻止访问某些特定网站的过程。过滤可以发生在几个不同层面上:家庭,本地的企业或小区局域网,互联网服务 提供商(ISP),或者是在区域或国家网关层面。同样的过滤技术——通常也是同样的软件——被用在西方的企业办公室、学校和诸多政府单位之中 (Villeneuve, 2006)。在中国,通过在控制中国国内网络数据流向的路由器和软件系统中,以及在国内和全球互联网间传输信息的网关节点中,设置网站地址和关键词“黑名 单”,过滤得以最终实现(Clayton, et al., 2006)。中国的过滤系统即广为人知的“GFW”——这个词是由博客和互联网用户们私下创造的。国际媒体常常不够准确地将“GFW”和中国官方的金盾工 程混为一谈,实际上后者是一个以监视、数据挖掘和内部公共安全网络升级为重点的更为广泛的工程,互联网过滤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August, 2007; Fallows, 2008; Walton, 2001; Klein, 2008)。过滤是中国政府首选的用来阻止访问海外网站敏感内容的措施。

开放网络促进会(Open Net Initiative )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的互联网过滤系统是“全世界最复杂的”,这个层次的审查并 不完美,因为GFW可以用代理服务器、安全传输和其他欺骗手段绕过。正因如此,美国政府和许多希望促进中国言论自由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投入可观的资源,用于 向中国互联网用户散播关于翻越封锁的工具的信息(Ha, 2006)。然而,翻越途径本身并不能解决信息访问的全部问题,不可能打开中国真正自由公开言论的大门。他没有对“内部的”互联网审查提出任何应对之策。 对于那些中国国内服务器上的内容来说,翻越工具毫无办法,因为那些内容或者被删除,或者被阻止出现。

Lokman Tsui (2008) 认为,西方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媒体和活动家们对于GFW和互联网过滤的过份关注,是源于他们被错误地导向了通过铁幕冷战时期的范式来看中国。另外有些人则指出,过滤是访华外国人更可能遇到的中国互联网审查的 一个方面,而影响国内中文互联网的审查对于这些在华外国人和国外的人们来说却远没有那么显而易见。此外,基地在海外的言论自由活动人士们自己——比如自由 亚洲电台、人权观察、记者无国界——都有网站被屏蔽的问题,以至于把过滤作为他们和他们的事业首要的关切 (MacKinnon 2008c)。不管人们关注过滤而忽视其他的原因为何,本论文的目标在于强调中国互联网审查系统中被忽略了的另一部分:国内网站审查程序——来自国内的内 容被彻底删除或者压根儿被禁入的原因。整个程序几乎完全由互联网公司的雇员实施,而不是由“网警”或者其他政府雇员。这项研究重点关注这一国内审查系统的 一小部分:部落格服务提供商如何审查中文用户所写的博客。

++++++++++

2. 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2004年和2005年,中国博 客用户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由于国际上所有的主要博客服务提供商(Blogspot, Typepad, Wordpress.com, 等等)被GFW拒于门外,绝大多数中国博客——他们像全世界大多数博客一样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安装博客软件和架设自己的博客系统——不得不在国内的中文博 客服务提供商那里开设自己的博客。到2006年,鉴于博客、聊天室和论坛在2005年反日街头抗议中所扮演的角色,官方制定了一套规则和强制性的“自律” 承诺,希望强制网络公司把用户产生的内容控制在特定范围之内(MacKinnon 2008a)。

所有在中国运营网站的公司,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服务、聊天室、论坛、部落格、视频或照片共享网站,等等,被要求遵守政府的审查要求,以保住营业执照。政治敏感内容……

(此后略去xx字,tmd,翻不下去了,该文虽然是客观的研究论文,无奈实在过于敏感,感兴趣的同志还是看原文吧,后面的部分更精彩——译者注)